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林軍幾個主力師的主帥、副帥都是朱由榔一手提拔的,指揮風格各不相同。各部隊擅長的戰鬥也不同,特點非常鮮明。
比如說羅義、彭信古喜歡用奇兵,出險招,常在敵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出擊。他們麾下的第六步兵師混編有大量黎民,極擅長山地作戰,在大山裡就算遇到三倍之敵也不會落入下風。
吳三省作戰勇猛,麾下的第二步兵師由李定國的親兵營改編而來,單兵能力強,擅長野戰和攻城略地。如果在野外擺開陣勢互衝,他們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務。
王國衝腦子特彆靈活,善於處理軍民事務和使用心理戰術,常常不費一兵一卒就瓦解一座城池。
至於張北海,常追隨在天子身邊,養成極其謹慎的指揮習慣。
清軍主動發起大規模夜襲,自然有嚴密安排,不會隨便亂打。在黑漆漆的野外,到處都有可能存在伏兵和陷阱。貿然派兵離開營地前去救援,有被敵人伏擊的風險。
如果其他幾個主力師遇襲,張北海當然不會有任何猶豫之情。
朱由榔經常強調兄弟部隊之間要守望相助,嚴禁坐視友軍滅亡的卑劣行為。
有了守望相助精神,部隊遇到再險惡的局麵都可以堅守待援。部隊打殘了不要緊,隻要補充兵員和武器裝備,休整幾個月就能恢複大半戰鬥力。
沒有這種精神,被圍困的部隊很容易喪失鬥誌。一旦部隊成建製投降或者被全殲,那就永遠消亡了。
然而,第七、第八步兵師畢竟是剛投降過來的部隊,大半年前,他們還是敵軍。現在算不算“兄弟部隊”,值不值得天子親軍冒險前去救援,張北海不是很確定。
猶豫半晌之後,張北海決定采用更穩妥的救援方案。他命令三個突擊營登上江船,和鐵甲艦一起順流而下,前往韓村、大崗兩個營地附近看看。
如果營地還存在堅守的可能,三個突擊營就上岸幫忙。如果友軍已然潰散或者投降,那就算了。
這樣無論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不能算“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從軍規上完全說得過去。
另外三個步兵營和師部則堅守大沙營地,防止清兵重新奪回陣地。
三水附近的清軍並不是很強,等到夜幕散去,擁有鐵甲艦做後盾的明軍自然能把他們按著打。
剛晉升中校團長的馬如龍對這個安排有些不滿,認為太過於保守。按照他的想法,就應該果斷放棄大沙營地,沿著江邊全軍出擊,向下遊一路平推過去。
管他什麼伏兵不伏兵的,有鐵甲艦的幫助,一力降十會,正麵將敵人擊潰就好,沒必要瞻前顧後。
出發的時候,他欲言而又止,很想對老兄弟提出諫言。不過一想到自己的軍銜和職務剛追上一點,就對老兄弟擺譜,公然質疑上峰命令確實不太好,又強行忍住了。
經過大半個時辰折騰,三個營一千三百多人才好不容易登船完畢,在鐵甲艦的掩護下向下遊進發。
剛走到半路,馬如龍就看到高進庫駐地燃起熊熊大火,江邊到處都是四散而逃的明軍士兵,韓村營地看起來是不行了。
馬如龍派出小船從江邊救起幾個潰兵,詢問韓村營地怎會這麼快被攻破。
潰兵才將過程講到一半,馬如龍就氣得大罵高進庫是個蠢材、庸將。
麵對夜襲,高進庫沒有組織起有效反擊就算了,居然連固守待援都做不到,不到半個時辰就全師潰散,真不知道怎麼好意思自稱“名將”。
“軍爺,不是我們不儘力,賊人實在太強……太強了啊!”
一個潰兵描述,當清軍攻進營盤時,高進庫也曾組織警衛隊去堵缺口,可惜敵軍實在太陰險,沒有給他挽回敗局的機會。
黑暗中,數不清的重箭好像長了眼睛一般,一起向參與反擊的明軍招呼。
猝不及防下,高進庫身邊的十幾個親兵被射成了刺蝟,高進庫本人也被五六支狼牙重箭射穿鎧甲,當場一命嗚呼。
主帥陣亡,韓村營地自然守不下去了,兩千多人像豬一樣被幾百清兵追著砍,剛組建的第八步兵師就此一敗塗地。
馬如龍也是老西營出身,聽完高進庫被射殺的過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
在戰場上用重箭狙殺對方大將是禁旅八旗的拿手絕技,曾成功射殺過不少大將。每次在關鍵時候使出,總能一舉奠定勝局,屢試不爽。
張獻忠當年在四川實力雄厚,與豪格、鼇拜率領的清軍打得難解難分,一度斬殺參領格布庫,取得一些優勢。
後來張獻忠被清軍用狙擊戰術在陣前射殺,西營隨即大敗,才被迫轉戰至雲貴。
每個老西營對此戰術都記憶深刻,如今聽說重現戰場,馬如龍立即想到,這次夜襲肯定有禁旅八旗參與。
他很想上岸構建臨時陣地收攏潰兵,順便和這支真韃部隊較量一番,然而大崗營地此時也燃起了火光。
求援火箭像不要錢一般不斷升上夜空,栗養誌顯然已處於十萬火急的險境。
“頭兒,這下該怎麼辦,還要不要上岸收攏潰兵?”一個作戰參謀問道。
“第八步兵師已經完了,看看第七步兵師還能不能保得住吧。好歹把栗養誌這個混蛋給救出來。”
馬如龍讓艦隊全速向下遊前進,趕往韓村營地支援,一邊趕路還一邊連發火箭,以示援軍就在路上,讓對方不要放棄。
中校團長的級彆半高不低,有資格列席旁聽戰略會議。
馬如龍知道栗養誌、高進庫是千金馬骨中的兩根骨,很有“統戰價值”。把他們的命保住,有利於勸降更多清軍。
反之,如果他們剛加入明軍就被清軍斬殺祭旗,無疑會讓很多動搖者膽寒,增加招降的難度。
韓村至大崗隻有五裡路,船隊順流而下航速很快,沒多久馬如龍就率部接近戰區。
他一邊命令部下上岸準備戰鬥,一邊聽下遊趕來的通信兵彙報。
據稱,上崗、楊村兩個營地外也出現敵情,對方聲勢很大,數量恐怕有五六千。
馬如龍頓時陷入迷茫之中,五個營地同時被攻,看起來對方至少有兩、三萬人。
三水縣城內頂多一萬綠營,一下子從哪裡冒出這麼多人參與夜襲?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