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來亨果斷將李有實處死,剩餘的幾個打算投降的中層軍官也拘禁了起來,但高級將領大放厥詞,意圖勸說主帥投降的行為仍造成了極壞影響。
李來亨不知道軍中還有多少將領仍抱著忐忑的心情在打仗。大家當然不願意降清為奴,但是打贏清軍,助大明中興之後,他們這些闖營餘部到底能不能有個好結果,連李來亨自己都不清楚。
攻進京師建大順國,曾經是每一個闖營將士的榮耀與驕傲,如今卻成為一個抹不去的汙點。
曆史上很多皇帝都能理解百姓在絕境中殺官起事,占山為王,仁慈一些的帝王甚至可以隻誅首惡,餘部招安。然而,卻沒有一個皇帝會容忍一個開科舉,立朝綱的反叛z權,更彆提自立為帝的反賊了。
隆武時期,紹宗朱聿鍵在清軍壓力下,欲招撫高一功、李過等闖營餘部為抗清助力。堵胤錫率左右數十騎直入草坪大營,陳說天運、人心、興廢遞變,諭以忠義,聲淚痛激,感動了闖營眾將,他們這才重新走上擁明的道路。
誰知二十年闖營並沒有像西營那樣力挽狂瀾,立下無可爭議的功勳,更遊離於永曆朝廷之外,和皇帝本人不大親近。
就連對大明最為忠心的郝搖旗亦在永曆皇帝身邊呆不下去,灰溜溜地逃回房山,和老兄弟們一起抱團抗清。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將士對重新崛起的大明會不會善待他們都沒有信心。
李有實就是其中的一員,隻是他比較不介意降清罷了。
郝搖旗、劉體純、袁宗第等人的軍中也發生了類似的勸諫。在麵臨絕境,又產生重大傷亡的情況下,有人提議不如先派使者出城假意談判,讓清軍把攻勢緩一緩再說;也有人認為不如趁大家夥還有一戰之力,孤注一擲向北突圍。
當然,在清軍重重圍困下強行突圍注定會損失慘重,也許兩萬明軍最終會損失七八成,不過,總比困守孤城全軍覆沒強。
穀城四將重新聚到一起,個個憂心忡忡,一籌莫展。
李來亨直言,現在大部分將士都不願降清為奴,還可以再戰。然而大家夥對前途缺乏信心顯然不行,這嚴重影響了部隊的團結和戰鬥力。
說到底,主帥就是部隊的主心骨。主帥誓死不降清,大家夥也不會投降。主帥對前途沒有信心,部下自然也會感覺得到。
偏偏李來亨無法做出一個明確承諾,承諾在這一仗活下來的人,絕對可以享受大明中興的榮耀。
郝搖旗、劉體純、袁宗第三人對李來亨的擔憂無言以對,因為他們也沒有明確答案。
隨著夕陽西下,穀城外圍的戰鬥也漸漸平息,顯然賀珍無法突破張勇布下的防線,距離城池還有很遠。
“六裡,還有六裡!”
郝搖旗這幾天一直在觀察賀珍部的反擊進展,在剛剛過去的一天裡,友軍好像奪回一個山頭。
那個山頭距離城池僅剩六七裡路,然而大家都知道最後的一點點距離恰恰是最難突破的。清軍在穀城外圍挖掘了大量防禦工事,既防備城內的明軍突圍,也防備明軍偷運糧草進城。
越靠近穀城防禦工事越密集,清軍的兵力越多。賀珍本來就隻帶了一千兩百直屬戰兵,後麵陸陸續續估計能湊個萬把兩萬人,其中一大半為輔兵,骨乾精銳並沒有多少。
麵對河西悍將張勇,賀珍能打到這個地步,不能說沒有儘力。
“我們都錯怪賀珍了,他應該不是李定國的人。”
劉體純苦笑著連連搖頭歎息,夔東眾將雖還有十個頭領,卻非人人都是帥才。王光興實力強,卻未必肯來救援穀城;黨守素能獨當一麵,又要主持三峽防線;剩餘的馬騰雲、塔天寶可當前鋒悍將,讓他們統領上萬人的大軍,還勉強了些……
“還好咱們沒讓賀珍一起來,否則現在外麵都沒有人領頭。”
“誰說不是呢?”
就在四個人苦中作樂的時候,城頭一個了望兵忽然叫了起來:“各位大帥請看,那是……那是陛下的旗幟?”
“哦……你說什麼?”
郝搖旗跳了起來,連忙奪過士兵手裡的單筒望遠鏡,向對方手指的方向了望。他已顧不得這是軍中唯一的“安南造”望遠鏡,隻想儘快確認消息。
在長長的圓筒中,隻見城西的一個山頭上,一麵金黃的旗幟在夕陽餘光下隨風飄揚,其上繡著的五爪金龍遊動,不是大明天子的旌旗又是什麼?
“這……陛下真的來了。”
袁宗第隨後也接過望遠鏡查看,卻發現了一個更新鮮的東西。
在對麵的山頂上,明軍士兵們立起更多竹竿,其上掛著數幅巨大的畫。可惜天色越來越暗,其上的圖案逐漸湮沒在夜色之中。
現在夔東沒有人敢擅用五爪金龍旗,大明天子率援軍抵達穀城外圍確切無疑。這個消息像長了腿一般在城內迅速傳播,每個士兵都覺得兩個多月的堅守終於有了回報。
天子禦駕親征是極其振奮軍心的大事,趕來一個鳥不拉屎的角落救援馳援一支孤軍,更是前所未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曆朝曆代,也許隻有李世民那樣的人才會率輕兵直麵數萬大軍,可李世民打王世充、竇建德時還不是皇帝,隻是統軍的皇子而已。
這麼看來,大明天子比大唐天子還要強一些,至於袁、劉、郝、李四將,好像快能趕上侯君集、秦瓊、薛仁貴那樣的開國大將了。
呸,侯君集後麵會謀反,可不能比做此人。
李有實所謂的“沒有人會幫闖營”的論斷被輕鬆擊碎,現在已沒有人再談什麼投降,而是談論怎麼繼續堅守下去,在皇帝麵前好好露露臉。
穀城四將則在中軍對著幾幅圖案一籌莫展,都猜不透是什麼東西。
袁宗第遠遠看到那幾幅圖時天色已暗,根本看不太清楚,他本人又毫無畫技,更加無法靠自己畫出來。
幾個幕僚根據他的口述,在紙上反複塗改,企圖複原袁宗第口中的畫麵,然而連袁宗第自己都沒看清,又能複原多少呢。
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對麵的巨畫總共有四幅,其中兩麵有山,兩麵有船。
“看起來是四張地圖,難道是接應咱們突圍的路線?”
劉體純做出一個初步判斷,然後又立即將之推翻:“我們能看到,清賊也能看到。陛下怎會就這樣皇而堂之掛出來呢。”
“堂而皇之。”
袁宗第毫不留情地指出劉體純的用詞錯誤,又道:“說不定這是陛下的聲東擊西之策,明天一大早,咱們再仔細看看就知道了。”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