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劍道不局限於劍,乃是“推演萬象萬物背後的定數”。
聽到一半,李不琢走到西南角靠近鍋爐的一個陶甕邊,輕輕用手一拍甕壁,道:“這甕糧食發酵好了。”
江大河微微一怔,心中不以為然,連他觀察糧食發酵程度,都要靠近甕口聞了,再附耳在甕壁上聽糧食發酵的氣泡聲才知道,李不琢如何能判斷?再說這批糧食才發酵五日,按說再過兩三日才能發酵完成。
江大河正思慮著改如何自然地奉承過去,又能給李不琢台階下,便聽到陶甕裡咕咚咕咚,傳出氣泡冒起的聲音。
“竟真發酵好了,大人是怎麼知道的?”江大河神色詫異。
李不琢瞥了一眼身後。
“你可知冬日釀酒為何關門?”
“這是祖傳的規矩。”江大河道。
“規矩背後自然有原因,你若稍加思量,其實不難知道這是因為冬日太冷,所以要關門擋住屋外寒風。這也是為什麼夏日發酵隻需三日,而冬天要至少七日。”李不琢指向身前的陶甕,“這甕糧食離鍋爐最近,前幾日又剛釀出一批酒,爐中是生過火的,所以這甕糧食比其他的酵成更早。”
江大河一拍腦袋:“這,大人果然神機妙算,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李不琢頓了頓,說:“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冷,想必這也是出酒少的原因。”
江大河豁然開朗,心中卻不由羞愧,昨夜李不琢才提高江家的待遇,今早他便在李不琢麵前展現出無能無知的一麵,歎道:“小人慚愧,說到底,還是我的緣故,我若能將祖傳造酒之法鑽研透徹,也不至於連這些都想不通。”
李不琢道:“你有這心,就證明我沒看錯人。”
江大河心中感動,暗下決心日後定要精研造酒,讓酒莊經營更上一層樓。
“屋上這幾處窗戶,掛上厚重些的羊皮簾子封死。”這時李不琢指向頭頂,又至地虛劃了幾道,吩咐說:“今日你便去找些幫工,在這幾處地方用磚砌出橫三豎五八條地炕,連通四座鍋爐,冬日發酵糧食時,便在四座鍋爐中燒炭,溫度一夠,出酒便不成問題。這幾日地炕未建成,就把藏糧食的陶甕移到生火的鍋爐邊。彆離太近,到此處就夠。”
說著李不琢站到鍋爐邊三尺外,這是他考慮句芒山上常被村民用來當柴燒的油桐木在爐中燃燒時,這距離則不至於溫度過高。
江大河此時看向李不琢的目光已由對主家的畏懼變為帶著一絲敬佩,李不琢入坊一看,指天畫地,就輕鬆困擾他許久的問題。
奉承一番後,江大河連忙去村中尋找幫工。
李不琢又叫上姚仲豫,一道視察村周情況,作為他的唯一實業,雖然酒莊規模還不大,卻是錢財來源的根基,修行之餘也要用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