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口倉的值房內,油燈搖曳。那名更夫是個年過半百、麵容樸實的漢子,此刻在內衛大佬麵前,顯得局促不安。
“小人……小人張五,叩見大人。”更夫聲音發顫。
狄仁傑和顏悅色道:“張五,不必驚慌。你將昨夜所見,再細細說與本閣聽,任何細節都不要遺漏。”
張五定了定神,回憶道:“回大人,昨夜輪到小人在倉區西側打更,約莫子時三刻,正好走到離甲字庫院牆不遠的那條巷子。當時天色很暗,四下無人,小人剛敲完更梆,一抬頭,就瞥見甲字庫那邊……靠牆的屋頂上空,好像有一團藍汪汪的光,閃了一下,也就喘口氣的工夫,就沒了。”
“藍光?具體是何形狀?大小如何?”狄仁傑追問。
“形狀……說不清,好像是一團,又好像有點散開,不大,也就……也就比臉盆大點?顏色很怪,不像燈火,也不像閃電,就是那種……幽藍幽藍的,看著讓人心裡頭發毛。”張五努力比劃著。
“當時可曾聽到什麼異響?或者聞到什麼特殊氣味?”
“聲響……好像沒有。氣味嘛……”張五皺起眉頭,努力回想,“被大人您這一問,小人好像……好像當時是聞到一點點很淡的冷香,有點像……像雪後的梅花,但又不太一樣,更清冽些。小人當時以為是誰家熏香飄過來了,沒太在意。”
冷香!與狄仁傑在箱籠內嗅到的那絲異樣香氣,以及如燕查到的“龍涎冰片”特征吻合!
狄仁傑心中一動,麵上不動聲色:“你可看清,那藍光具體是從庫房屋頂的哪個位置發出的?”
張五指著倉區地圖上甲字叁號庫的方位:“大概……大概就是庫房靠西北角的那一片屋頂。”
狄仁傑目光微凝,那裡正是存放博山爐箱籠的大致上方。
賞了張五一些銀錢,叮囑他切勿外傳後,狄仁傑讓人將其送走。他立刻帶著李元芳等人,親自登上甲字叁號庫的屋頂。
秋夜風寒,屋頂瓦片冰涼。眾人提著燈籠,在張五所指的西北角區域細細勘查。瓦片整齊,苔蘚斑駁,並無明顯踩踏或破損痕跡。
“大人,看來賊人並未從屋頂直接進入。”李元芳低聲道。
狄仁傑未答,他蹲下身,手指拂過幾片屋瓦的接縫處。在那裡,他借助燈籠的光,看到了一些比在箱籠內發現的更為明顯的、帶著細微湛藍反光的粉末顆粒,零星散布著。
“元芳,你看。”狄仁傑用鑷子小心地將這些顆粒收集到另一個淨瓶中,“這與箱籠內發現的微末同源。藍色光暈,或許就與這東西有關。”
他站起身,望向漆黑一片的倉區,心中疑雲翻滾。賊人並非從屋頂破入,卻在此處留下痕跡和引發光暈的物質,這更加印證了他之前的猜測——貢品的消失,依靠的絕非尋常盜術,而是某種匪夷所思的機關或手法。
回到內衛府,已是後半夜。狄仁傑毫無睡意,將收集到的藍色微末與箱籠內刮取的樣本並排放在燈下仔細觀察,又取來那三枚寒鐵薄片對比。
“材質迥異,卻同時出現在現場……”他喃喃自語,“玄機閣……墨姓友人……龍涎冰片……藍色光暈……璿璣圖譜……”
這些線索如同亂麻,纏繞在他心頭。
天色微明時,李元芳帶回了一個關鍵消息。
“大人,查到了!趙琰大師失蹤前拜訪的那位‘墨’姓友人,名為墨衡!此人並非普通匠人,據一些老工匠隱約傳言,他極可能便是昔日‘玄機閣’的遺脈傳人,精擅機關數術,但深居簡出,行蹤成謎。屬下費儘周折,才查到他在城南永泰坊有一處隱秘的居所,但等我們趕到時,已是人去樓空,屋內有明顯打鬥和匆忙收拾的痕跡!”
“墨衡……玄機閣遺脈……”狄仁傑眼中精光大盛,“果然牽扯到了!趙琰找他,很可能就是為了博山爐內隱藏的璿璣圖譜之秘!而如今墨衡也失蹤,屋內還有打鬥痕跡……”
他猛地站起身:“兩種可能。要麼,墨衡與趙琰一樣,因知曉秘密而被那夥賊人擄走或滅口;要麼……他就是賊人之一,或因分贓不均,或因其他緣由,如今也已卷入危險之中。”
“大人,我們是否立刻全城搜捕墨衡?”李元芳問道。
狄仁傑沉吟片刻,搖了搖頭:“不可打草驚蛇。對方手段詭秘,勢力不明,貿然大規模搜捕,恐令其徹底隱匿,或狗急跳牆。當務之急,是弄清他們的目的,以及那博山爐的真正用途。”
他看向李元芳,決斷道:“元芳,你挑選幾名精乾可靠的內衛,便裝暗中查訪永泰坊及周邊,尋找目擊者,弄清楚墨衡失蹤的具體時間,以及當時有何可疑人物出現。同時,讓如燕動用所有江湖關係,全力追查‘玄機閣’、‘龍涎冰片’以及這種藍色微末的來曆!”
“是!”李元芳領命,立刻轉身安排。
狄仁傑走到窗邊,晨曦微露,映照著神都的萬千屋宇。一尊貢品香爐的失蹤,竟牽扯出沉寂數十年的神秘門派,以及如此詭譎難測的手段。他隱隱感覺到,這背後隱藏的,或許是一個足以驚動朝野的大秘密。
而此刻,在那座空蕩蕩的庫房裡,那尊“消失”的鎏金飛龍博山爐,或許正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靜靜地吐露著它隱藏的玄機。找到它,不僅是破案的關鍵,更是揭開這一切迷霧的核心。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