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率人鑽入那狹窄石縫,前行不過數十步,便覺眼前稍闊,卻是一條更為幽深的地下裂隙,寒氣逼人,那詭異的冷香在此處更為濃鬱。他們沿著裂隙追出裡許,前方出現數個岔道,錯綜複雜,猶如迷宮。在每個岔道口,他們都發現了匆忙間留下的模糊腳印和幾滴已然凝固、顏色發暗的血跡——顯然有灰衣人在方才的混戰中受了傷。
“分頭追!以響箭為號,遇敵不可戀戰,查明去向即可!”李元芳當機立斷,將人手分成三組,各自擇一路追索。
然而,這地下裂隙網絡遠超想象,縱橫交錯,深不見底。李元芳一組追至一處地下暗河邊,足跡與血跡至此戛然而止,對方很可能借助水路遁走。另外兩組也先後回報,他們所追的路徑或通向死路,或出口位於北邙山另一側的荒僻之處,早已人去樓空。
賊人再次憑借對地形的熟悉和可能的預先布置,成功脫身。
雖未擒獲賊人,但此次北邙山之行,收獲亦不為小。內衛們仔細搜查了那處洞穴,除了生活痕跡,還在一處石縫中找到了一小撮未被帶走的、閃爍著湛藍微光的粉末,與之前在屋頂發現的彆無二致。更重要的是,在耳缺男子擲出煙霧彈的地方,李元芳發現了一小塊未曾完全燃儘、材質特殊的引信殘片,以及一枚深深嵌入石壁、未來得及取回的完整黑色柳葉薄片。
當李元芳帶著這些新發現的證物,以及那未能擒獲賊人的遺憾返回內衛府時,狄仁傑與如燕正在聽取曾泰從刑部舊檔中梳理出的信息。
“閣老,”曾泰指著幾卷泛黃的卷宗,“下官查閱了自太宗朝以來的大量密檔,關於‘玄機閣’的記載確實極少,且多語焉不詳。但綜合零星信息來看,此門派的創始者,據傳與前隋皇室關係匪淺,精擅機巧格物,尤重星象、地脈之學。太宗朝初期,曾有意征召其入朝效力,卻遭婉拒,此後便漸趨沉寂。有野史筆記提及,其最後一代閣主,似乎因卷入一樁與‘傳國玉璽’相關的秘聞而遭猜忌,最終舉派隱匿,不知所蹤。”
“傳國玉璽?”狄仁傑眉峰一挑。這可是牽扯到皇權正統的敏感之物。
“隻是野史傳聞,不足為憑。”曾泰補充道,“但由此可見,‘玄機閣’所掌握的技藝,曆來為當權者所忌又所欲得。他們選擇隱匿,或許正是為了避禍。”
這時,李元芳將北邙山的發現一一呈上,尤其詳細描述了那尊被黑布覆蓋、疑似博山爐的器物,以及賊人利用煙霧和密道脫身的經過。
狄仁傑仔細查看了那枚完整的柳葉薄片和引信殘片,又撚起那撮藍色粉末,沉聲道:“元芳此行,雖未竟全功,卻至關重要。首先,確認了賊人巢穴曾位於北邙山,且與博山爐高度相關的器物確實在他們手中。其次,證明了這夥賊人訓練有素,精通機關、匿蹤之術,且對北邙山地形了如指掌,絕非尋常毛賊。其三,這枚完整的薄片和引信殘片,或許能讓我們對其技藝來源有更深的了解。”
他拿起那引信殘片,其材質非紙非布,堅韌異常,燃燒後留下的氣味也與尋常火藥引信不同,帶著一股硫磺與某種未知礦物的混合氣息。
“閻大匠,”狄仁傑看向一旁的閻立德,“您看此物,與那‘芥子納須彌’的記載,或玄機閣的技藝,可有關聯?”
閻立德接過殘片,仔細嗅聞、觀察,又用指尖碾碎一點,沉吟道:“閣老,此引信材質奇特,燃燒迅猛而煙霧濃密,確非民間常見之物。玄機閣既精擅機關,於火器一道有所涉獵也在情理之中。至於關聯……下官還需回去對照古籍,細細參詳。”
如燕此時開口道:“叔父,我這邊也有些進展。根據元芳帶回來的、關於那耳缺男子的更確切描述,我托江湖朋友幾經輾轉,終於查到一點眉目。此人綽號‘缺耳狼’,原名不詳,早年曾是活躍於河西一帶的獨行大盜,心狠手辣,尤精於機關消息與潛行暗殺之術。但大約五年前,此人突然銷聲匿跡,江湖皆以為其已死。沒想到,竟在此案中重現。”
“銷聲匿跡五年,重現後便為這夥身份不明的賊人效力……”狄仁傑若有所思,“看來,這夥賊人網羅了不少此類身懷絕技卻又隱匿多年的亡命之徒。其圖謀必然不小。”
他將所有線索在腦中飛速過了一遍:目標明確的機關巧物盜竊、疑似掌握失傳機關術的玄機閣遺脈、重現江湖的積年悍匪、可能涉及前朝秘辛的背景、以及那匪夷所思的“芥子納須彌”之術……
“諸位,”狄仁傑目光掃過在場眾人,聲音沉凝,“案情已漸清晰。我們所麵對的,是一個組織嚴密、目標明確、且掌握著某種驚人技術的團夥。他們盜竊博山爐,絕非為了其本身的價值,而是為了爐中可能隱藏的、關乎‘璿璣圖譜’與‘芥子納須彌’的秘密。這個秘密,或許與勘測地脈、定位尋蹤,乃至……更深遠的作用有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部署:“元芳,加派得力人手,以北邙山斷腸穀為中心,擴大搜索範圍,尤其是暗河下遊及各個出口通往的區域,尋找賊人可能轉移的新據點。同時,根據‘缺耳狼’的相貌特征,在神都及周邊黑市、暗樁發布暗花,懸賞其蹤跡。”
“是!”
“如燕,你繼續深挖‘缺耳狼’以及可能與他一同消失又重現的江湖人物的關係網,看看能否找到這夥賊人招募人手的渠道和規律。”
“明白。”
“曾泰,你再細細篩查刑部舊檔,重點是太宗朝初期,與玄機閣可能產生交集的事件,以及所有與‘傳國玉璽’相關的、哪怕最微小的記載。”
“下官遵命。”
“閻大匠,這引信殘片和完整的薄片,就勞煩您與那藍色微末一同深入研究,務必找出它們的成分和可能的使用方式。”
“定不負閣老所托!”
眾人領命而去,書房內重歸狄仁傑一人。他走到窗前,夜色中的神都燈火闌珊,一片太平景象。然而,他知道,在這片繁華之下,一股危險的暗流正在湧動。那尊消失的鎏金飛龍博山爐,就像一把鑰匙,一旦被徹底掌握,開啟的或許是任何人都無法預料的風暴。
他必須更快,必須在賊人完全破解爐中秘密,或將那駭人聽聞的機關術用於更大圖謀之前,阻止他們。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