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還沒等劉毅猜出什麼頭緒,剛才出去的宦官就帶著個粉雕玉琢一般的小男孩走了進來。劉毅隻見這小孩先是一板一眼的對著劉宏行了一禮,接著用著奶奶的聲音說道,“協拜見阿翁,祝阿翁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哈哈!”上首的劉宏明顯很高興,他等劉協行禮完畢後一指劉毅,“這是你皇兄毅。”
皇兄毅?
劉毅愣了片刻後才恍然反應過來。
這是在說自己!
差點忘了自己還是個宗室!按輩分,和劉辯劉協同輩。
可不就是皇兄麼!
劉毅此時已經顧不得細思,因為小劉協聽了劉宏的話已經轉過身來,對著他行了一禮,“協拜見皇兄。”
他連忙回了一禮,“毅見過皇弟。”
因為漢朝重尊長,劉協隻是皇子還不是太子,所以按禮製,應當是劉協先向他行禮,隨後他再還禮。
劉毅一時有些汗顏,因為講述禮儀的中黃門教過他,宗室拜見皇帝是不用陛下這個稱呼的,一般是叫君上,結果他給忘了
他不禁有些慶幸。
還好劉宏似乎沒有在意這個細節
劉宏確實沒在意之前劉毅稱呼中的疏漏,他到劉協行禮完畢之後就朝著小劉協招了招手,“到我這來。”
劉毅知道現在的“朕”並不是皇帝的專屬自稱,皇後、皇太後都可以用,但是沒想過原來皇室私下裡也是“我”,“阿翁”之類的大白話,倒是挺平民氣息的。
其實這是他自己孤陋寡聞,少見多怪,一直到宋朝,皇室之間的稱呼都很民間,直到清,才把那些繁瑣的規矩完全固化。
劉毅在旁邊看著劉協顛兒顛兒的一路小跑到劉宏前,然後直接被劉宏抱起放在了腿上,直接把他看直了眼睛。
這麼不拘小節的麼?還有外臣在呢!
雖然劉毅心裡犯著嘀咕,但是他完全沒有直言而諫的意思。
現在還沒有流行腐儒,還不時興管皇帝的私生活,他若是因為這種事情諫言反而會變成異類。
再說眼前這位可是建裸泳館的存在,行為放縱一些隻不過是毛毛雨罷了。
劉毅現在有些懷疑,劉宏之所以不再跪坐而是換成了小凳子,是因為跪坐不方便抱小孩。
上首的劉宏調整了一下坐姿之後對著劉毅吩咐道“劉北海,現在可以講了。”
劉毅看著麵前的場景,有些輕微的鬱悶。
不會把我當成講故事了的吧?所以順便讓小毛孩來聽一聽?他聽得懂麼?
但是皇帝有命不得不從,劉毅便清了清嗓子,從頭開始講起,“毅原為平壽令,兼青州彆部司馬,時逢遂破之又逐終將四城儘複。”
與給其他劉氏宗室講述不同,上首的劉宏全程沒有插嘴詢問,不僅如此,就連旁邊的小劉協也一聲不吭,靜靜的聽他講述。
關鍵劉毅從小劉協的眼神裡可以看出,這小男孩不是在走神,而是真的在聽他講述,並且努力思考理解。
等劉毅講完之後,劉宏先是讚歎了一聲“不愧是我漢家兒郎”緊接著就低頭詢問小劉協,“可聽懂了?”
在下麵一直關注著上方動靜的劉毅忍不住豎起了耳朵,他也想知道這個貌似很認真在聽的便宜弟弟到底聽出了什麼沒有。
隻見小劉協略為猶豫了一瞬,先是點點頭,緊接著又搖搖頭,用四五歲小孩特有的童音說道“阿翁,隻懂了一點點。”
劉宏聞言哈哈一笑,“說說看你那一點點!”
小劉協踟躕了一陣,似乎是在斟酌措辭,他頓了數息後才說道,“大兄很著急,是想要早點保護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