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之時,一袍袖能扇飛幾十隻,到現在的要等到晚上,蝗蟲聚群後方才抓的到。
隻有開始之時,百姓們會吃一些嘗試一番,到後麵基本上沒人吃了,因為銀子更重要。
皇上說了,蝗蟲隻有油炸方才能吃,他們又沒那麼多的油,城門口每天排隊又浪費時間。
有這點時間,還不如多捕點蝗蟲換成銀子,銀子到口袋裡比什麼都管用。
好吃是好吃,陛下都能吃的東西,百姓們也不介意跟風吃,但蝗蟲最多隻能當零嘴。
真要想吃的話,多捕點蝗蟲掙多點銀子,自己買點柴和油,回家自己去炸省得排隊。
李若璉帶人,抄了洛陽知府李仙風的家,在其家中收出白銀十萬餘兩。
這家夥上任知府才一年時間,就能貪到如此多銀子,可見其手段之酷烈。
但凡負責點的知府,像陳經濟此等人早死八百回了,奈何他兩穿一條褲子。
七日後,王承恩押送著銀車,緊趕慢趕才到洛陽,百姓們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銀車。
紛紛高聲稱頌起皇帝來,更有書生為了皇帝編了首童謠,讓稚童於大街小巷傳唱。
“聖駕親出紫禁城,蝗災消弭於無形。鋤頭落處青苗醒,笑滿中原萬灶馨!”
崇禎聽後頗為感動,他不是自我感動,他是為樸實的百姓感動。
雖然他知道定然是有,書生想靠拍龍屁往上爬,這種押韻的方式,就不是百姓能想到的。
崇禎並未去深究,這首童謠的出處,百姓們願意唱,至少對他這個皇帝是認可的。
去年崇禎圈禁福王後,抄福王府之時僅把銀子運走了,那堆積如山的糧食放在洛陽沒動。
崇禎早就知道,河南必定連年蝗旱交替,怎麼可能不留點糧食在這,這次正好用上了。
百姓們捕到蝗蟲後,不僅可以換米粥還能換白銀,這就讓他們有了遷徙的膽子。
洛陽周邊已經找不到蝗蟲了,但百姓們曆來勤勞,不惜跑上百裡地去彆的城池捕捉。
每當一地消滅蝗蟲後,那個地方的百姓,又會為了銀子跑去下個地方。
剛開始還有百姓偷闖路禁,直到此事情彙報到崇禎這裡,崇禎皺眉權衡一番後。
下了道聖諭:河南境內百姓,可自由前往任意城池捕捉蝗蟲,但要有官府開具的文書。
這下百姓們更熱情了,反正不至於餓死,隻要找到座城池,就可以捉蝗蟲換米粥、白銀。
當然,現的每座城池的門口,崇禎都安排了錦衣衛駐守,河南大大小小城池有百餘座。
每座城池都安排了兩名錦衣衛,還剩下幾十名錦衣衛,崇禎並未將他們派出去。
這些留下來的,都是善於收集情報的精英。河南嚴重的蝗災,李自成定然要興風作浪。
雖然他被曹變蛟打得,僅剩十八騎躲到了商洛山中,這次又把他的老冤家帶來了。
李自成,路禁朕也給你開了,朕倒是很想看看,你何時出來……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