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章絕無任何地域歧視,本章出現的地名,皆因史實考證。)
要說用什麼買馬,自然不可能是白銀,蒙古人拿著銀子,也沒地方花。
他們更傾向於以物易物,那什麼是他們,最缺的呢?
自然是食鹽、鐵鍋、茶葉這三樣,崇禎打算先用物品交換。
如果換不到,再好好敲打一番,實力較弱的鄂爾多斯部。
想到此處,崇禎讓王承恩去宣,徽商的汪箕覲見。
批閱了一個時辰左右的奏折,汪箕才在太監的帶領下,在東暖閣外聽宣。
命人將汪箕宣進來後,汪箕跪地伏首行禮道:“草民,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笑道:“起來吧!誰言世上活萬歲,隻是恭維沁人心。”
“汪箕,你幾日前送給朕一百萬兩白銀,朕一直銘記於心。”
“此次召你前來,是想問你是否,有考慮進駐邊境貿易。”
汪箕起身後低頭躬身道:“陛下,草民未曾參與過邊境貿易,不知具體該如何實施。”
這裡汪箕之所以沒說徽商,皆因他了解皇帝,有史以來沒有哪個帝王,能允許商人抱團。
但他其實小看了崇禎,在崇禎想來你商人抱團,隻要不行害民之舉。
正常的商業活動,他並不會插手,甚至,崇禎還想參與其中。
要不是汪箕是曆史上,第一個捐銀三十萬兩,用於抵抗李自成的,崇禎還真不會考慮他。
崇禎搖頭道:“有道是豪商無國,與禽獸何異!但朕觀你汪箕,心中有家又有國。”
“所以朕想扶持你,來從事邊境貿易,朕想要戰馬越多越好。”
“朕,給你低價茶引、鹽引,還有鐵鍋,交易回來的戰馬,朕再出銀購買,你以為如何?”
要說汪箕心動嗎?他很心動!要知道與朝廷掛鉤的生意,那必然是虧不了的。
但這種與朝廷,深度綁定的生意,就很取決當權者個人意誌了。
皇帝要是想,隨時可以拿捏你,找個適當的理由,就能將你打入萬劫不複。
但這個穩定的生意,又值得汪箕博一把,他太清楚邊貿有多賺錢了。
汪箕道:“陛下,草民內心很想參與進來,但草民確實未曾參與過,邊境的茶馬貿易。”
“草民有一好友叫劉誌,此人為人極為正直,早年因拒絕向蒙古走私鐵器。”
“被地方官吏誣陷,河間侯為其平反後,因草民與其有交集,劉誌便一直留在京師經商。”見延綏鎮誌)
崇禎點頭道:“朕以為,這確實有點難為你了,劉誌此人朕略有耳聞。”
“是個心有正義的商人。朕,允許你倆共同參與。”
汪箕跪地叩首道:“謝陛下隆恩,草民必將儘心為朝廷做事。”
這裡汪箕耍了點語言心機,他想告訴崇禎,我是為朝廷做事,不要讓我死無葬身之地。
要說崇禎是否聽懂了,他當然聽得懂,崇禎隻是不置可否。
崇禎輕聲道:“朕,賜封你為茶馬司大使,官職正九品,但暫時不能為外人道。”
“你乃商人身份,如讓朝堂裡的文臣知道,朕賜一個商人為官,少不了一頓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