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筠還未說到青衣女子,屋內的蘇夫人已聽到院中聲音,便披著衣衫,趿著鞋就出來。
蘇夫人也不用丫鬟,一邊自己係著扣子,一邊急衝衝的帶著丫鬟們往蘇璿這邊來,路上方對丫鬟們道“如意,你去前院兒書房請老爺來,吉祥,叫蘇福趕緊請郎中去。”
卻說青衣女子遣去了綠筠,又對翠菊道“你去倒盞茶來。”
翠菊從外間端了盞茶,怯生生地道“不太熱,行麼。”青衣女子道“正是呢,要是涼的更好呢。”說著,鬆開一直按著蘇璿人中的手,接過茶水,喝下一口,又將茶水噴在蘇璿麵上,將茶盞遞回碧菊,複又摩挲著蘇璿胸口。
過了半晌,隻聽蘇璿“嚶嚀”一聲,緩過氣來。青衣女子笑道“好了,活過來了。”
話音剛落,隻見蘇璿緩緩睜開眼睛,也不顧及青衣女子是誰,便在那女子懷中,嗚嗚哭了起來。青衣女子緩緩拍著蘇璿的臂膀,直如哄著繈褓中的嬰兒一般,道“好了,既醒了,便是命,彆想那些了。”又對翠菊道“你去尋些糖水來、甜食來。”
翠菊聽了青衣女子的話,見她適才不過幾番動作,小姐便醒了過來,早對這女子十分信服。聽到青衣女子要糖水,便轉身往外間去找糖。方出時間,便見夫人帶著無數丫鬟仆婦走了進來。夫人見了翠菊劈頭便問“小姐怎麼樣了?”翠菊道“已經醒了。”夫人又看了翠菊一眼,道“先帶她下去、好生看著。”
蘇夫人進屋見青衣女子抱著自家女兒,心中疑惑,大著膽子問道“敢問姑娘是?”那青衣女子道“夫人莫怪,先救小姐為重。正好夫人來了。快將小姐移回床上吧。”
蘇夫人正指揮著丫鬟們將小姐扶上床,不及向青衣女子詢問緣由,青梅、碧蘭端著蓮子羹回來了,二人尚不知蘇璿這邊出了什麼事,隻給蘇夫人請了安,又見蘇夫人臉色不好,青梅怯生生地道“夫人,小姐要用蓮子羹,便叫我和碧蘭去做了。”
青衣女子道“這蓮子羹倒是來得正好呢。”說著,伸手接過了羹,用匙盛了一口嘗了,道“好甜。”又遞與蘇夫人,道“夫人喂給小姐吧,小姐受了驚嚇,用些甜食,安安神罷。”
蘇夫人接過蓮子羹,坐在小姐旁邊,見有外人在,也不便深勸蘇璿什麼,喂了羹湯便遞給了自己身邊的丫鬟。自己則起身對青衣女子道“姑娘到底是什麼人?”
青衣女子道“夫人莫懼,我非歹人。”
青衣女子尚未說出下文,隻聽門外有男子咳嗽聲音,蘇夫人知道是知府大人過來了,起身到外間迎了進來。
青衣女子見蘇夫人迎了知府進來,對著蘇大人略揖了一揖,方道“大人與夫人麵前,我也不扯
謊,我雖非歹人,可也掛了個賊名,江湖上有個綽號“妙手摘星女方朔”蘇子規的便是。若在憨夫愚婦麵前,我便當說自己是仙女下凡,救了懸梁的小姐,也能換些銀錢。在大人和夫人麵前,我明說了,是避禍而來,江湖中人,尋常不入官府,我原隻想躲在貴府上幾日,不想在小姐窗外,看小姐遣開丫鬟,欲尋短見,便闖了進來,露了形跡。”
蘇大人道“女方朔?”蘇子規道“師父當年給取這綽號,原是借了東方朔偷桃的典故,隻是江湖草莽多不大識字,恐多不知東方朔複姓東方,怕取東方、曼倩為名,江湖人不知其意,倒叫大人見笑了。”
蘇大人道“宋詩雲‘覆射師方朔’,原也不算錯的。”蘇子規道“原是我們孤陋寡聞了。”
蘇大人點了點頭,道“姑娘是直人,隻是,就不怕老夫恩將仇報,將姑娘打入牢中,亦算是剿了匪了。”
蘇子規搖了搖頭,道“不等大人的衙役到,我想走,抬腿就出了這院了,您還真以為憑幾個衙役能拿住我麼?況且,蘇大人的聲名,我在外麵也是有所耳聞的。”
蘇大人笑道“自然,隻是老夫想不明白,姑娘為何要如此直白。”
蘇子規到一旁椅上坐了,笑道“我雖掛著個匪名、可也掛著個俠名“一劍渡劫”,救人總要救徹,此時走了,府上一時看管不到,小姐恐怕還要尋短,總得想個法子才是。”
蘇夫人歎了口氣,道“唉,還不是朝廷選秀女,璿兒這丫頭心裡頭……這叫我怎麼說呢。”
蘇子規心中暗罵一聲嶺南大旱,都快人吃人了,狗皇帝還有心選娘娘呢。
蘇大人長歎道“老夫蘇亦軾這又是做了什麼孽呢。”
蘇子規攔道“大人莫急,夫人也莫要再說,小女子也明白是什麼意思了。隻是小女子鬥膽問一句,小姐既不願,如何不乾脆送個願意的丫鬟過去呢。”
蘇亦軾道“這欺君之罪哪裡能讓人為咱們去呢。”
蘇子規沉吟片刻,道“說來慚愧,我與大人同姓,如今甘願替小姐進京一趟。”
蘇亦軾連聲道“不可、不可。”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可。
蘇子規道“我知道大人怕的是什麼,不過是怕我這帶著匪名的女子入了宮給大人帶來了災禍,這事大人所慮自是有理,隻是我這草莽女子,粗枝大葉的,如何便真入得了宮,不過白坐著官車進京一趟罷了。便是敗露了,大人隻需說送上車的便是小姐,我半路上迷暈了眾人,換出小姐,待小姐回到府上,再往京裡趕,也來不及了。”
蘇亦軾道“如此,甚是感念姑娘恩德。隻是,隻是……”
蘇子規又道“看小姐身量臉型與我也差不太多,我好好裝扮下,再修修眉毛,點染了唇,尋常沒見過幾次的人也未見得能認出。”
蘇亦軾道“這,多謝姑娘搭救小女了。”說罷,對蘇子規作了一揖,蘇子規也不攔,實受了一禮。
蘇子規又道“敢問一句,還有幾日上京?”蘇亦軾道“不過三日。”
蘇子規道“我也不說白救你家小姐,這幾日一應用度、飲食、上京的裝扮、盤纏全按你家小姐的份例辦。”
蘇亦軾道“這是自然的。”
蘇子規又道“再有一樣,不知大人多年有存下了多少俸銀?”蘇亦軾並未答言,蘇子規道“您的銀錢身價,我也不要。隻是現今嶺南大旱,還望大人能給出些力。”蘇亦軾道“現銀如今不過幾十兩,城外還有兩所宅子,幾百畝地,隻怕還能折變些。”蘇子規歎了口氣,道“罷了,我這一去,不知何日再回鎮江,大人若有心,多少出些力罷。”蘇亦軾道“老夫自當竭儘全力。”
蘇子規又對蘇夫人道“今日天也晚了,夫人叫丫鬟們拿床袷紗被將窗子遮蓋下,明日再叫工匠來修葺。”蘇夫人道“也不必了,今兒叫璿兒到我屋裡去睡就是了。”蘇子規道“小姐這樣不該再挪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