秋風染黃清溪兩岸時,學堂收到了一封來自京城的信。信封上沾著淡淡的墨香,落款是“京城藥商林氏”。圓覺拆開信,裡麵還夾著一張宣紙,紙上畫著清溪的枇杷,筆觸稚嫩卻鮮活——正是貨郎帶到京城的那筐枇杷,被一位官家小姐臨摹下來,還特意托人打聽了清溪學堂的地址。
信裡說,京城的藥鋪近來多了不少標注“清溪培育”的藥材,藥效比尋常藥材好上許多,連太醫院的禦醫都讚不絕口。林掌櫃想請圓覺帶著孩子們去京城,一來讓孩子們看看更大的世界,二來也想請他們給京城的藥農講講種植訣竅。孩子們圍著圓覺,捧著信紙嘰嘰喳喳,眼睛亮得像夜空裡的星星,連最靦腆的小阿牛都攥著圓覺的衣角,小聲說:“師父,我想看看京城的麥子是不是和清溪的一樣。”
出發那日,村民們早早地候在路口,有的給孩子們塞了曬乾的枇杷乾,有的把新織的布縫進孩子們的行囊,藥農們還特意裝了一馬車的藥材種子,說要讓清溪的種子在京城也能生根發芽。圓覺牽著孩子們的手,沿著清溪往前走,陽光灑在水麵上,像撒了一層碎金。孩子們走累了,就坐在河邊歇腳,小阿牛從懷裡掏出那本《鄉野農事錄》,在新的一頁畫上了清溪的河、路邊的草,還在旁邊歪歪扭扭地寫:“要把清溪的故事帶到京城去。”
到了京城,林掌櫃早已在城門口等候。馬車穿過熱鬨的街道,孩子們好奇地扒著車窗,看路邊賣糖葫蘆的小販、掛著幌子的店鋪,還有穿著不一樣衣裳的人。林掌櫃把他們安置在一處有院子的宅子裡,院子裡空著的土地,正好能讓孩子們種藥材。第二天一早,孩子們就拿著鋤頭忙活起來,圓覺在一旁指導,路過的人都圍過來看,有人問這是什麼藥材,有人誇孩子們能乾,還有幾個京城的學子,蹲在地裡跟著學分辨藥材的葉子。
沒過幾日,太醫院的禦醫真的來了。孩子們緊張地攥著衣角,圓覺卻笑著讓他們把自己種的藥材拿出來,給禦醫講怎麼選種、怎麼澆水、怎麼防蟲害。禦醫聽著聽著,不禁點頭稱讚:“沒想到你們小小年紀,竟懂這麼多農事藥材的學問。”後來,禦醫還邀請孩子們去太醫院,看那裡收藏的藥材標本,給他們講藥材治病的道理。小阿牛捧著太醫院的標本冊,眼睛都看直了,小聲跟圓覺說:“師父,我以後也要種出能治病的好藥材,讓更多人不生病。”
京城的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要回去的時候。林掌櫃給他們準備了滿滿一馬車的書,有關於各地農事的,還有醫書的刻本,說要讓清溪學堂的書架子更滿一些。臨走那天,京城的藥農們也來了,他們給孩子們送了自己種的果子,還說等明年春天,要帶著京城的種子去
喜歡破產後,我成了頂流明星請大家收藏:()破產後,我成了頂流明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