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板上已經畫上了燕京國安常用的陣型圖。
“下一場,做客工體。”
赫偉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
“這場球意味著什麼,不用我多說了,大家心裡清楚的很。”
“國安的主場,不好打。他們的逼搶很凶,開場階段肯定會給我們極大的壓力。”
他看向林昊。
“林昊,你對國安有什麼看法?”
這已經不是試探,而是直接的詢問。
林昊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手裡拿著昨晚連夜整理好的平板。
“赫指導,各位教練,我分析了國安最近幾場比賽的數據,有幾個初步想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將平板連接到投影儀,屏幕上立刻出現了清晰的戰術圖和數據分析。
“首先,是應對他們的高位逼搶。”
“國安在前場的壓迫投入兵力很多,尤其是開場階段。我們不能在後場過多糾纏,需要更快速、更簡練地把球打到前場。”
“我建議,增加費萊尼回撤接應的頻率,利用他的頭球優勢作為第一過渡點,直接找兩個邊路的速度,比如劉彬彬或者費南多,打他們的邊後衛身後。”
屏幕上,一條條紅藍箭頭清晰地演示著球的傳遞路線和球員跑位。
“其次,是限製他們的核心球員。”
“德索薩是他們的防守關鍵,但他轉身慢。我們可以讓莫伊塞斯更多地在他身側活動,利用靈活性和腳下技術製造機會,或者吸引他離開防守位置,為李源一的前插創造空間。”
“邊路,王剛助攻幅度很大,他上去後留下的空檔,是孫國文可以利用的區域。但同時,我們也需要他及時回防,以限製王剛的傳中。”
“最後,是定位球。”
林昊調出另一張圖。
“國安在角球和前場任意球進攻中,對前點的保護相對薄弱。我們可以針對性地布置一些搶前點的戰術。”
他的語速不快,條理清晰,每一個建議都建立在數據分析和對對手特點的精準把握上。
戰術室裡很安靜,隻有林昊的聲音在回蕩。
赫偉一直默默聽著,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麵。
其他幾位助理教練也在認真看著屏幕,時而點頭,時而露出思索的神情。
林昊講完後,退回到座位。
赫偉沉默了幾秒,然後看向他。
“直接長傳找費萊尼,打後衛身後?”
“這個思路,會不會太簡單?容易被對方預判。”赫偉提出了疑問,這是老派教練的經驗之談。
“赫指導,這不是簡單的長傳衝吊。”
林昊解釋道。
“關鍵在於出球的時機和精準度,以及邊路球員的啟動速度。”
“目的是快速通過他們的第一道逼搶線,而不是盲目起高球。”
“在中場和他們過多糾纏,反而容易被他們就地搶斷打斷球反擊。”
“他們的防守反擊速度很快,一旦我們中場失控,直接被打穿的可能性很高。”
赫偉微微點頭,表示理解與認同。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筆,在國安的陣型圖上圈出了幾個關鍵位置。
“國安的兩個邊後衛,防守能力其實一般。尤其是左後衛,王剛年紀大了,速度和轉身都慢了。”
“我們可以嘗試從這個點打開缺口。”
他看向助理教練們。
“我們需要製定一套針對邊後衛的個人戰術,重點是速度衝擊和結合傳中。”
“明白,赫指導。”
“定位球戰術,也需要再細化一下。角球和任意球,都要有針對性部署,要利用好費萊尼這個支點。”
“特彆是前點,要布置可靠的搶點人選。”
“沒問題。”
赫偉的目光最後落在林昊身上。
“林昊,你的‘穿透式中場’思路,我覺得可以嘗試。”
“但需要更謹慎。中場不能盲目壓上,要保持攻守平衡。一旦前場進攻受阻,退防速度一定要快。”
“特彆是莫伊塞斯和李源一,前插可以,但前提是做好保護。後腰位置,還是以防守為主。”
這是赫偉的一種妥協,也是一種謹慎的認可。
他沒有完全推翻自己固有的戰術理念,但開始嘗試接納林昊的數據分析和新思路。
“赫指導,我明白。”
林昊點頭。
“我會配合訓練,儘快將戰術細節落實到訓練中。”
走出戰術室,林昊抬頭望向窗外,天空湛藍,卻仿佛預示著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工體,那是無數客隊球員的噩夢之地。國安的高位壓迫、震耳欲聾的助威聲,都將是巨大的考驗。
喜歡國足棄將?我把泰山帶成亞洲王請大家收藏:()國足棄將?我把泰山帶成亞洲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