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履旋一夜輾轉反側,猜測朱由榔在這個節骨眼上讓人送信來,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開始他以為是彭信古的敲詐勒索,後來又以為是偽帝的遊說勸降。
可是送信使者不鹹不淡的態度,實在不像是正經勸降的樣子。勸降要麼是誘之以利,要麼威脅恐嚇,哪有一上來就要五十兩這個數字的?
最後,他把對方意圖定位在“警告”上,除了這個也沒什麼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對方抓住一個降臣的兒子還不殺。
朱由榔警告的是什麼?
劉履旋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實力,整個瓊州府總兵力兩萬不到,其中一半是衛所兵、巡檢、駐防綠營等魚腩部隊。
真正能打野戰的披甲綠營戰兵不到八千,散布在偌大的瓊州島,就是撒胡椒麵。所以之前受到威脅時,才不得不聚攏起來,在瓊州城周圍防衛。
軍權都在瓊州鎮總兵高進庫手上,自己能直接指揮的就是團練,鄉勇,巡檢,連還沒裁撤的衛所兵都指揮不動,確實沒有能給朱由榔的東西。
想來想去,劉履旋覺得對方此時送信來,就是警告自己不要出兵增援安樂城,給黃士諤和彭信古一個喘息之地。
“可能陛下知道劉某馬上要調任了吧,嘿嘿,先虛與委蛇幾個月再說。”
劉履旋永曆十一年就任瓊州知府,再過幾個月就任滿三年,馬上可以考績走人了。
劉光鬥是昆曲大家,做官講究的是能發財就發財,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和稀泥,隨風倒是家族傳承,劉履旋也深得其中精髓。
在他的角度,隻要明軍這幾個月不來打瓊州府城,萬事好商量。所以千萬不能無視這個警告,得罪大敵惹得明軍報複,到時臨危受命,又要多呆一段時間,耽誤了開溜,那是萬萬不可取的。
第二天,他命人奉上好酒好肉,等使者酒飽飯足後,又請到麵前。
“壯士辛苦了,吃得還好,睡得還好?”
“還行吧,床板有點硬,酒有點淡。”送信使者打了個飽嗝,一邊剔牙一邊回答。
劉履旋不以為忤,滿臉堆笑,遞上了兩封信。這兩封信都是他讓心腹代寫的,一封給劉維寧,一封給朱由榔。
兩封信都沒有稱呼,沒有落款,沒有時間。給劉維寧的信就是及其普通的家書,給朱由榔的信行文更加模糊,怎麼解釋都行。
這種什麼都沒有的回信,無論落到誰手裡都不會是把柄,無法證明任何東西。
但結合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暗示得很清楚——貴方好意我已收到,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我會想辦法報答你的。
送信使者也不廢話,帶著信件和一百五十兩銀子就走了。送一封信五十兩,兩封回信一百兩。錢貨兩訖,各不拖欠。
……
劉履旋沒等心疼完銀子,立即前往總兵府找高進庫,更改之前定下的出兵策略。
“高帥,劉某想了一夜,這會不會是偽帝的調虎離山之計。我們把兵都調走,萬一偽帝來襲,豈不糟糕?”
劉履旋態度轉變之快,讓高進庫感到驚訝,這又是鬨哪出?
“府台,匪勢洶洶,不出兵,又如何能保得住安樂、崖州呢?”
“崖州要增援,可府城的防衛也不能有失。我們之前定下的策略,就是力保府城不失,至於樂安城,山高路遠,隻能靠張守備儘忠職守了。”
高進庫氣得不輕,昨天已經和部下商量好了,由參將易知率鎮標左營出戰。清軍規矩,總兵標營標兵額都是兩千,輔以原崖州綠營,總計三千人,以雷霆萬鈞之勢撲滅五指山之賊。
可剛過一夜,怎麼又變卦了呢?這樣一來,易知給的好處費要不要退呢?真是麻煩。
高進庫把臉一沉,不滿道:“府台大人此言差矣,偽帝已遠遁,我們怎麼能畏敵如虎?”
“高帥,此去崖州近七百裡,勞師遠征,不可妄動啊。本府認為,若是調大軍前往,應該請示撫台和督憲大人。”
對方把上峰搬出來,高進庫也有點傻眼,如今這個局勢,向上麵請示,肯定不會得到批準。這話分明就是堅決不想出兵的意思。
算了算了,崖州哪個鬼地方,除了椰子也沒什麼好搶的。請示就請示吧,隻要李棲鳳和董應魁明確下令不要出兵,就算崖州失守自己也沒任何責任了。
至於樂安縣城,榨乾都沒有油水的地方,明賊願意要就要吧,養肥了以後再殺。
最後,兩人達成共識,派原崖州綠營精銳返回崖州,嚴防死守州城,不許派一兵一卒去樂安城解圍。
至於五千兩銀子,劉履旋表示馬上舉辦勸捐詩會,一分都不會少。
……
羅義和彭信古率部在樹林裡埋伏了七八天,連個鬼影都沒看到,再去崖州打探時,隻見城門緊閉,其中兩個城門還用巨石磚塊堵門,一副堅守到底,決不出兵的架勢。
隻要還有那麼一點點進取之心的守將,都不會用出堵門這種極端的防禦措施。
堵門代表完全放棄從這個方向反擊,而沒有反擊,隻能眼睜睜看著敵軍在城下耀武揚威,毫無辦法。長久以往,對城內守軍的士氣影響極大。
不過明軍隻有一千多人,又沒有攻城火炮,無法強攻崖州這種中等城池。圍困也不行,對方可以用船補給糧草,沒有壓倒性水師永遠封不死。
總而言之,羅義和彭信古都覺得這座城極不好啃,隻能望城興歎。
“他奶奶的,崖州綠營屬烏龜的嗎?”
羅義圍點打援的計策功虧一簣,氣得大發雷霆,把崖州綠營遊擊史尚仁罵了個狗血淋頭。
這七八天一直蹲在樹林裡喂蚊子,少不得會有人染上瘴氣。固然有青蒿酒可以醫治,可肯定有少量士兵扛不過去。
清軍多損啊,一仗不打,不費吹灰之力就讓自己白白損失士兵。這可是吳三桂、莽白和鄭柞都做不到的事,這個小小的遊擊就做到了。
彭信古也感覺很無奈:“史尚仁以前膽子沒那麼小,經常深入黎峒作戰,這次怎麼轉性子了呢?奇怪,奇怪。”
“他們不來就算了,我們拿下安樂城再說,打完安樂沿昌化江往下遊打,就不信他們永遠不出來。”
整條昌化江兩岸都是黎民,清軍在內陸就隻有一些巡檢司,彭信古根本不怕,欣然同意:“彭某正有此意,鬨他個天翻地覆……”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