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抬手道:“平身,朕是微服出巡,不知者不怪,自行找地方坐吧!”
“朕來此,是要你下發官府文書,招募全洛陽的鐵匠與木匠,越多越好!”
馮一俊這人做事認真,並非那種盲從的官員,出聲詢問道:“陛下,此番來此所為何事?”
崇禎挑眉道:“朕,想在黃河邊設立個,大型鐵器鍛造坊,官方開辦的那種。”
馮一俊並未真去坐著,而是站在堂下皺眉拱手道:“陛下,招募匠人條件如何?”
崇禎考慮到工作強度不會低,綜合考慮後道:“鐵匠每人每月五兩,技藝突出者十兩。”
這種薪酬遠超同行業標準,這就是為何手藝人,都想為皇家工作的原因。
並不是崇禎有錢亂使,而是幾方麵綜合考慮過的,第一薪酬太低工匠容易磨陽工。
其次,工作強度太高容易跑路,逃籍在明朝是常有的事。
流民也就是逃籍的匠人、逃兵,與平常活不下去的百姓,才會形成大型的流民潮。
馮一俊連連擺手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呀!如此高的薪酬,定會讓匠人趨之若鶩。”
“若是匠人都跑來官辦工坊,那民間的農器等鐵具,該由何人來鍛造與修理?”
崇禎聽後轉念一想,點頭道:“馮知府所慮不無道理,這樣!設置每月考核的門檻。”
“不達標者詢問其原由,若不能給出實際原因,便解雇其在官辦工坊的工作。”
“想必,能回流一部分技藝不精者。另外,也能讓他們對待工作更認真。”
馮一俊再度叩拜道:“陛下,洛陽府屢遭天災,實再無力支付巨額銀兩。”
“不知陛下,您設立這個工坊是想做何物,為何需要全洛陽的匠人?”
馮一俊本認為說薪酬高,皇帝會下調幾兩銀子,哪知,不僅沒下調也未說明銀子從哪出。
崇禎大笑道:“朕,自是知曉河南屢遭天災,銀子由朕的內帑出。”
“河南賑災的銀子,還從朕的內帑裡出了百萬兩,這是朕好不容易存的私房錢!”
“至於,在此設立官辦工坊,主要是此地交通便利,朕想在此生產幾萬套戰甲。”
“若是技術成熟後,後續再做火槍、火炮。不過,近幾年先做戰甲為主。”
馮一俊聽說陛下自己出銀子,心情一下就輕鬆起來,官辦工坊放洛陽好處很多的。
能讓洛陽匠人賺多些銀子,他雖不懂係統性的經濟學,但他知道匠人賺錢了是有好處的。
崇禎滿臉嚴肅道:“你需注意,今後與朕上的折子,不能出現此作坊的隻言片語。”
“朕不想因為這些事,跟朝中大臣陷入無儘的拉扯中,做好了送去北門外艾能奇軍營。”
馮一俊是知道艾能奇的,他在洛陽城北門外駐軍,都一年多的時間了。
他也去看過,但艾能奇沒讓他進軍營,人家拿著聖旨他也沒辦法。
艾能奇甚至還找他要過糧食,但馮一俊沒給,兩人因此還鬨得不愉快。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