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音樂細節,“自然”的創作秘訣_文娛:我的十年隱居藏著文娛半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娛:我的十年隱居藏著文娛半壁 > 第119章 音樂細節,“自然”的創作秘訣

第119章 音樂細節,“自然”的創作秘訣(1 / 1)

午後的陽光像被揉碎的月光織成的薄紗,輕輕籠罩著《歸園田居》的小院,濾去了最後一絲灼熱,隻留下溫潤的光暈。老槐樹葉在微風中緩緩搖曳,葉片間篩下的光斑在青石板上緩緩移動,像一群慵懶的螢火蟲;牆角的野菊開得正好,淡紫色的花瓣被風拂過,輕輕顫動著落下幾片細碎的瓣兒,淡香隨著微風漫開,混著泥土的濕潤氣息,沁人心脾;遠處青溪河的流水聲隱約傳來,時而輕緩時而清脆,混著幾聲不知名小鳥的鳴啼,構成了一幅靜謐又鮮活的自然畫卷,連空氣裡都透著幾分詩意。

直播間的在線人數雖較剛才菲姐求合作時略有回落,卻仍穩定在一千五百萬以上,像一顆沉穩跳動的心臟。彈幕裡還在熱烈回味著“天後主動邀約”的震撼,時不時飄出“求陸先生清唱《青溪謠》”“蹲一個流水聲原版錄音”“菲姐和陸先生太有共鳴了”的留言,字裡行間都透著對這場“音樂對話”的意猶未儘。

或許是在音樂理念上找到了難得的知音,一向惜字如金、連采訪都常以“嗯”“還好”回應的菲姐,話也比平時多了些,眼神裡少了幾分疏離,多了幾分相見恨晚的通透。她端起桌上的玻璃杯,指尖輕輕貼著冰涼的杯壁,抿了一口溫水,目光裡帶著幾分饒有興致的探究,直直看向屏幕那頭的陸硯辭:“對了,陸硯辭,有個問題我憋了挺久,今天總算有機會問了。你早年寫的那首《青溪謠》,我這些年循環聽了不下百遍,尤其是前奏裡那段若有若無的流水聲——時而輕緩如低語,時而帶著點石頭碰撞的細碎聲響,偶爾還混著一絲蘆葦擺動的輕響,特彆有畫麵感,像真的站在河邊一樣。”

她頓了頓,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杯沿,眼神裡閃過一絲孩童般的好奇:“我特意找製作人對比過音效庫裡的流水素材,要麼太刻意,像‘按部就班’的機器聲;要麼太嘈雜,混著太多人工處理的痕跡,都沒有你這段來得自然、有靈氣。所以我一直很好奇,這段流水聲,是真的在青溪河邊錄的嗎?”

聽到《青溪謠》這個名字,彈幕瞬間像被點燃的煙花,炸開了一片回憶與共鳴,留言刷得飛快,甚至蓋過了之前的討論熱度:

“《青溪謠》!我的年度寶藏歌曲!前奏的流水聲我能單曲循環一天!”

“誰懂啊!每次聽那段流水聲,都感覺自己坐在青溪河邊,風一吹,連煩惱都沒了!”

“我以前一直以為是高級音效庫的素材,沒想到是真錄的?陸先生也太用心了吧!這才是真正的匠心!”

“求陸先生講講錄音的細節!淩晨四點的青溪河是什麼樣子?好想知道!”

“《青溪謠》的歌詞也超有畫麵感!‘青溪石上苔,風過蘆葦擺’,配上流水聲,絕了!”

陸硯辭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淺淡的笑,眼神裡閃過一絲對往事的懷念,像翻開了一本塵封的舊相冊。他輕輕點頭,聲音裡帶著幾分柔和的暖意:“是的,是去年夏天錄的,算起來,剛好一年了。”

他指尖輕輕摩挲著石桌上的紋路——那是歲月刻下的細碎痕跡,像青溪河邊的鵝卵石一樣溫潤。他的聲音漸漸放緩,帶著幾分沉浸感,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清晨:“那時候青溪村剛入夏,天氣還不算太熱,淩晨三點多的村子,還浸在朦朧的晨霧裡,連空氣都帶著露水的清涼。我背著錄音設備,沿著青溪往上遊走,走了大概半個多小時,才到那個回水灣——那裡水流比下遊緩,岸邊滿是光滑的鵝卵石和叢生的蘆葦,平時很少有村民去,特彆安靜,是我偶然發現的‘秘密基地’。”

