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劉毅打定主意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向蔡邕誠懇拜謝,“多謝夫子提醒,毅險些釀成大禍。”
若不是蔡邕提醒,他必然會受到極大的損失,會帶來一些列極其嚴重的後果。
這損失可不隻是兵力折損那麼簡單。
在劉毅看來,兵力損失隻不過是次要的,最關鍵的是名望的折損。
說白了,就是人設崩了。
這才是最致命的。
他能有現在的地位和人脈資源,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軍事奇才”這個人設,這也是何進盧植,乃至於劉虞對他另眼相看的原因。
可若是他這個“軍事奇才”打個黃巾殘餘都損失不小,那還叫個什麼軍事奇才?
這些人肯定會心生疑惑,“難道那一次隻不過是靈光一閃,是蒙的,其實水平不過寥寥?”
尤其是何進。
如果何進產生這樣的想法,雖然憑劉毅現在手頭上的戰鬥力,已經不需要害怕何進和他反目玩硬的,但是隻要何進打消了以後召他帶兵進京的念頭,就會給他造成大麻煩。
所以,在劉毅心中,蔡邕這一次是無意中幫他解決了一個大危機。
他暗暗感慨,“人還是要多做好事,如果不是他本性善良,見這一老一小孤苦無依,心生憐憫,就不會想要幫蔡邕一把,這時候沒有人提醒自己,肯定要倒大黴。”
拜彆了蔡邕後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劉毅都在忙辟召的事情。
他先是傳書給何進,大致講了一下打算辟召陳登的事,請其幫忙居中協調一下,省得宦官從中作梗。
同時還交代了糜竺,讓其在兗州打聽是否有名士叫做陳宮和程昱。
劉毅隻記得陳宮和程昱都是兗州人士,具體是兗州哪裡的卻沒有關注過,這些人不像“東萊太史慈”,出名的時候沒有帶上地域前綴,也幸虧他可以利用糜家的訊息網,否則想要跨州尋人怕是要廢不小的功夫。
一個月後。
“什麼?兗州沒有哪個名士叫程昱的?”
劉毅看著麵前糜竺,眉頭緊鎖。
糜竺重重一點頭。
“府君,不僅僅兗州沒有,附近的幾個州也都沒有叫做程昱的名士,但是在兗州確實有個叫陳宮的,是東郡的東武陽縣人。”
這就奇怪了,有陳宮卻沒有程昱
劉毅麵露疑惑,他記得很清楚,程昱是兗州人,而且不管是正史還是演義,程昱都是個在鄉裡有名望的人物,不是那種初期默默無聞後期一鳴驚人的選手。
他皺眉思索了一陣,突然一拍腦門,苦笑道
“子仲,再去查一下是否有叫程立的!”
程立?
糜竺隻是稍一思忖就猜到了劉毅的意思。
“府君是說,那個叫程昱的此時應當叫程立?”
“不錯。”
劉毅點點頭。
他也是剛剛聽糜竺說沒有程昱這個人才想起來,程昱這家夥原先是叫程立,這名字是曹操後來幫他改的。
他心想,“如果連程立都找不到,那就隻能去找陳宮,至於程昱,隻好等哪一天他自己冒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