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_蜀北往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廟會(2 / 2)

一座漂亮,輕巧的泥菩薩就做好了。

現在市麵上還有許多陶瓷做成的小菩薩,漂也漂亮,也遍曆,唯獨缺少了靈魂。

至於用石頭雕刻?又笨又重,誰沒事會去做啊?不是吃力不討好嗎?

而且相比於石頭雕刻,需要有高超的技術,否則容易雕壞,成為廢棄品。

在蜀北,神像一般是不會輕易請回家的。

俗言道,請佛容易送佛難!

人心易變,好事多磨。

現在的人們早已經習慣了快節奏生活。

誰也不願意十年如一日,生活在枯燥的鄉村之中。

亂花入眼,錢財迷心!

人心如此,又何嘗是曾經的一分渺茫並不一定實現的希望?

這送佛出家們,不但有很多規矩,而且有很多忌諱和講究,具體如何,我不知道。花開哪有常年不敗,人心哪能十年如一?我並沒見過誰家因為佛來佛去有過什麼變化的。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這是世間萬物的規矩,自來如此,並不會因為誰而有什麼變化了。

不過心中有了念想,便也多了一分希望。

寵辱不驚,大喜大悲,佛在心中,自會的多了一分安寧和平靜。

小時侯,因為妹妹的出生,我有幸見過一次蜀北的廟會。

那個廟會趕不上千佛之佛的壯觀,卻也因為地勢優越,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那時候,我大約六七歲。

我記得那天的廟會和我尋常在大山中感受到的廟會不同。

因為位於蜀北城中,周圍都是絡繹不絕的人們。

而且那個寺廟還搭上了戲台子,舞獅子舞龍,還有人穿起了漂亮的戲服,唱起了大戲!

那些咿咿呀呀,我一句也沒聽懂,人群太多,我隻是在後台見到他們帶上麵具。前麵還傳來整整喝彩。

聽人們說,那是變臉!

人生來隻有一張臉,為什麼戲台上的那人卻會變出好多張臉來呢?

年少的我不明白,長大了才知道,那是一門藝術,居然還走出了國門,走向世界,站在世界的舞台中間,告訴世人,這是川蜀的特有一種藝術叫做川劇。

廟會帶給我們不僅有戲曲,還有我們這些小孩子們的玩具麵具、草編玩具、冰糖葫蘆、大散子麻花等等。

那時候的麵具一般都是西遊記的人物孫悟空、豬八戒、唐僧等等,當然也少不了當年叱吒三國的張飛。

因為張飛在蜀北實在是太出名了,張飛植柏種出一條翠色長城,飄搖亂世,卻依然蒼翠千年。隔壁城市的張飛牛肉據說特彆好吃,前幾年我買了幾包,已經忘了什麼味道了,好像還算不錯,我對吃的東西從來不講究,覺得能填肚子就行,什麼東西落到我這裡就是豬八戒吞人生果了,浪費。倒是那個閬中醋,讓我記憶深刻,因為這個東西,小時候我們一直在吃。

小時候,我們這裡可沒什麼海天、千禾、加加。吃的最多的便是那個醬油和陳醋了。小時候每次吃麵條,拌涼菜,一點辣椒油一勺鹽巴,幾許味精,加上一點陳醋,花椒粉,覺得那就是人間美味了!

蜀北山大,物產豐富,棕櫚樹在我們蜀北大地方都是有的,小時候特彆喜歡鄰居爺爺用棕櫚樹嫩葉子編製的草螞蚱、草蟈蟈籠子、扇子、蜂窩、蝴蝶等東西。

我覺得那些東西比我買來的小玩具還要漂亮,而且他的奶奶是小纏腳,她還會做那種唐裝的步扣子,還會編許多頭發,會做許多傳統的吃食。

小時候我特彆喜歡。

也向像他們一樣學著去做很多東西,可是我還很小的時候,他們就相繼離開了。

人老了就會死!

小時候的我特彆怕老人!因為我不知道她們什麼時候就會離開了。

明明先前還是鮮活的人,卻有一天在敲鑼打鼓之中變成了小土包。而且蜀北出喪會看日子,有時候遇到天氣炎熱,屍體都會發臭,整個喪宴都會有一股臭味。

導致我小時侯從來都不喜歡吃喪酒,而且特彆厭惡吃喪席上的坨子肉(東坡肉)。

隨著年齡增長,這些年漂泊不定,我也很多年沒有趕過廟會了,也沒有吃過農村土生土長的喪喜宴了。

而且那些喪喜宴也不是原來的那個味道了。以前的宴席都很好每個村子裡村民自己去做的飯菜,數量大,飯菜足。

每過一次席麵,幫忙的村民多達二三十個,都是分工的,殺豬、做飯、洗碗、淘菜、上菜、燒水、支客、寫禮、借東西等等全部都是村民自己人。

現在席麵都是廚師下鄉,百來塊錢一桌,要麼就是直接在鄉鎮酒店定製席麵,曲終人散,簡單方便。利潤的驅使下,飯菜體麵,味道卻不過爾爾。

很多時候,我們也是人忙於自己的生活,找個熟人帶錢幫忙把禮金帶到就完事了。有時候,我們甚至連酒宴的正主也不認識,他們家的誰誰誰約摸哪裡見過,有那麼幾次交集。

至於廟會,也在記憶中越走越遠了,我已經不知道上一次去廟會是什麼時候了,至於那些表演,更是沒什麼印象了。

城是那些城,佛是那些佛,味卻再也不是那些味了!


最新小说: 三國:我輔佐劉備再興炎漢 筆架叉將軍 小白臉下鄉,入贅女軍官軟飯噴香 月上天穹 社會大哥:從退伍軍人開始 傳奇:道士無敵 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 鬥羅V:逆天弑神 有關部門機關軼事 失敗者重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