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元日大朝。神都洛陽卻無往年的喜慶,含嘉倉的餘燼尚未冷卻,八處糧倉同時起火的消息更讓朝野震動。
紫微宮內,武則天端坐龍椅,麵色陰沉。丹陛下,百官垂首,無人敢言。
“八處糧倉,百萬石存糧,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女皇的聲音冷若冰霜,“諸位愛卿,可有話說?”
殿內死寂。狄仁傑出列躬身:“陛下,臣請旨徹查此案。”
就在這時,太子李顯突然開口:“母皇,兒臣以為當務之急是開倉放糧,穩定民心。”
他的聲音平靜得出奇,與往日懦弱判若兩人。狄仁傑注意到,太子說話時手指無意識地撚著腰間玉佩——那玉佩的絲繩,竟是罕見的金色。
武則天深深看了太子一眼:“顯兒近來倒是長進了。”
退朝後,狄仁傑刻意緩行,與太子在廊下相遇。
“殿下今日在朝堂上的建言,甚為妥當。”狄仁傑狀似隨意地說道。
李顯微微一笑:“狄公過獎。本宮近日讀了些聖賢書,深感為君者當以民為本。”
他的目光掠過狄仁傑,投向遠方的含嘉倉廢墟:“隻是不知,這縱火之人是何居心?”
狄仁傑心中微動:“殿下以為呢?”
“或許是有人要動搖國本吧。”李顯淡淡一句,便拱手告辭。
望著太子遠去的背影,狄仁傑眉頭深鎖。這位向來優柔寡斷的太子,今日的言行太過反常。
狄府書房內,李元芳帶回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大人,查清了!那金色絲繩是用特製的金線編織,與金銅上的鍍金出自同一工藝!”
如燕補充道:“更蹊蹺的是,太子近日常召一個叫明慧的僧人入宮講經。這明慧...曾在袁客師門下學過星象。”
狄仁傑執棋的手停在半空:“太子與北鬥會殘黨有牽連?”
“未必是殘黨。”李元芳壓低聲音,“卑職查到,明慧與將作監那幾個失蹤的鍍金工匠曾是同鄉。”
狄仁傑緩緩落子:“看來,有人要在北鬥會的廢墟上,扶立新主。”
他起身走到神都沙盤前,將代表太子的玉符放在東宮位置:“若太子真是那個‘新主’...”
如燕急道:“可太子向來懦弱,怎會突然有此野心?”
“懦弱之人一旦得勢,往往比梟雄更危險。”狄仁傑目光深邃,“因為他身後,必有操縱之人。”
這時,張環匆匆來報:“大人,明慧禪師圓寂了!”
薦福寺禪房內,明慧的屍身端坐蒲團,麵色安詳如生。但狄仁傑一眼就看出蹊蹺——僧袍袖口處,隱約透出金色絲線的光澤。
“是七星散。”楊方查驗後確認,“但劑量控製得極好,像是...自願服毒。”
狄仁傑在禪房中發現了一卷未抄完的《金剛經》。最後一頁的空白處,用極淡的墨跡寫著一行小字:“金銅為引,真龍當歸”。
“真龍...”狄仁傑沉吟道,“這是在暗示太子?”
李元芳在佛像底座發現一道暗格,裡麵藏著一枚金銅和半頁殘信。信上隻有寥寥數語:“舊星已墜,新主當立。東宮有變,早作準備。”
如燕倒吸一口涼氣:“他們真的要擁立太子!”
狄仁傑卻搖頭:“若真要擁立太子,何必縱火燒倉?這分明是要嫁禍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