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不過現在的情況卻有所不同。
程昱心中清楚,自己的意圖已經被這劉軍侯給看穿了,方才的點到為止就是明證。在其明知的情況下,還依然做出此承諾,足見其心意已決。
雖然他篤定劉備不會再改變注意,但按照約定俗稱的規矩,他還是再問了一句
“劉軍侯,須知軍中無戲言,此時改變注意尤為未晚。”
劉備沒有回答,隻是靜靜的保持著抱拳低首的動作。
無言卻勝有聲。
程昱心中了然,他上前一步,將劉備扶起,同時感歎道
“玄德實乃勇將也!”
勇者總是惺惺相惜的。
勇猛勇猛,因為這個詞,很多人會把兩者混為一談。
但其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誇人“好勇”是褒義,而“好猛”可不一定就是讚揚了。
猛是什麼?
猛,健犬也。字從犬,聲從孟,“孟“意為“長子“、“頭生子“。“犬“與“孟“聯合起來表示“頭胎生的犬“,頭胎生的犬因為母犬身體健壯、奶水充足,身體的先天條件好,出生後也暫時沒有其他兄弟姐妹爭吃奶水,所以一般都長得比弟妹健壯,而強壯的頭胎犬以後爭奪起食物來往往也更凶。
所以猛字往往代表著凶。
而勇又是什麼?
勇者,氣也。從甬從力,氣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氣乃至焉。所以最先的勇字為上甬下心,是為恿。
從心是什麼,指的是意誌,是膽魄,《墨子經上》雲“勇,誌之所以敢也。”
程昱是勇者麼?
無疑是的。
而原先在程昱心中,劉備也就是個猛將而已,但現如今,他認為其能當的起一個“勇”字。
因為雖然同為搏命,但由於文武的方式差異,從危險程度上來講,劉備的搏命比他自己的要更凶險幾分。
儘管程昱自己的性子不喜歡彆人為他來冒風險,但從一個軍師的角度來看,讓劉備去領兵攻博望確實比他自己去收益要大。
況且
程昱瞥了眼麵前青年武將身上因為匆忙趕路無心打理而變得灰撲撲的甲胄,心中篤定,如果此時再拒絕,這他現在頗為看好的年輕人非但不會感激,兩人反而會因此結怨話都講到了這份上,態度也都表明了,再不同意就屬於看不起人了。
再者他現在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劉備身為盧中朗的弟子,按期帶兵抵達應該不成問題,先前唯一的顧慮便是膽魄,畢竟能力好學,但秉性難改。
可如今這問題也不複存在,那麼麵對主動請戰的年輕人,程昱自沒有不應的道理。
“既然玄德堅持,那麼”
“劉軍侯聽令!命你率前營健卒五千,即刻出發,五日內拿下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