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手持那方色澤明顯有異的“玉璽”,步履沉穩地走向宮城。李元芳按刀緊隨其後,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四周。此刻,無論是宮中偶遇的官員還是內侍,投向狄仁傑的目光都頗為複雜——驚疑、揣測,甚至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畏懼。
玉璽有假,此事一旦坐實,便是欺君大罪,更將徹底顛覆此前對謀逆集團的所有推斷。狄仁傑深知,此刻他手中握著的,已不僅是一方假玉璽,更是打破僵局、直刺陰謀核心的利刃。
紫宸殿內,氣氛比往日更為凝重。武則天高坐禦榻,麵沉似水。聽聞狄仁傑求見,她已預感到必有驚天變故。侍立一側的上官婉兒低眉順目,然而在狄仁傑進殿的刹那,她飛快地抬眼看了一下,與狄仁傑的目光有一瞬的交彙,那眼中含義複雜。
“臣狄仁傑,叩見陛下。”狄仁傑行禮如儀。
“狄卿此時入宮,可是那玉璽一案有了眉目?”武則天開門見山,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
“回陛下,”狄仁傑雙手將那隻錦盒呈上,“臣於勘察玉璽來曆時,發現重大疑點。經臣反複核對典籍、比對印痕,並請掌璽老臣暗中辨認,恐駭聖聽——目前置於長生殿內的那方傳國玉璽,恐是……贗品!”
“贗品?!”武則天鳳目陡然睜開,精光暴射,整個大殿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她身體微微前傾,盯著狄仁傑,“狄仁傑,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
“臣深知此事千係重大,不敢妄言。”狄仁傑語氣沉靜,打開錦盒,取出那方色澤有異的玉璽,“陛下請看,此玉璽雖形製極似,然玉質、雕工、特彆是這‘承天受命’之‘受’字篆文拐角處的細微崩缺,與內府存檔的真品印譜均有出入。真正的傳國玉璽,據載應更顯溫潤,且那處崩缺形態與此略有差異。此物,乃是高手仿造!”
內侍將玉璽接過,呈至禦前。武則天仔細審視,臉色越來越陰沉。她雖非鑒定專家,但作為帝王,對代表皇權的玉璽自有超乎常人的感應。
“以此假璽替換真璽,放入長生殿……”武則天緩緩重複,眼中風暴凝聚,“好一招偷梁換柱,李代桃僵!其用意……其用意絕非簡單的示威!”
“陛下明鑒!”狄仁傑順勢接口,“臣亦作此想。若幕後之人僅為了示威,放置一方足以亂真的贗品,與放置真品效果無異,且風險更小。但他們甘冒奇險,行此替換之舉,唯一合理的解釋便是——他們需要那方真正的傳國玉璽,另作至關緊要的用途!”
這個推斷,如同驚雷,震得殿內眾人心神搖曳。真正的傳國玉璽,被謀逆集團拿去了?他們要用來做什麼?仿造聖旨?號令藩鎮?抑或是……為他們即將擁立的新君準備?
所有的線索,在這一刻似乎被這根“假璽”之線猛地串聯起來——太液池底的秘道,是為了方便在宮禁內行動;黃金麵具人“金鱗先生”及其所屬的、以故太子李賢為精神象征的勢力,擁有足夠的動機和能力策劃這一切;而替換玉璽,則是他們圖謀大事的關鍵一步!
“十日之期!”武則天猛地想起狄仁傑之前的奏報,聲音冰寒刺骨,“狄卿,你之前所言十日之限,如今已過兩日!朕不管他用真玉璽要做什麼,朕要你,在他們陰謀發動之前,給朕揪出這群魑魅魍魎,追回玉璽!”
“臣,萬死不辭!”狄仁傑重重叩首,“然,陛下,敵暗我明,其勢已成,若欲速破此案,或需……行非常之法,甚至……打草驚蛇!”
武則天目光銳利地盯著狄仁傑:“卿有何策?”
“臣請陛下,允臣借此‘假璽’之事,在朝堂之上,稍作文章。”狄仁傑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彼輩既行此險招,必然密切關注朝堂動向。若陛下對此事表現出非同尋常的震怒,責令嚴查,甚至……有意調動某些關鍵位置的將領或官員,彼輩做賊心虛,定然恐慌。一旦恐慌,必有異動。隻要他們動起來,便會露出破綻!”
