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銅圓筒內的絹帛,如同一塊燒紅的烙鐵,燙灼著密室中三人的心神。“萬象神宮”四個朱砂小字,其蘊含的份量,足以在朝野掀起滔天巨浪。
狄仁傑緩緩將絹帛重新卷好,小心翼翼地放回圓筒,旋緊機關。他的動作沉穩依舊,但眉宇間凝聚的沉重,如化不開的濃墨。
“此事,關乎國本,非同小可。”他聲音低沉,在寂靜的密室內回蕩,“圖紙所示,若為真,則‘青鸞’所圖,乃是撼動朝綱之舉。”
李元芳拳頭緊握,骨節發白,眼中殺機凜冽:“大人,末將請命,立刻暗中控製萬象神宮內外,詳加排查,絕不能讓賊人陰謀得逞!”
狄仁傑卻擺了擺手:“不可。萬象神宮乃陛下理政要地,守衛本就森嚴,且牽涉眾多。若無確鑿證據,僅憑一張來曆不明的圖紙便大動乾戈,非但打草驚蛇,更易引起朝局動蕩,授人以柄。”
他踱步至窗前,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繼續分析:“賊人既有此圖,必然經過長期謀劃,其在宮內的滲透,恐怕比我們想象的更深。貿然行動,未必能找出機關,反而可能逼他們鋌而走險,提前發動。”
“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如燕蹙眉問道,她也意識到了其中的棘手。
狄仁傑轉過身,目光重新變得冷靜而銳利:“雙管齊下,明暗結合。”
“第一,元芳,你那邊內部肅清不能停,反而要加快。那兩名嫌疑最大的官吏,要嚴密監控,但暫時不動,看看能否通過他們,釣出更深層的內線,甚至找到與‘青鸞’直接聯係的證據。同時,挑選一批絕對忠誠、身手敏捷且精通機關的好手,由你親自掌握,隨時待命。”
“末將明白!”李元芳肅然領命。
“第二,”狄仁傑看向如燕,“這黃銅圓筒和圖紙,是墨衡留下的關鍵之物。他失蹤前將此物藏於巧工閣,必然有其深意。你繼續追查墨衡的下落,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我總感覺,他的失蹤,並非簡單被滅口那般簡單。或許,他留下了更多的線索,或者……他本身,就是解開‘青鸞’之謎的另一把鑰匙。”
“是,叔父。我會擴大搜尋範圍,重點查訪墨衡可能接觸過的所有三教九流之人,以及近期神都內外有無不明身份的屍體發現。”如燕點頭。
“第三,”狄仁傑沉吟道,“萬象神宮那邊,不能毫無防備,但需極其隱秘。我會以加強宮內防火、檢修老舊梁柱為由,調派一批信得過的將作監工匠入宮,由閻立德大匠暗中主持,借機對宮殿結構進行一番‘例行檢查’。閻大匠精通此道,或有希望能發現圖紙上機關設置的蛛絲馬跡,至少,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這是一個極為謹慎且需要高超技巧的計劃,既要防範於未然,又不能引起對手和宮內的警覺。
“狄春,”狄仁傑喚過老管家,“你持我名帖,秘密去見閻大匠,將此事利害關係說明,請他務必相助。記住,除他之外,不得向任何將作監人員透露實情。”
“老奴明白,這就去辦。”狄春深知事關重大,連忙應下。
安排妥當,狄仁傑才稍稍鬆了口氣,但心頭的巨石並未落下。他再次拿起那黃銅圓筒,摩挲著冰涼的筒身。墨衡……你究竟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是迷途知返,留下警告?還是另有所圖?
“元芳,如燕,”狄仁傑看向兩位最得力的助手,“‘青鸞’組織勢力龐大,手段狠辣,且隱藏極深。此番較量,敵暗我明,步步凶險。你二人行事,務必萬分小心,任何風吹草動,皆不可輕忽。”
“大人叔父)放心!”兩人齊聲應道,眼神堅定。
密議之後,眾人各自散去,按照狄仁傑的部署悄然行動。內衛府這台龐大的機器,在狄仁傑的精準操控下,開始以兩種不同的節奏運轉:表麵上,因周允之死而引起的內部整頓仍在繼續,波瀾不驚;暗地裡,針對“青鸞”和萬象神宮陰謀的調查,如同無聲的暗流,急速湧動。
李元芳加強了對那兩名嫌疑官吏的監控,甚至動用了內衛中擅長潛伏追蹤的好手,記錄他們的一舉一動,接觸的每一個人。而如燕則調動了更廣泛的江湖眼線,搜尋墨衡的蹤跡,神都的市井街巷,乃至周邊州縣,都納入了探查範圍。
閻立德在接到狄春的密報後,雖震驚不已,但深知責無旁貸,立刻以年久失修需加固為由,擬定了一份詳細的“檢修”計劃,呈報將作監及宮內主管。由於理由充分,且閻立德素有聲望,計劃很快被批準。一支由他親自挑選的、背景清白可靠的工匠隊伍,開始陸續進入萬象神宮,對外宣稱進行常規維護,實則暗中對照圖紙,排查任何可能隱藏機關的疑點。
日子一天天過去,神都表麵依舊繁華喧囂,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但狄仁傑卻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張無形的網正在緩緩收緊,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山雨欲來前的壓抑。
這日午後,如燕匆匆返回內衛府,帶來一個消息。
“叔父,有眉目了。我們在洛陽縣境外的一處荒廢義莊,發現一具無名男屍,死亡時間約在月前,屍體已高度腐爛,難以辨認。但根據其隨身物品中一枚刻有奇異紋路的玉玨,以及殘存衣物布料推斷,極有可能……就是失蹤的墨衡!”
狄仁傑眼中精光一閃:“立刻備轎,去義莊!元芳,你也一同前去!”
墨衡是死是活,終於要見分曉。而他的死,或許正是揭開“青鸞”麵紗的關鍵所在。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