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送外賣!
見宮保那一臉不解的表情,高士廉不滿的輕哼一聲“守拙莫非以為,老夫要修建的水渠,是那些田間地頭用以引水的溝渠?”
宮保傻乎乎的點點頭,接著立刻又搖搖頭。
他忽然有些明白了,莫不是高士廉所說的水渠,是指類似鄭國渠、靈渠那般,人工挖掘出來,與河流沒什麼區彆的水利工程?
宮保倒吸口涼氣,那還真是一項大工程。
但他卻更加困惑,既然益州不卻河流,那靡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挖掘一條人工湖,意義何在?
“高公,小子愚鈍,不明白既然益州不卻河流,為何還要修建這般大型水渠?”
“守拙你隻知益州不缺河流,卻有未想過,不修建引水灌溉的水渠,農人如何將水從河中提取上來,用以澆灌農田?那些距離河流數裡、數十裡外的農田,又如何引水灌溉?”
宮保眨巴眨巴眼睛“自然是將水從河中提起,用引水渠將水引到遠處澆灌啊,不然呢?”
“糊塗,你可知道,農家用翻車將河中的水提舉上岸,需要花費多少人力嗎?”
宮保愕然“翻車?那是何物?提水為何要花費人力?”
“不用人力,難道用畜力?守拙,你怎麼不想想,那些農家能有多少畜力可以使用?你,你這簡直就是何不食肉糜!真是氣煞老夫也!叔玠怎麼收了你這麼個混賬弟子?”
高士廉越說越生氣,重重的將手中酒盞往桌子上一頓,將杯中的葡萄酒都灑了不少出來。
老頭還不解氣,又指著宮保訓斥道“守拙,若是為官卻不通農事,不知民間疾苦,你這官,不當也罷!否則你將來若是為官,那也是為禍一方,禍害百姓!”
高士廉越說越激動,唾沫星子都快要噴到宮保的臉上。
宮保被高士廉這番話給噴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位益州大佬,到底在說什麼?
什麼叫從河中提舉水源花費人力畜力?
難道用水車二十四小時自動提水它不香嗎?
宮保跟著醒悟了過來,明白高士廉為何這般激動了。
他猛地一拍自己的腦門,麻蛋,忘了如今可是大唐!
大唐哪裡有什麼水車?
華夏自古注重農事,水利工程與水利設施在全世界都屬於領先。
但水車這玩意,卻是直到元明時期,才被發明出來,如今才是初唐,自然沒有水車這東西。
華夏水車發展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東漢發明的翻車,又叫龍骨水車,主要靠人力踩動提水灌溉。
如今的大唐,用的便是翻車,要從河裡提水,費時費力,所以高士廉才會說出之前那番話。
之後第二階段是唐宋時發明的筒車,《農書》描繪的高轉筒車,屬於提水機械。以人力或畜力為動力,外形如龍骨車。
最後第三階段則是元明發明的水車,也就是後世見到的水車模樣。
筒車最早的記載見於唐代,宋以後逐漸推廣。但現在僅僅是初唐,筒車還沒出現,就更不用說水車了。
提水灌溉都靠人力不斷踩動翻車,效率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