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鈔票就是銀子,就是錢,就是大明朝廷認可的貨幣。
“大明寶鈔!”
郭之奇怪、姚啟聖等人麵麵相覷,腦袋中浮起那個早已被世人唾棄的東西。
作為大明早期印發的紙鈔,大明寶鈔因為爛發,早就失去使用價值。
弘治朝以後,朝廷使用大明寶鈔發俸發餉,或拿來購買物資,等於明目張膽的賴賬。輕則怨聲載道,重則引起嘩變反叛。
可以說大明寶鈔已臭不可聞,連狗都不要。
“所以我們一定要重建紙鈔的信用,就從無條件兌換銀子開始。”
為了避免新鈔票重蹈大明寶鈔的覆轍,朱由榔決定實行銀本位製,即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用手裡的鈔票兌換銀子。
央行不可以用任何理由,設置任何障礙阻止兌換。
“哪怕是一個死囚,一個貪汙犯,甚至是清賊,都可以兌換。”
為了防止央行自己被倒閉,每發行一筆鈔票,必須同時在國庫存下一筆現銀作為準備金,比例為一比一。
與王皇後一起抵達廣州,又被朱由榔拉來旁聽的太子朱慈煊大惑不解,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父皇,如此一來,發行鈔票還有什麼用呢?大家拿到鈔票,都會去兌換銀子的。”
朱由榔看著已經長大成人的太子,決定像培養安南女王一樣付出耐心。
朱慈煊之前一直在永昌跟隨李定國學習軍事知識,是時候學習怎麼治國了。
“如果我們想讓子民持有鈔票,而不是馬上兌換,應該怎麼做?”
朱慈煊想了半天,終於試探著答道:“應該一直堅持兌換,讓大家相信寶鈔隨時都能換到銀子?”
“沒錯,隻要我們堅持換,持之以恒的兌換,大家就不會著急去換了。除此之外,朝廷的稅務局、粵海關、河泊所,任何衙門都堅持收鈔票,甚至鼓勵子民用鈔票來繳稅。這樣,鈔票的信用就建立起來了。”
朱由榔估計,隻要多管齊下,一年或半年之後,兌換的熱潮就會消失。
隨著時間越長,民間會越來越習慣在手裡保留鈔票,而不是著急去兌換銀子。到時準備金的比例就可以越來越低,一比二,一比三,最終達到英鎊一比八的信用程度。
即銀礦山每挖出一兩銀子,大明中央銀行就可以發行八兩的鈔票。
很湊巧,中國幾乎所有的銀礦山都集中在雲南和廣東,現在全在明軍手裡。隻要用個舊銀礦的方法管理,很快就能恢複生產。
以八倍的放大效應,很快就可以緩解朝廷的財政困境和民間錢荒。
“陛下……這,這真的行得通嗎?”
郭之奇很難想象,挖一兩銀子當八兩花是一個什麼情景。不過根據朱由榔的描述,他確實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行得通,絕對行得通。鈔票以白銀錨定價值,有什麼行不通的呢。等以後用煤的人多了,我們還可以用下龍灣的煤錨定,或者用新疆、寧夏的火油……”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