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攻防還在繼續,黃台吉看著傷亡的士兵,又開始劇烈咳嗽起來!
突然!感覺喉嚨一甜,黃台吉掏出手帕捂住嘴,深色的手帕上黏糊糊的。
黃台吉不動聲色的,將手帕放進袖袋之中,繼續增派了兩千人攻城。
攻城已持續一個時辰了,傷亡人數還在持續增加,明軍傷亡都有近千餘人了。
建奴是攻城方傷亡則更大,黃台吉也是在咬牙硬撐,他必須給大明營造高壓態勢。
否則,他這招圍魏救趙就成了笑話,這正是黃台吉萬萬不能接受的。
同時出動滿八旗中的四旗,打個虎頭蛇尾便狼狽撤退,回盛京後勢必要丟掉皇位。
當然,他也可以不顧一切的殺,將反對他的人全部砍了,畢竟八旗他一人獨占三旗。
還有濟爾哈朗的鑲藍旗,等於八旗他占有四旗,若單論武力肯定是不缺的。
主要是他的身體,出了較為嚴重的問題,他怕自己兒子無法掌控朝堂。
黃台吉鐵了心要效仿大明,立自己兒子為儲君,而不是像原來八大貝勒共同推舉製。
黃台吉再次派出八旗步兵,試圖突破城牆上明軍的防守,隻要撕開城頭一道口子。
黃台吉自信,拿下錦州則是必然,建奴此刻死傷已超兩千餘。
黃台吉不計代價繼續兵力,戰鬥一直打到午時三刻,雙方早已經疲憊不堪!
正藍旗打了兩個時辰,黃台吉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接著派出鑲藍旗繼續攻城。
濟爾哈朗看著八旗戰士,不斷從雲梯上掉下心都在滴血,這種莽夫式攻城是最不可取的。
濟爾哈朗正打算勸黃台吉,先讓士兵下來短暫休息會,午後再行進攻。
剛一抬步濟爾哈朗,敏銳的感覺到了一絲異常,這像是有大批騎兵在奔跑。
濟爾哈朗伏低身子,將耳朵貼近草地仔細傾聽,很快便感知道這震動源於鬆山。
而此時的黃台吉,正專注於錦州城頭的戰鬥,好似完全不知道有騎兵接近。
也許,是濟爾哈朗起身太著急,身形還未穩住一個前撲,好在濟爾哈朗一個滾翻。
才避免了摔個狗吃屎,連滾帶爬的朝黃台吉奔去,邊跑還邊大聲喊叫!
黃台吉扭頭看向濟爾哈朗,後者大喊道:“陛下,鬆山的明軍騎兵,正朝戰場而來!”
“陛下,快下旨組織騎兵迎戰,明軍騎兵朝咱們來啦!”
黃台吉這才驚覺,為何會把鬆山的明軍給忘了,這種戰略失誤無疑是致命的!
遠處的關寧鐵騎,戰馬的奔跑速度已然起來,僅十餘息便已經能看清明軍全貌!
黃台吉看著僅幾百步的明軍騎兵,匆忙下令道:“騎兵陣列,速速迎戰!動作快點!”
建奴騎兵陣型調整後,開始紛紛催動戰馬加速,而此時的祖大壽帶著關寧鐵騎。
已然衝到不足百步的距離,如此短的距離建奴戰馬的速度,已經很難達到極速狀態。
訓練有素的戰馬,啟動到全速最少需要六十米,而此時的關寧鐵騎還在全速衝刺。
雙方在距離黃台吉,僅六十餘步處便接戰在一起,黃台吉親衛護著其不斷後退。
祖大壽一馬當先躍入戰陣,長槍舞動間已有數人斃命,抬頭看到一抹黃色的甲胄。
在重兵護衛下倉皇撤退,祖大壽雖未看清是何人,大致猜測其身份不會低。
挑翻身邊之人,催動戰馬朝撤退之人追去,一路上不斷有小兵前來阻攔。
都不是祖大壽一合之敵,直到從側方衝來一個壯漢,身著黃底紅邊的布麵甲。
來人挺槍直取祖大壽戰馬,祖大壽被迫回槍格擋,雙方镔鐵長槍重重撞在一起。
這時候的騎兵對戰,並不會如三國那般通報姓名,為避免被小兵圍毆隻會默默廝殺。
雙方兵器碰撞間,招招都直取要害且勢大力沉,雙方親兵也在不斷朝對方進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建奴那壯漢抬手間,就能化解關寧鐵騎對他的進攻,祖大壽則會稍顯吃力。
主要還是吃了年齡的虧,對麵戰將頂天就三十許,而祖大壽此時都已六十有餘。
還能帶隊衝陣已是難得,何況兩人先前已對攻了十餘招,祖大壽瞟了一眼走遠的大魚。
大聲嗬道:“來將何許人也?以前為何不曾見過?”
那身著黃底紅邊的壯漢,不屑一笑哼道:“記好咯!你爺爺我瓜爾佳?鼇拜!”
“到了陰曹地府,好知道是誰送你下去的!”說罷,抬手捅穿一名關寧鐵騎。
抽出長槍轉動槍杆,槍纓轉動間將槍頭沾的血甩開,縱馬挺槍直取祖大壽麵門。
雙方戰度戰至一處,又打了十餘招祖大壽逐漸力竭,蕩開鼇拜長槍調轉馬頭撤了。
年輕人不講武德,三十多打我這六十多的老頭子,招招以命相搏誰跟你玩?
親衛迅速頂上為自家將軍斷後,五把長槍帶著破風聲幾乎同時,直奔鼇拜和他座下戰馬。
祖大壽此次僅帶了三千騎支援,主要目的不是殲滅而是騷擾,錦州城正在攻城的建奴。
看到大纛往後退去,而他們又未收到撤退信號,這讓他們突然就迷茫了!
搞什麼?大纛退走不發撤退信號,就把咱們丟這裡不管了?
建奴攻城步兵見後方戰起,紛紛無心戀戰開始撤退,主要是怕被明軍給包了餃子。
他們跟大纛撤退,至少不會被追責臨陣退縮,退回去先支援後方戰場也沒錯。
在各梅勒章京的統領下,急速撤退越過了護城河,往後方戰場馳援而去!
關寧鐵騎進場,洪承疇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但攻城的士兵不退走的話。
是不能擅自打開城門的,待建奴士兵退過護城河後,洪承疇下令道:“傳本督軍令!”
“賀人龍率本部騎兵,即刻支援城下關寧鐵騎,銜尾追殺建奴攻城步兵!”
錦州城中的兩千明軍騎兵,早已在甕城的千斤閘後等待,隨著閘門緩緩升起來。
還滯留在甕城的遼東漢民,紛紛站起身朝千斤閘後看去,他們現在內心很是慌亂!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