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明軍投入兵力八萬餘人,清軍投入兵力近十二萬。
因多尼率鑲白、正藍兩旗精銳發起決死衝鋒,拖住明軍追擊的腳步,明軍未能達成徹底殲滅灤州清軍的目標。
很多將軍建議,應該冒雪乘勝追擊,將戰線推進至通州一帶。
畢竟清軍剛剛戰敗,後方防禦肯定千瘡百孔,若大軍此時逼近京城,清廷說不定棄城而逃。
這個建議很有誘惑力。
受補給的限製,清軍在京畿一帶的兵力不可能超過二十萬。灤州喜峰口戰役大敗,清軍至少損失了三萬精銳,還有更多潰兵失去了建製。
此時逼近京城,清廷很難頂得住。
猶豫再三之後,朱由榔最終下令全軍暫停攻勢,轉為全線防守,靜待天氣轉暖。
不久之後,百年一遇的寒潮席卷中國北方大地。
京畿一帶氣溫驟降,一場前所未見的大暴雪將道路徹底覆蓋淹沒。
在灤州城內外,積雪甚至將屋舍都埋了起來,無論組織多少人鏟雪,都沒法保持道路暢通。
從南方來的明軍士兵們終於感受到,什麼叫地獄般的嚴寒。他們穿著一斤半重的軍大衣,仍得在軍營裡烤火,才能感覺到些許暖意。
那些站崗的哨兵就更不用說了,半個時辰便得輪一次崗,否則,呼嘯的北風能將人活活凍斃。
在旅順登州一線,兩軍水師亦被迫暫停了大規模交戰。
多年以後,那些廣東籍的水手想起那一年的嚴寒,仍然心有餘悸。
“一個大活人,隻要被浪打濕了衣服,不到一刻鐘,就被海風刮得凍死了。真他媽冷啊!”
……
在明清兩軍停戰的那個冬天,南方卻風起雲湧。
灤州喜峰口之戰的消息一傳到湖廣,張長庚便不再等李定國答複,帶頭宣布改旗易幟。
一夜之間,長江以北的十餘個府掛上了鮮紅的旗幟。
張長庚、周培公等人自縛前往江陵,跪在軍營前苦苦哀求,哀求李定國和文安之無論如何都要接受他們投降。
李定國和文安之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允許他們暫時帶著官帽子戴罪立功——最終待遇還要等監國或皇帝裁定。
幾天之後,江西也宣布重歸大明治下,並派出兵馬出萍鄉,向吳三桂占領的城池發起進攻。
緊接著,南直隸的揚州、蘇州、湖州、安慶……,浙江的寧波、衢州……數十個州府宣布舉旗反清。
一時間,除了杭州、南京、福州、泉州等清軍重兵把守的城池,整個南方幾乎全部回歸明廷所有。
郎廷佐、喀喀木、劉之源等人指著蘇州方向痛罵梁化鳳、封紹林等前線武將無恥。拿著清廷的俸祿,竟一槍不發就向明軍投降。
封紹林、陳柞昌聯名向郎廷佐回信,他們再無恥,也比不上傑書、施琅那些人無恥。他們舉旗反正,揚州百姓會給他們立碑。而繼續為清廷賣命的人,隻能遺臭萬年。
張煌言忙得不可開交。
幾乎所有自行反正的江浙府縣都派人前往崇明,請求明廷正式接納。
梁化鳳這樣說道:“就算陛下將罪人流放至南洋,罪人也認了。不過在此之前,請允許罪人率部前往南京,取郎廷佐的人頭。”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