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三水哪來這麼多白甲兵,但他知道必須馬上穩住陣腳,讓更多士兵從營帳裡出來集結。否則用不了半時辰,麾下近三千雷州軍就會被殺得崩潰。
“警衛隊,全部下去堵住豁口,堵住豁口!”
“快發信號,請求友軍增援!”
“堅持一個時辰,援軍馬上就到!”
就在雷州軍遇襲的同時,相鄰幾個營地陸續傳來大量爆炸聲。沒一會兒,瓊州軍駐紮的大崗營地火光衝天,顯然營盤已被打穿,清軍正在大肆放火燒營。
看到友軍的境況還不如自己,栗養誌臉上一片死灰。
他知道高進庫並不是無能之輩。當年兩人還在劉武元麾下時,曾一起以七千兵馬堅守贛州,活生生將金聲桓的二十萬人馬拖垮耗死。
這樣的名將堅守營盤,居然隻堅持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宣告淪陷,遇到的對手隻能是禁旅八旗。
清軍到底出動了多少禁旅八旗,才能同時對五個據點發起夜襲?一萬?兩萬?
正所謂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對禁旅八旗的恐懼已深深植入栗養誌心底,在一瞬間,他想到了投降。不過幾息之後,他又放棄了這個念頭。
雷州軍經過改編整訓,已不是從前的高雷廉鎮戎衛軍,而是大明朝的步兵第七師。
雖然主帥和幾個營官還是栗養誌的人,不過整體編製已被打散重組過一輪。
很多軍官都接受過為期三個月的“輪訓”,在長洲島的臨時軍校聽過一輪課,被洗過一輪腦。
栗養誌不確定如果自己再度投降,還有多少手下會願意追隨自己,也許隻有三五成,甚至更少。
做為第三次投降者,如果沒有大量嫡係作為班底,肯定不會有好下場。
在一片混亂中,栗養誌還想到一個關鍵性問題。
廣州滿城才五千旗丁而已,且肯定參雜著很多新兵或者關係戶,不可能全是久經沙場的百戰精銳。
尚可喜不可能投入上萬禁旅八旗。在五個據點當中,或許隻有兩三個是真打,其餘多半是佯攻。
雷州軍還沒有完全崩潰,隻要自己能堅守一段時間,等來友軍增援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想到這裡,栗養誌拔出佩劍,向身邊的幾十個警衛隊大喝:“兄弟們,跟老子下去堵缺口,跟清賊拚了。”
……
三水縣,明軍大沙營地。
張北海站在高處,看著北江沿岸到處燃起的火光,直感頭皮發麻。
大沙營地在不久前也受到了衝擊,布置在營地外圍的崗哨和不明數量的清軍交上了火。
還好步兵第一師是天子的直屬衛隊出身,幾乎所有軍官對滲透戰都頗有研究,才沒讓敵人偷襲得逞。
現在張北海麵臨一個尷尬的問題,在自身營地受到威脅,且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到底要不要出營接應友軍?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