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能奇一直就是一句話,戰場上的每個首級值五兩銀子,還有額外的月俸。
看著這些士兵如此高昂的戰意,崇禎笑著大聲道:“你們要做的,是練好殺敵本領。”
“至於打仗,朕會通知你們的艾將軍,兵器與甲胄會儘快與你們配齊。”
又講了些鼓勵的話,崇禎轉身下了點將台,士兵們又去校場操練了。
直到白天崇禎才看到,校場之上的操練器械,幾乎複刻了京師的西郊大營。
畢竟,艾能奇就出自於曹變蛟麾下,他跟著曹變蛟有一年多的時間。
回到營寨後,崇禎要去洛陽民間看看,他要找個幾百人的團隊,做個超大型水力鍛錘。
水力鍛錘,並非是一個水車再加個錘子,那最多隻算水碓,一種舂chong)米的工具。
不過,這種會做水碓的匠人也需要,畢竟水力鍛錘就是放大版水碓。
隻是水碓的力要小很多,搗碎穀物小麥的外殼等是可以的,打鐵的話還需稍做改變。
之所以要做大型的水利鍛錘,是考慮到工匠手錘會累且效率低下,而水力鍛錘則不會累。
想要快速做出幾萬套的紮甲,必須做個這玩意出來,靠人工錘甲片耗時又耗銀。
請的匠人多了,先不說開出的工錢多少,光匠人的衣食住行就是筆不小的開支。
一套具裝重甲三千枚鐵片,一萬套就是三千萬枚鐵片,人工錘到猴年馬月都錘不完。
更彆說,崇禎打算甲胄用上鋼片,比鐵片薄防護能力是鐵片三倍。
人類文明誕生於戰爭,並被戰爭驅動著前進,崇禎是看過紮甲的鐵片的。
大概如後世的三毫米厚,卻在二十步內是很難抵禦,破甲箭的穿透力的。
說人話就是二十步內,哪怕全員著原始具裝紮甲,建奴也能給明軍造成大量傷亡。
這是崇禎所不能接受的,要麼苟住不打殲滅戰,要麼直接碾壓式讓人滅國。
鋼片做的紮甲就不一樣,比傳統鐵甲要輕五成,隻需一毫米厚便能近距離抵禦穿甲箭。
不管是抗衝擊與抗變形,鋼片做紮甲都要遠優於熟鐵,以目前的技術實現並無難度。
萬曆定陵裡,就有套全鋼甲片做的紮甲,這是基於後世的知識,崇禎自然不能去挖。
也沒有挖的必要,想要的話自己做不就行了,這才是崇禎此次來洛陽的原因。
什麼敦促冬小麥種植,那隻是在視察黃河水利時,順道的事情而已。
在李若璉護送下,崇禎去了洛陽知府衙門,早在崇禎到衙門前,就已經派人通知了知府。
洛陽知府馮一俊,在衙門口的台階下恭敬肅立,遠遠的見到崇禎奔來正欲行禮。
崇禎朝衙門內抬首示意道:“進去再說,這人來人往的。”
馮一俊若非崇禎的出現,已在十四年初便被李自成殺了,這一蝴蝶效應讓其得以存活。
一行人進了衙門大堂,崇禎很自然的走向了上位,坐在了知府升堂的桌案後。
馮一俊跪地叩首道:“臣,馮一俊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未及時出城迎接,此乃死罪請陛下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