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租賃的形式讓百姓種,隻需要付比正稅稍高點的租金,你們覺得百姓們會種嗎?”
“據朕所知,民間有個叫惠民局的,他們提供低息或無息貸,可供百姓抵禦天災。”
“各位都可暢所欲言,發表一下你們自己見解,這種方式是否對百姓有利?”
不讓程國祥接著說,主要是還不到時候,這滿朝文武大臣家,哪個不是良田上萬畝。
牽一發而動全身,既然暫時不能從老牌士紳手上搶地,那就往荒地下工夫。
目前已經推廣了土豆、紅薯,這兩種作物都不挑地,山坡、丘陵、沙地都能種。
宋應星也在培育玉米良種,這個時期的玉米畝產才兩百斤,且磨成玉米麵口感粗糲。
遠沒有後世那般高產,動輒畝產就是一兩千斤,想要玉米好吃就得精細化處理。
脫殼、去胚、研磨,才能讓玉米麵變的細膩,而這個時期並未找到這些辦法。
暫時有了土豆跟紅薯,玉米可作為禽類、畜類的糧食,市場上的商品多了才能繁榮。
但是兩百斤這個畝產,確實還是太低了點,那如何培育出產量高的良種呢?
無它,就是頻繁的篩選較好的植株,長得高壯產量稍高的留種。
持續迭代個十年、二十年,產量也許能增加到四五百斤,這才能成為一種經濟作物。
其它人對這一塊都不太懂,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症結所在,國家領導層都不善經濟管理。
那三百年的宿命就繞不過去,在儒家大行其道的當下,算術被視作奇技淫巧。
要不然,明太祖也不會將寶鈔超發,跟後世津巴布韋一個德行。
本來紙質貨幣是為了便捷,超發貨幣市場卻沒那麼多商品,就會陷入通貨膨脹。
這年頭從內閣到民間,壓根就沒有這個概念,用白銀當貨幣也是被迫為之。
首輔楊嗣昌提出疑惑道:“陛下,臣有一事不解。”
“大明徒刑囚犯算二十萬,並非所有人都能開墾五畝地,那就隻算每人開墾三畝地。”
“一年就是六十萬畝,十年就是六百萬畝,幾十年後就無地可用於開墾了。”
剛才沒回答這還追問上了,崇禎也是滿頭黑線,這些大臣還真是一點腦子不想動啊!
難不成就隻能開墾土地了?活人還能讓尿憋死嗎?也不知道他們是真懶還是真蠢!
崇禎臉一黑問道:“難不成,囚犯就隻能開墾土地?過幾十年後改成種地不就行了?”
楊嗣昌不解的追問道:“陛下,他們現在就不願屯田,那往後不又回到了屯田上嗎?”
崇禎深吸一口氣耐住性子道:“現在不願意屯田,是因為各級官吏不作為。”
“這問題就出在不完善的考核上,正如剛才所說的方式,屯田也算進考核之內。”
“糧食產量是多少單獨列出來,種了多少畝地簡單加減一番,就能算出來具體的產量。”
“有人作假不就很明顯了嗎?該降職還是去職就執行下去,還有哪個官員敢馬虎?”
楊嗣昌似懂非懂的點頭,他作為首輔不能隻管兵部,總要知曉些流程才好。
吏部尚書傅永淳道:“陛下,那為了杜絕各地官員作假,朝廷又要多加監察人員才行。”
“那微臣精減掉的冗餘官員,不又要多起來了嗎?朝廷又需多付官員的俸祿。”
看著思想僵化的這些官員,崇禎哀歎道:“唉!不要總想著靠官員監督官員。”
“這不成了套娃了嘛!讓百姓監督官員不就行了!這麼簡單都想不到嗎?”
“每年吏部下派巡視組,去民間調查百姓的意見,再對比官員的作為,不就明朗了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總不會有民間聲名狼藉,政績上卻很斐然的存在,就算有那也是極微小的部分。”
“真沒做虧心事的官員,他自己會上折子給朕,到了朕這裡自然能分辨出來。”
傅永淳滿臉羞臊道:“陛下真乃天人也!如此簡便的方法都知曉!”
“就算每個省派一支巡視組,大明兩京十三省也隻需十五組,就能解決全部問題。”
崇禎輕笑道:“對嘛!巡視組安排錦衣衛、吏部、戶部郎中,地方官能全賄賂了嗎?”
傅永淳瞪大了雙眼,驚喜道:“陛下,此計甚妙呀!不僅能杜絕貪腐還能體察民情。”
崇禎指著傅永淳道:“你呀!少拍朕的馬屁,多想想如何讓官員貪腐才更實際。”
程國祥站起身拱手道:“陛下,這開荒出來的土地,是記錄進戶部魚鱗冊嗎?”
崇禎擺手道:“不,另外重造一份魚鱗冊,放入內帑之中標注為皇莊。”
“實際收的稅租算戶部的,至於是收銀子還是收糧食,那就是你戶部的事了。”
“朕倒是想看看,有哪個膽大之人,敢把手伸到朕的內帑來。”語畢,環視了眾臣一圈。
這裡也就程國祥很坦蕩,他是真沒有一分銀子多的,每天日子都過的緊巴巴的。
其餘人,多少都兼並了萬餘畝良田,現在也不想跟他們計較,待時機成熟看誰敢守著。
談到開荒,崇禎突然想起一件事,這都快過了三年啦!差點沒想起來。
崇禎看向程國祥詢問道:“程愛卿,是否記得馬光遠手下的士兵?”
程國祥回憶了半晌才道:“陛下,您說的那些解甲歸籍的俘虜?”
崇禎點頭道:“沒錯,正是他們!朕不是讓他們開荒屯田嗎?是否有向戶部繳糧稅?”
程國祥點頭道:“回陛下,就第一年未送糧來,往後每年都有一萬餘石。”
“而且,糧食都標注的皇莊佃租,數量每年都能對得上!”
崇禎點頭道:“那就好,那些俘虜都來自各省各縣,囚犯開荒出來的地也一並統計。”
“將那些土地合並造冊,做好後給朕送過來,好啦!今日議政暫且到此。”
眾臣起身施禮後,得到崇禎的允許,這才退出了東暖閣。
待眾人走後,崇禎轉頭吩咐道:“王伴伴,去宣李若璉過來。”
王承恩正要出去,崇禎阻止道:“雪天路滑,你派下麵的人去就行。”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