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清兵越來越接近明軍的弓箭射程範圍,前排披甲戰兵的雙腿越來越慢,幾乎達到原地踏步的地步。
朱由榔知道,這是清軍前排披甲正在抓緊時間恢複體力,同時,通過緩慢的步伐讓隊列重新恢複整齊。
和明清雙方大量列裝火繩槍、燧發槍,逐步減少鐵甲滿盔的廣東戰場不同,湖廣、四川、陝西各條戰線仍以弓箭、刀盾和長槍等冷兵器作為主要戰鬥武器,火銃兵和炮兵僅作為輔助兵種參與戰鬥。
也許披甲戰兵不能近距離抵禦彈丸穿透,中彈時傷口也更難處理,但鐵甲遠距離防流彈的效果還是可以的。再加上雙方戰場上還大量存在傳統弓箭,所以披多層盔甲的重裝戰兵依舊是衝鋒陷陣的絕對主力。
袁、劉、郝、李等諸部明軍剛到穀城時,足足有戰兵八千,輔兵一萬二,數量不可謂不多。之所以被清軍打得出不了城,除了攻城重炮威猛外,披甲率和盔甲質量遠比不上清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缺少盔甲的忠貞營勇士們通常要冒著生命危險貼近敵人,才有可能在將刀劍刺入鐵甲的縫隙,或者用儘全身的力氣衝鋒,在捅穿鐵甲的同時與綠營兵同歸於儘。這讓忠貞營的百戰老兵急劇損耗,戰鬥力不斷下降。
身披鐵甲的重裝戰兵在冷兵器戰場上隻有一個缺點,即全身裝備過於沉重,極考驗士兵的體力。每當重裝戰兵在推進過程中慢下來,就代表他們快要發起衝鋒了。
朱由榔帶來的三千警衛團裝備精良,每個人都最少持有一杆燧發槍,用來對付這種重裝戰兵效果極佳。然而朱由榔並沒有將他們放在防守的位置,而是交給賀珍帶去了後方。
就在穆裡瑪、圖海、董學禮、張勇等清軍高級將領屏住呼吸觀戰,前線李世勳即將揮手進擊的時候,朱由榔忽然在十幾麵大盾的簇擁下,走到明軍陣地最前端。
看到皇帝出現在陣前,無論是敵是友,都對朱由榔的膽識充滿了欽佩。禦駕親征已是所有武人能想到的,能安在皇帝身上的勇武極限。至於皇帝列於即將激戰的陣列之前,那是幾百年才有可能出現一回的場景,他們沒想過此生能看到。
穆裡瑪、董學禮等人雖然不想讓這種奇特景象影響軍心,不過他們心中充滿了好奇,好奇對方在即將爆發激戰的時刻,還能整出什麼幺蛾子。
在明清兩軍上萬士兵的矚目中,朱由榔從身邊衛兵手中接過一個造型奇特的物件。
該物件前端是一個黃銅鑄造的圓錐體,長得有點像中國傳統樂器嗩呐的嗩呐碗;後端則是銀錠形狀的另一個反扣錐體,中間開口與“嗩呐碗”連通。精通樂器的人也許能猜到,這個奇特的造型可以通過多次反射聲音,大幅擴大音量。
沿海的商人或者也知道,西洋人將此物稱為船用擴音喇叭,用於船長在風浪中喊話和發布命令……
朱由榔將嘴巴對準錐體小口,清了清嗓子試音。
“咳……咳咳……喂,喂……”
聽到洪亮的聲音傳來,兩軍將士都停下手中動作,豎起耳朵傾聽,仿佛害怕一不小心就會遺漏了什麼。
此時除了清風撫過樹葉的沙沙聲,南河流淌的潺潺聲,全場再也沒有任何聲音,寂靜一片。
“對麵的李世勳將軍、董學禮將軍和陝甘、湖廣兩兵團諸位提督、總兵及軍官、民夫們,朕乃大明皇帝朱由榔,現在向爾等勸降。你們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大明淮國公馬寶昨夜已率部突破白土關,守兵全軍覆沒,興安所守將已向漢中逃跑;荊國公正在進攻常德、嶽州的路上,一路所向披靡……你們已經沒有希望了……”
此話一出,清軍陣內一片嘩然,普通士兵紛紛交頭接耳,詢問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事。
董學禮大聲發出咆哮:“胡扯,胡扯,一派胡言。此乃偽帝的詐計,諸位將士莫要動搖軍心。”
沒等董學禮發立即進攻的命令,朱由榔又繼續大聲喊道:“常德總兵李世勳,反正倒戈吧,拿起武器,向身後的韃子頭子穆裡瑪、圖海殺去,朕不吝封汝……”
聽到這裡,排在最前麵的李世勳已是氣得臉紅耳赤,他不知道對麵的偽帝為何一直揪著他不放,之前勸降就算了,現在大戰一觸即發,勸降還有什麼作用?
不給朱由榔繼續蠱惑人心的機會,李世勳高舉武器,大聲吼道:“兄弟們,偽帝窮途末路,胡言亂語了。全軍突擊,活捉偽帝……殺啊!”
他的部下精神大振,高舉武器發出雷鳴般的喊殺聲,向著朱由榔所在的位置殺去。
李世勳附近的黃州遊擊、襄陽總兵等將領們看到偽帝近在咫尺,一個衝鋒就能殺到偽帝身前,亦血脈賁張,陸續吹起了總攻號角。
一時間,數以千計的清兵精銳如野豬一般向前飛奔,在充滿溝壑的緩坡上豬突猛進。
明軍的箭矢稀稀拉拉向清軍飛來,射在盾牌和鐵甲上紛紛彈飛,完全沒法阻擋清軍的步伐。
“馬上要來了,賊人的手榴彈馬上要扔了……”
看到前排士兵的進攻速度有一絲絲放緩,李世勳再度高呼:“賊人正在逃跑,賊人敗了大家夥,快衝啊……活捉偽帝,封爵封侯!”
常德綠營兵得到提醒,將目光從天子的方向轉移到兩旁,果然看到明軍士兵正在向後逃跑。而剛才語氣囂張的偽明皇帝亦身影移動,看來馬上就要加入逃跑的行列。
“追啊!他跑啦!”
“不要放跑了偽帝!”
“不要放箭,抓活的。”
距離生擒偽帝隻有一箭之遙,最前排的披甲戰兵們已忘記了什麼白土關、興安所、常德戰敗噩耗,紛紛進入癲狂狀態。他們此時的目標隻有一個,加速再跑一段距離,然後將刀劍架在偽帝的脖子上,就可以從普通小兵一躍登天。
後方的清軍高級將領看到前線士氣如此旺盛,之前關於軍心動搖的擔憂一掃而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計算前排士兵追趕偽帝所需的時間上。
“偽帝就這點能耐?真是不知所謂,貽笑大方,貽笑大方啊!”
董學禮指著大明天子旌旗潰退的方向,向張勇發出爽朗的笑聲,“張提督,董某這回要為你複仇了。”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