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個舊營,王國衝當眾宣讀了赦免的聖旨,引得滿營將士一片歡呼,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這些重刑犯的刑期非常長,很多都是五年刑期,就算被俘早的也還有三年半。
赦免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束縛,可以娶妻生子了,安家立業,與背著罪過不可同日而語。
王國衝得意洋洋,向將士們邀功:“本經理為了拿到這份赦免的聖旨,不容易啊。陛下還說了,戰後會給個舊營論功行賞,大家升官發財,指日可待了。”
看著部下們欣喜的眼神,他又繼續大聲發出命令:“拔營,去乾張勇和王屏藩這兩個狗娘養的,替建水解圍。”
……
張勇看到大明天子的旗幟出現在建水城頭,明軍士氣暴漲,大呼可惜。
“差一點就拿下了,就差一點點……”
王屏藩站在城外的了望台上,痛苦地抱著頭,向張勇提出建議:“要不我們繼續進攻?偽帝沒帶多少兵回來,我們一鼓作氣,說不定能衝進城,把偽帝捉住住。”
張勇指著遠遠出現的個舊營,默默不語。這支部隊一改畏首畏尾的風格,正在勇敢地繞到清軍側後,向曲江到建水的山口靠近。
他知道一旦再度被切斷糧道,建水城短期內又攻不下來的話,再想像之前一樣流動作戰,靠搶劫搜集糧草就很困難了。
沒有糧草,吳三桂是否能攻破開遠不好說,自己肯定要全軍覆沒在這。
張勇絲毫不敢大意,立即派出數千部隊前往山口加強防禦。
建水城到山口近十五裡路,僅靠一萬出頭,還帶著千餘傷兵的清軍,根本不可能在防備山口的同時,繼續向建水發起猛攻。
特彆是在朱由榔已經回到建水,明軍士氣大振的情況下,再想破城機會太小。
“偽帝現在是沒帶多少兵,可誰知道他後麵還有多少,安南幾萬明軍,他就帶一千兵馬回來?”
張勇一邊陳述這個沒有疑問的問題,又長歎一聲:“建水、蒙自這些散沙,有了主帥統一號令,就不一樣了……”
看著個舊營幾個時辰內脫胎換骨,由軟綿無力變得充滿攻擊性,張勇深深意識到,之前因為明軍各自為戰而出現的各種空子會越來越少,縱橫臨安府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
現在他能做的,就是把手裡這支部隊當成釘子,死死釘在建水附近,靜待吳三桂突破開遠城。
“炸毀大炮,先退回山口再說吧。”
……
看著天子禦旗往城頭一插,張勇這個不可一世的河西四漢將之首馬上嚇得毀炮撤圍,建水城上下對朱由榔陷入狂熱愛戴之中。
數波使者策馬出城,奔向蒙自和開遠,用這個好消息去激勵那些還在堅持的戰士們。
朱由榔則絲毫不敢大意,派出大量哨探監視,確認張勇和王屏藩率部完全退到山口附近,才讓城內百姓修補城牆,出城重新挖戰壕,布置新的防線。
兩天之後,清軍完全退到山腳下,守護回曲江的山道,個舊營也得以順利進入建水協防。
朱由榔繼續動身,前往開遠城巡視。
開遠城被破壞得比建水還要厲害,在長達大半個月的炮火轟擊下,北麵城牆坍塌了七八處,形成大量傾斜的土坡。
因為反複爭奪陣地,城頭露出的夯土已經被染成暗紅色,散發出難聞的味道。
如果不是因為秦係、晉係、舊明軍有著保衛銀礦這個共同目標,如果不是這兩年從安南購買了大量火銃,就憑這四萬多素質參差不齊,臨時拚湊出來的二流部隊,根本無法堅守這麼長時間。
張國用、閻惟龍作為前線指揮的大將,都已是灰頭土臉,頭上、肩上都纏上了止血的紗布。
一見到朱由榔,兩人齊聲高呼:“陛下,您老人家終於來了……”
“援軍正在趕來的路上,過幾天內就到。”
聽到果然有援軍,張國用和閻惟龍心中大定,將戰況詳細彙報了一遍。
朱由榔仔細巡查了一遍開遠城的整體防禦部署,眉頭緊鎖,暗暗搖頭。
為了防止被合圍,明軍以城池為中心,從西郊的燕子窩,一直到東郊的三台寺,布置了一條長達六七裡的防線。
雖然提前布置了大量防禦工事,但是如此漫長的戰線,處處都要設防,四萬多明軍顯得十分單薄,預備隊則幾乎沒有。
一旦某處受到猛攻,其他地方的守軍很難前去增援,這樣的防守隻能被動挨打,所有士兵都在緊張中度過,十分疲憊。
這個時代的軍隊,還是太迷信城牆,否則要麼在南盤江渡口繼續死磕,要麼退到駐馬哨一帶憑借山勢固守,哪能在這麼開闊的城下蠻乾呢。
麵對重型攻城炮,除非是棱堡式的要塞,老式城牆已經沒有什麼大用,還不如憑借山形地勢固守更合適。
“開遠城已經太殘破,守下去傷亡太大,朕已經詔令建水、蒙自的百姓前往大坡台,駐馬哨一帶,倚靠山勢重新修築陣地。”
朱由榔沒有說所謂的援軍隻有六七千,加上思茅、寧洱一帶的廖魚部,也不到一萬。
“開遠城必須再堅守十五天以上,為他們爭取布防的時間。”
閻惟龍一聽急了,開遠城是他辛苦經營兩年多的基地,一旦放棄對於開遠軍來說損失慘重,連一片立足之地都沒有了。
“開遠……開遠不要了嗎?”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朱由榔用後世一個大軍事家的名言來解釋這個戰略。
見兩人不太明白,他又舉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
“夷陵之戰大家都聽說過吧,當年陸遜利用步步為營,節節抵抗的戰術把蜀軍耗得精疲力儘,最後火燒連營八百裡,一舉將劉玄德打敗。
我們在開遠堅守一個月,在駐馬哨堅守一個月,在鳳尾山再堅守一個月……他們離南盤江越遠,補給壓力就越大,我們的補給壓力越小。
我們有十多萬山民和百姓幫忙修陣地,有安南的糧食源源不斷運回來,吳三桂累死也耗不過我們。”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