這是要主動將“假璽”之事在一定範圍內挑明,作為誘餌,引蛇出洞!
武則天沉吟片刻,她深知此計的風險,可能迫使對手狗急跳牆,但也可能是打破目前僵局的唯一辦法。她看了一眼身旁的上官婉兒,婉兒依舊低垂著眼瞼。
“準!”武則天終於吐出一個字,帶著決絕的殺伐之氣,“狄仁傑,朕予你全權,依計行事!朝堂之上,朕會配合於你。”
“謝陛下!”狄仁傑再拜,目光不經意間再次掃過上官婉兒。他此舉,既是為了破案,也未嘗不是對這位才人的又一次試探。
退出紫宸殿,李元芳低聲道:“大人,此計是否過於行險?若對方按兵不動……”
“他們按捺不住的,元芳。”狄仁傑望向宮城外層層疊疊的殿宇樓閣,“玉璽是他們計劃的核心一環,真假之事一旦有被徹查的風險,就如同掐住了他們的咽喉。他們必須有所行動,要麼轉移真璽,要麼加速計劃,要麼……清除可能暴露的隱患。而我們,隻需要盯緊那幾個關鍵的點——莒州郡王、那位年老的內侍監,還有……宮裡宮外所有可能與‘金鱗先生’有牽連的人和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日下午,一場由武則天親自主持、僅有少數核心重臣參與的緊急朝會,在一種極其壓抑的氣氛中召開。會上,武則天雷霆震怒,嚴詞斥責有人以贗品玉璽混淆視聽,雖未明言真璽已失,但那“追查到底”、“絕不姑息”的旨意,已讓知情者心驚肉跳。狄仁傑受命總攬稽查之權,其權限之大,令人生畏。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飛向神都的各個角落。
狄仁傑預料得沒錯,蛇,被驚動了。
是夜,負責監控莒州郡王府的內衛發現,武懷運最信任的一名管家,深夜悄然從後門離開,乘坐一輛沒有任何標識的馬車,七拐八繞,最終竟然駛入了皇城西北角,靠近掖庭宮的一處不起眼的宦官聚居坊!而幾乎在同一時間,監控那位年老內侍監的內衛回報,目標人物在入夜後,曾短暫離開居所,在凝碧池附近徘徊片刻,似在與什麼人低語,但因距離過遠,無法聽清。
莒州郡王府與宮內舊宦,在這敏感時刻的隱秘接觸,無疑印證了狄仁傑之前的某種猜測。
然而,更大的風暴,還在醞釀。
次日清晨,天尚未大亮,一匹快馬瘋狂地衝入洛陽城,馬上騎士背插三根紅色翎羽,那是邊關八百裡加急的標誌!
急報直入宮闈——契丹、奚族聯軍,突然大舉南下,突破邊防,兵鋒直指幽州!邊關告急!
與此同時,神都城內,開始流傳起一個詭異的謠言:“真龍潛淵,玉璽蒙塵。金鱗耀日,唐室再興!”
軍事上的異動與市井間的流言,在此刻交織在一起。
狄仁傑站在府邸院中,聽著李元芳彙報這兩條幾乎同時傳來的消息,仰頭望向烏雲密布的天空。
“邊關戰火,城內謠言……他們終於要動手了。”李元芳聲音沉重。
狄仁傑緩緩閉上眼,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氣。假璽為引,真璽何在?邊關烽煙,是巧合還是陰謀的一部分?“金鱗耀日”,指的便是那位“金鱗先生”嗎?他們要如何在這樣的局麵下,“再興唐室”?
所有的謎題,似乎都到了即將揭曉的邊緣。然而,這最終的答案,卻伴隨著前所未有的殺機與國運的危機。
“元芳,”狄仁傑睜開眼,目光已然恢複了慣有的冷靜與銳利,“讓我們去會一會那位莒州郡王殿下吧。是時候,讓他做出選擇了。”
風暴已至,神都洛陽,迎來了決定命運的時刻。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