“淩晨四點多的時候,天剛蒙蒙亮,遠處的山尖剛染上一點魚肚白,還沒到村民起床勞作的時間,整個世界都靜悄悄的,萬籟俱寂。”陸硯辭的聲音裡帶著幾分溫柔的沉醉,“隻有水流過鵝卵石的聲音,時而‘叮咚’輕響,像有人在輕輕彈琴;時而‘潺潺’流淌,像低聲訴說著什麼;偶爾有微風拂過,蘆葦葉發出‘沙沙’的輕響,像在附和;還有幾隻早起的小鳥,在岸邊的柳樹上叫了幾聲,聲音很輕,像天然的伴奏。我就坐在岸邊的一塊大青石上,把錄音設備輕輕放在水邊,離水麵大概十幾厘米,錄了大概半個小時——怕動靜太大驚擾了這份安靜,連呼吸都放輕了。”

他補充道,語氣裡滿是對自然的敬畏,像在訴說一個珍貴的秘密:“錄回來的素材,我幾乎沒加任何後期修飾,隻是稍微調了一點點音量,讓它能和旋律更自然地融合,連多餘的雜音都沒刪——比如那幾聲小鳥叫,有人說‘會不會太突兀’,但我覺得,那是自然本來的樣子,刪了反而少了份真實。我一直覺得,音樂本就源於自然,就像古人‘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要儘可能地貼近自然,汲取天地間的靈氣,才能讓作品有靈魂。”

“這就像農民種莊稼,靠的是自然的饋贈——陽光的溫暖、雨水的滋潤、土壤的肥沃,才能長出帶著天然米香的糧食;如果急功近利,施太多化肥、打太多農藥,顆粒再飽滿,也失了本味,吃著沒有糧食的香氣。”陸硯辭看著屏幕裡的菲姐,眼神格外認真,“音樂也是一樣,有了自然的靈氣,作品本身才會擁有更真實、更長久的生命力。如果為了追求‘炫’,為了‘符合市場’,加太多人工雕琢的電子音效、合成器音色,反而會像給清水裡加了太多色素,看著花哨,卻失了那份最本真的清澈,也丟了最初打動人心的感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像《青溪謠》裡的流水聲,它不是‘配’上去的音效,而是‘長’在旋律裡的靈魂。”他頓了頓,聲音裡帶著幾分篤定,“我寫這首歌的時候,腦海裡浮現的就是青溪清晨的畫麵——薄霧、流水、蘆葦、鳥鳴,所以流水聲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是歌曲的一部分,是‘青溪’這個場景的靈魂。聽眾聽到的,不隻是一段流水聲,更是一個真實的清晨,一份自然的心境,一種‘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的鬆弛感。”

菲姐靜靜地聽著,眼神裡滿是讚同,甚至帶著幾分恍然大悟的通透。她輕輕歎了口氣,語氣裡帶著幾分感慨,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悵然:“是啊……你說得太對了。現在的很多歌,好像都在比‘誰的編曲更複雜’‘誰的音效更炫酷’,電子音效、合成器音色堆得滿滿當當,乍一聽很有衝擊力,很抓耳,可聽個兩三遍就膩了,像吃多了甜膩的蛋糕,再也不想碰,連歌名都記不住。”

她回憶起自己近幾年的錄歌經曆,語氣裡多了幾分無奈,像在訴說一個行業的困境:“前兩年我錄一首關於‘故鄉思念’的歌,製作人非要在副歌部分加一堆電子鼓點和電音音效,說‘這樣更潮,年輕人喜歡’‘市場就吃這一套’。我跟他爭執了很久,說‘這首歌講的是對故鄉的牽掛,需要的是溫柔和細膩,是能讓人靜下心來的感動,不是炫技’,可最後還是妥協了——畢竟要考慮市場,考慮團隊的努力。結果那首歌出來,很多老粉絲在評論裡說‘聽不到以前的味道了’‘沒有菲姐的靈魂了’,我自己聽著也覺得彆扭,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直到今天聽你說,我才明白,缺的就是你說的這股子從自然中來的‘靈氣’,缺了那份能讓人靜下心來的本真。”菲姐的眼神裡閃過一絲釋然,“那些堆砌的音效,就像給一碗簡單純粹的白粥裡加了太多糖、太多肉鬆、太多鹹菜,反而蓋過了米本身的清香;而你的歌,就像一碗溫熱的清粥,看著普通,卻透著最本真的米香,越品越有味道,能讓人記住很多年——就像《青溪謠》,我聽了這麼久,每次再聽,還是能想起第一次聽到時的感動。”

