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連程立都沒有”他頓了一頓,“那便毋需再尋找,就此作罷。”
糜竺微微頷首,確實,就算是他糜氏商隊遍布州郡,可想要找個人起碼也要名字對才行,至不濟,也要長相易於識彆。
而府君說的三點,“中年男子,叫程昱,應在當地有不小的名望”,其中隻有姓名是易於識彆的,其他兩項在每一個縣中都有至少十數人符合,若姓名錯誤,那就和大海撈針沒有區彆。
雖然辟召程昱的事情出了波折,但其他事項進展還算順利。
此後沒幾天,劉毅就接到了朝廷的正式詔命,兼騎都尉一職,主青州討賊事宜。
前來宣詔的宦官還帶來了何進的私信,大意就是原本是要加封中郎將的,結果皇帝認為劉毅實在年輕,就壓了一壓,以騎都尉之職領兵。
劉毅雖然對此感到十分惋惜,但是也沒太過意外。
畢竟現在將軍稱號還是很值錢的,朝廷對於將軍號的授予非常慎重,將軍泛濫那是靈帝死後的事情,就連曹大胡子,剛開始都是以騎都尉領兵,沒能混到個將軍稱號。
不過,得知自己和將軍稱號失之交臂後劉毅還是暗暗憋了股勁。
他現在戰績不多,拿得出手的就隻有一個,而且還超額變現成了兩千石的郡相職務,靈帝壓他一把,他確實無話可說。
但是往後幾年戰事不少,立功的機會大把,隻要運作的好,完全可以弄道足夠分量的功勳,趕在靈帝死之前混個將軍封號。
畢竟,靈帝時期的將軍才是真將軍,靈帝死後將軍價值崩盤,人手一個,已經沒了意義。
除此以外,何進還在信中告訴劉毅,辟召陳登的事他已經解決。
不過雖然何進把事情給辦了,但還是在信中委婉的表達出了一個意思。
這樣的事情最好少做。
劉毅很能理解何大將軍的想法,收益半點沒看到,投入反而已經一大把,為了防止劉毅把他當成冤大頭提款機,些許提點很有必要的。
他心中清楚,在展現出新的價值之前,何大將軍這裡是不要想著再使喚了。
過了大半個月,糜竺就帶來了新的消息。
“府君,兗州確有程立此人,其為兗州東郡東阿縣人士,在東阿頗有名望。”
還好沒記錯。
劉毅微微點頭,暗鬆了口氣。
不過,東郡東阿?
那豈不是和陳宮靠在一起?
他記得之前糜竺彙報過,陳宮是兗州東郡東武陽縣人。
劉毅不禁有些感慨,這東郡還真是個出人才的地方。
眼見兩人靠的這麼近,劉毅心裡不禁起了一個念頭。
要不要親自跑一趟?
先去找程立,如果事情不順,可以直接轉道去找陳宮,這樣也省了不少來回路上傳遞信息的時間。
劉毅越想越覺得可行。
畢竟跨州辟召,一來一回就是一個月,若是平時,他肯定會選擇先發辟召書,可現在時間緊急,他還必須要留下兩人都不答應,他派人去請荀攸的時間。
雖然走辟召書按時間推算也來得及,但太過緊湊,幾乎留不下多少應變的時間,如果他親自跑一趟,那麼可以比派人發辟召書省下一個月。
如果發生什麼突發的變故,那麼這一個多月說不定就是救命的關鍵。
劉毅隻是略一思忖,就定下了決心。
去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