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朝廷獲得傳國玉璽這事,並未傳到鬆山前線來。
彆說更遠的錦州城了,祖大壽也不知道,但斥候探聽到了建奴撤軍。
祖大壽還派了關寧鐵騎,銜尾追擊但斬獲並不大,建奴的撤軍井然有續。
雖然他們撤軍匆忙,但並不是潰逃那種撤軍,顯然,鬆山戰場並非是正麵擊潰的建奴。
為避免被建奴調頭圍攻,祖大壽下令撤回錦州城,看看京師那邊是什麼情況。
次日,祖大壽才收到詔書,大赦天下詔書落款的那枚印章,看得祖大壽心頭直跳。
他們祖家曾經研究過鳥篆,為何會研究這方麵的字體,隻能說祖家是有心但無力。
彆看遼東將門把持整個遼東,但就算這東西真落到他們手上,多半也不敢私藏或起兵。
祖大壽做為武將,無詔是不得隨意進京的,既然認出來了是那枚印璽。
沒理由不去京師探探口風,哪怕是為了家族的未來,他也需要進京師一趟。
於是,祖大壽寫了奏本呈送京師,題本是薊遼總督的事。
他隻是想進京探聽消息的,私人奏本更為合適,隻期望陛下能允許他進京。
建奴大軍撤退之前,遷居漠南的土謝圖汗部,早一步就撤回了歸化城。
他們還並未收到這條消息,當然!明廷有無傳國玉璽,對他們並無太大影響。
他回去,是因為接到王廷傳信,鄂爾多斯派來了使者,想就漠南防禦稍作探討。
畢竟這兩家的直線距離,也就四百多裡的樣子,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鄂爾多斯部雖被曹變蛟揍了一頓,也隻是被斬了兩千多人,並未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但是,隔壁就住著一個大型部落,鄂爾多斯部濟農額璘臣,多少還是有些許擔憂的。
雖說他們住在黃河幾字彎內,有黃河這道天險阻隔,漠北蒙古遷居過來之人。
他們也沒有那種修橋鋪路的技術,但就是擔心他們聯合明廷,將鄂爾多斯給吃掉。
此次,被明廷突襲八白室,就是最好的實證。
那盒子本來是林丹汗之物,隻是西逃時未來得及帶走,隻是帶走了打開盒子的鑰匙。
鄂爾多斯部一直以來,就是守護成吉思汗宮帳,還有平時開展祭祀等。
鄂爾多斯蒙語的意思,就是守護宮殿的人,是由成吉思汗的怯薛護衛軍)演變而來。
林丹汗來了之後,將那盒子放入在八白室,林丹汗屬於成吉思汗的嫡係支22世孫)。
他定是知曉傳國玉璽存在的,不然也不會征伐蒙古各部,隻是想恢複昔日元朝榮光。
隻是其人性格有缺陷,不然真有可能統一蒙古,然後南擊明廷再拿出傳國玉璽。
但很不幸,他碰到了快速崛起的女真,在未完全整合科爾沁部之時。
就急於求成的東征女真,結果被建奴聯合科爾沁部,打了個大敗而歸。
戰鬥雖然停了,但各方的反應都不儘相同,暗流湧動間充斥著利益糾葛。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