這番關於“自然與音樂”的深度對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迅速在音樂圈激起了層層漣漪,甚至引發了一場“音樂本真”的全民討論。不到半小時,國內知名音樂公司“聞聲音樂”的官方賬號便在微訊上發布了一條重磅消息,瞬間引爆了網絡:

“【重磅計劃啟動|自然之聲,致敬本真】受‘樵夫’陸硯辭老師音樂理念啟發,聞聲音樂即日起正式啟動‘自然之聲’原創音樂計劃!我們將邀請多位實力派歌手及創作人,深入山林、湖畔、田野、古鎮等自然之境進行采風與錄製,徹底摒棄過度的電子音效與人工雕琢,用最本真的自然聲響流水、鳥鳴、風聲、麥浪聲、鬆濤聲、古鎮雨聲等)融入音樂創作,以自然為靈感源泉,以本真為音樂內核,致敬音樂最純粹的本源。

計劃首期將走進三大自然秘境:雲南香格裡拉雪山、草甸、溪流)、浙江千島湖湖麵、漁船、鳥鳴)、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風聲、馬蹄聲、牧歌),後續還將解鎖新疆伊犁、四川九寨溝、福建土樓等更多自然場景。我們相信,自然裡藏著最動人的旋律,本真裡裝著最純粹的情感。期待用最乾淨的聲音,打動每一位熱愛音樂的聽眾!”

消息一出,直播間的彈幕瞬間被“支持”“期待”“太及時了”刷屏,各種留言像潮水般湧來,甚至因為留言量過大,導致平台短暫卡頓:

“終於有人做這樣的計劃了!這才是音樂該有的樣子!現在的電子音聽得我審美疲勞了!”

“支持!太期待了!香格裡拉的雪山流水聲+菲姐的空靈嗓音,想想都要醉了!”

“聞聲音樂太會了!趕緊公布歌手名單!求邀請菲姐、李然、周深!他們的嗓音和自然風絕配!”

“陸先生的理念太對了!自然的聲音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希望這個計劃能拯救現在的樂壇!”

“我要為這個計劃打ca!終於能聽到不堆砌音效的歌了!求快點上線!”

不僅如此,多位音樂圈人士也第一時間轉發這條消息,並發表自己的深度看法。認證為“資深音樂製作人”的陳默留言:“陸硯辭老師的話點醒了很多沉迷‘炫技’的製作人!現在的音樂太追求‘快’和‘炸’,卻忘了音樂的本質是傳遞情感。‘自然之聲’計劃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希望能帶動整個行業回歸本真創作,讓音樂重新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實力派歌手李然轉發並激動評論:“早就想做這樣的嘗試了!去年在草原采風時,聽到風吹過草甸的聲音,當場就想寫一首歌!自然裡藏著最動人的旋律,期待能參與這個計劃,把草原的風聲唱給大家聽!”

甚至有幾位新生代歌手也在評論區“毛遂自薦”:“求參與!我一直想創作有溫度的音樂,不想隻唱堆砌音效的歌!想跟著陸老師的理念,從自然裡找靈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院裡的眾人也聽得十分動容,眼神裡滿是對這個計劃的期待。黃壘靠在老槐樹上,雙手抱在胸前,連連感慨:“可不是嘛!現在很多音樂太浮躁了,打開播放器,滿大街都是差不多的電子鼓點、合成器音色,聽著都分不清誰是誰。陸先生這個‘自然之聲’的理念,真的能給音樂圈帶來一股清流,太有意義了!”

張捷舉著手機,手指飛快地轉發著“自然之聲”計劃的消息,激動地說:“我要第一時間關注這個計劃!太期待香格裡拉的采風了!雪山、草甸、溪流,想想都覺得聲音會很美!到時候一定要去現場打卡!”

