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朝廷中樞開始,就有個坑死人的條款,凡涉及銀錢交易都有折色一說。
哦豁!這下可好,各地官府有樣學樣,固定為朝廷做工的匠戶,就成了他們剝削的對象。
三兩五錢銀子折色一半,那都還算是地方官有良心,有些折色完每年僅一兩銀子。
一家五口每年一兩銀子,這就算是個神仙來了,他也沒辦法活下去呀!
折色要是折大米、棉布,這些市麵上硬通貨還好,朝廷給官員折色也是折實物和寶鈔。
地方官可就找到門路了,給硝戶的折色全是寶鈔,寶鈔那是什麼玩意?
就是朱元璋發行的紙幣,由於濫發嚴重貶值不說,到嘉靖元年還徹底退出了流通。
寶鈔雖然退出流通了,但是《大明會典》是祖宗的律法,裡麵規定薪俸五成得用寶鈔抵。
要是在明初幾年還好,那時候寶鈔是能買到實物的,到嘉靖後寶鈔成了廢紙。
剛開始就算是廢紙,也發幾張留個念想什麼的,時間來到萬曆朝之後。
‘折色’甚至連廢紙都不給了,直接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意思就是薪俸得打個折扣。
官員們薪俸被打折了,自然會想辦法從百姓身上找補,現成的做賬科目都能熟練運用。
最後,硝戶成了最終被剝削的那批人,活不下去就隻能逃籍,做流民都要強過做硝戶。
崇禎聲音低沉,詢問程國祥道:“程愛卿,若是朕想修改《大明會典》,該如何做?”
這事由不得崇禎不謹慎,修改勢必會動許多人的飯碗,搞不好會有人提前引狼入室。
此條一旦修改,必會斷了很多人貪汙的由頭,本來取消三餉、火耗歸公。
就已經讓相當多的官員,對崇禎表示出了不滿,雖然明麵上不敢對抗。
但他們工作就消極應付,沒事就找朝廷要銀子,程國祥為此頭發都全白了。
對於修改《大明會典》,程國祥也不敢多說,正所謂多說多錯不如不說。
但是程國祥也想到個辦法,躬身道:“陛下,不如在《大明律》裡加一條。”
“凡薪俸者,不再使用折色法,全部用實銀發放。陛下,這條您以為如何?”
程國祥的提議繞開了《大明會典》,祖宗之法不可變這條,如今的崇禎實在難以忍受!
他不想加《大明律》,就想改掉《大明會典》,不然的話地方官,會選擇性用祖製。
來對抗新法的落地實施,到時候又成了一紙空文,所以必須要改《大明會典》。
隻有這樣才能解決,大明根深蒂固的‘頑疾’,其阻力可能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跳出來反對的,必定是各部大臣,誰讓他們畢生所學,都是出自閹割版儒學。
更有甚者,可能會有藩王跳出來,將自己從龍椅上掀下來,畢竟這是老朱家傳統。
想要徹底改製,就得先解決宗藩,崇禎對程國祥道:“程愛卿,稍後你回文淵閣後。”
“通知禮部,明年萬壽聖節,各地宗藩都要進京賀壽,任何人不得有誤!”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