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言: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陛下言天下事,當使天下人共知之,共議、共監之。”
“此非誹謗朝政之器,實為溝通上下宣達聖意,澄清寰宇之橋!百姓伸冤亦可用之!”
這已不僅是一篇報道,更是一份宣言。它是向舊勢力正式,發起宣戰的宣言。
一個由朝廷主導的、全新輿論時代正式來臨,天下並非是當官的一言堂。
報紙一出頃刻售罄,茶樓酒肆街頭巷尾,人人爭相傳閱。
百姓們對此,皆是拍手稱快,大讚崇禎為萬世明君。士紳則噤若寒蟬,學子深受震動。
其餘兩京一十三省,各省報紙雖晚些,但也要求全部傳達,隻在大事時會全國統一。
平日裡,各種小事則由當地惠民局,自行發布每日時訊,京師並不乾涉。
惠民局在商業部推動下,鋪張的速度越來越快,半年多的時間已深入湖廣、江西等。
如今,僅有閩粵、雲南等地,尚未完全覆蓋到,可能還需半年左右的時間。
次日,京師百姓打算早起買報,未曾料到,又吃到了一個天大的瓜。
內閣輔政五大臣,首輔楊嗣昌、次輔程國祥、群輔林欲楫、傅永淳、劉遵憲。
將自家存銀、田產、宅邸等,全部在京報中,進行了全民公示,並接受朝廷監督。
這一招,也是崇禎與內閣五人,共同商議後的結果,為此崇禎還許了些許利益。
從內帑給付每人,一千兩白銀可不公示,算作幾人私房錢,他們想如何用都行。
其實,這五人就算有貪腐,那數量也並無太多,一介內閣輔政大臣。
資產全民公未,最高存銀者楊嗣昌,存銀不足五萬兩,田產更是一畝沒有。
就這五萬兩白銀,還有多筆是有出處的,崇禎年節賞賜等,就占了大頭去了。
財產最少的是程國祥,存銀五百餘兩,宅邸是皇帝賜給內閣大臣,臨時居住的宅子。
就這九百餘兩存銀,還是崇禎自提出,高薪養廉後首次,發放的半年餉銀。
可以說,程國祥是真的一分沒貪,幸好發了半年俸祿,不然煮飯柴薪都燒不起了。
另外三人,多少皆有兩三萬兩,百姓對此表示理解,一介輔政大臣這點銀子都沒有。
那如何對得起,彆人寒窗苦讀十餘年,又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
崇禎玩的這招釜底抽薪,把朝中文武百官及勳貴,直接打了個措手不及。
兼領京營的張之極,在府中也是怒火中燒,家族幾百年打拚存銀,這要如何公示?
寫宅子十餘處,良田數千頃?存銀更是有幾十萬之巨?這要是敢公示出去。
明日他英國公張府,就得被京師憤怒的百姓,把府邸都給拆咯!
陛下這招屬實是狠辣過頭了,張之極感覺這樣不行,得去找崇禎主動商量看看。
彆等查到頭上來了,再被查出來之時,那就更被動了!
張之極對侍女道:“為本公更衣,老夫要進宮麵聖!去個人,給本公遞個牌子……”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