蘇晴托著下巴,眼睛亮晶晶的,滿是憧憬:“我以後聽歌,要專門留意裡麵的自然聲音!說不定能發現更多像《青溪謠》這樣的寶藏歌曲!等計劃出了歌,我一定單曲循環!”

沈越則一邊點頭一邊說:“陸先生說得太對了!自然的東西才長久!就像青溪河的水,流了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清澈動人;老槐樹長了這麼久,還是這麼枝繁葉茂。音樂也一樣,隻有貼近自然、保持本真,才能流傳得更久!”

陸硯辭看著屏幕上聞聲音樂的計劃公告,又望了望彈幕裡鋪天蓋地的支持與期待,語氣溫和卻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堅定:“其實不止是音樂,很多藝術創作都是如此。無論是寫字、畫畫,還是作曲、演戲,都需要從自然中汲取靈感,保持一份本真。因為自然的東西,最能觸動人心——它沒有刻意的討好,沒有炫技的張揚,沒有迎合市場的算計,隻有最純粹的情感和最鮮活的生命力。就像古人畫山水,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音樂也是一樣,先‘師法自然’,才能‘打動人心’。”

菲姐也重重點頭,眼神裡滿是期待,甚至主動拋出了“橄欖枝”:“希望這個計劃能越做越好,能讓更多人聽到自然的聲音,感受到音樂的本真。如果計劃需要,我也很樂意參與——去草原上迎著風唱一段,或者在湖邊伴著流水錄一首歌,應該會是很特彆的體驗,比在封閉的錄音棚裡錄歌有意義多了。”

隨著兩人對話的深入,直播間的熱度再次攀升,在線人數突破一千七百萬。陸硯辭自然之聲聞聲音樂自然之聲計劃兩個詞條也相繼登上微訊熱搜榜,分彆位列第七和第十,閱讀量迅速突破兩千萬,討論量超過五百萬。網友們紛紛留言,不僅表達對計劃的期待,還開始熱情地為計劃“出謀劃策”:

有人瘋狂推薦采風地點:“求去新疆伊犁!那裡有草原、雪山、杏花溝,春天還有漫山遍野的野杏花,聲音肯定超美!”“四川九寨溝必須安排!瀑布聲、溪流聲、森林裡的鳥鳴,想想都絕了!”

有人精準推薦歌手:“菲姐、李然、周深、譚維維!這幾位的嗓音空靈又有力量,和自然風適配度滿分!”“求邀請民謠歌手!趙雷、宋冬野的歌本來就有自然氣息,肯定能擦出火花!”

有人分享自己的“自然之聲”經曆:“我以前在黃山露營,淩晨聽到過風吹過鬆林的聲音,像交響樂一樣震撼!希望能在‘自然之聲’計劃裡聽到這樣的聲音!”“小時候在鄉下,夏天的夜晚能聽到蛙鳴、蟬鳴、流水聲,現在想起來都覺得治愈,求計劃能收錄這些聲音!”

午後的陽光漸漸西沉,將天空染成了淡淡的橘紅色,像一幅溫柔的水彩畫。青溪河的流水聲依舊清晰,老槐樹上的鳥鳴也漸漸變得柔和,像在為這場對話收尾。這場關於音樂細節與自然創作的深度交流,不僅讓人們看到了陸硯辭對音樂的敬畏與堅守——他用一首《青溪謠》的流水聲,詮釋了“自然即靈感”的真諦;更在浮躁的樂壇裡,點亮了一盞回歸本真的明燈。

而“自然之聲”計劃的啟動,像一粒希望的種子,在所有熱愛音樂的人心裡紮下了根。它預示著音樂創作或許將迎來一個更加純粹、更有生命力的新時代——一個讓流水聲淌進旋律,讓鳥鳴聲融入歌聲,讓自然與音樂共生,讓本真情感觸動人心的時代。

喜歡文娛:我的十年隱居藏著文娛半壁請大家收藏:()文娛:我的十年隱居藏著文娛半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三國之從成曹穆開始 直播審判:我讓全網罪人破防 退伍特種兵官場晉升之路 北境戰神 凡間修神 娛樂:你管這叫新人?分明是癲王 神豪:少爺的快樂,你想象不到 鐵人李建國 散人聯盟 成為漫畫人氣Top先從BE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