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了管承部的降卒之後,劉衍麾下兵力已近八千,且經過整訓,士氣正盛,軍容嚴整。憑借此威勢,以及“青州平虜中郎將”、“假節”的合法身份,劉衍開始了對青州全境的梳理與平定。
其戰略,依舊遵循賈詡“以剿促撫,分化拉攏”的方略。
首當其衝的,便是青州黃巾另一大渠帥司馬俱。此人盤踞在樂安、齊國一帶,實力雖不及管承,但仍擁眾萬餘。劉衍並未急於發動強攻,而是先令張遼率精騎與暗衛配合,不斷襲擾其糧道,打擊其小股部隊,同時廣發檄文,宣稱隻誅首惡,脅從不同,並公布此前妥善安置管承部降卒之事。
與此同時,劉衍親率關羽“春秋營”、張飛“槍兵營”主力,以泰山壓頂之勢,進逼濟南國殘餘黃巾。這些黃巾群龍無首,本就惶惶不可終日,在劉衍大軍兵臨城下與心理攻勢的雙重壓力下,幾乎未做像樣抵抗,便紛紛請降。劉衍同樣依前例,甄彆整編,迅速將濟南國納入掌控。
消息傳至樂安,司馬俱部本就因張遼的不斷騷擾而士氣低落,又見劉衍如此勢大,且對待降卒並非一味殺戮,軍中人心浮動。未等劉衍主力前來,其麾下幾個頭目便發生內訌,司馬俱在混亂中被殺,餘眾或散或降。張遼趁勢進軍,輕鬆接收了樂安郡。
至於北海、東萊等地,黃巾勢力本就不強,多是本地豪強或原官吏趁亂自守。劉衍以中郎將府名義,遣使攜厚禮與檄文前往,或封官許願,或陳明利害。在劉衍接連大勝的赫赫兵威之下,這些勢力大多選擇了歸附,接受劉衍的“協防”與領導。偶有不從者,如東萊郡一豪強試圖憑借地利頑抗,被關羽率“春秋營”疾馳而至,一鼓而下,其族首被斬,餘眾皆懼,再無人敢攖其鋒。
不過兩三月間,青州全境六郡國平原、濟南、樂安、北海、東萊、齊國)的黃巾之亂基本平定,各郡縣秩序初步恢複,政令漸趨統一。劉衍之名,在青州境內已是婦孺皆知,其“仁德”妥善安置流民降卒)與“武勇”陣斬管承、速平各郡)的形象深入人心。
局勢稍定,劉衍並未沉浸在勝利中,他深知,名不正則言不順。如今他雖實際掌控青州,但朝廷正式任命的青州牧乃是焦和曆史上焦和此時應在青州,但昏庸無能),此人早在黃巾亂起時便驚慌失措,不知所蹤,大概率已死於亂軍。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文和,上書朝廷,表功請封之事,需儘快進行了。”劉衍對賈詡道。
賈詡微微頷首:“主公所言極是。今青州初定,主公居功至偉,朝廷正需倚重之時。上書之文,需言辭懇切,既要彰顯主公赫赫戰功、安民之德,亦要表明對朝廷之忠忱,更要點明青州牧空缺,州事繁雜,需重臣鎮撫,非假節之權所能及。”
很快,一份精心措辭,並由賈詡親自潤色的表章,連同大量繳獲的黃巾旗幟、符節以及列有詳細斬獲、招撫數字的功勞簿,由一隊精乾人馬護送,快馬加鞭送往洛陽。
表章之中,劉衍極力謙遜,將功勞歸於“陛下天威”與“將士用命”,自己隻是“恪儘職守”,同時詳細描述了青州百廢待興、亟需能臣鎮守的現狀,隱晦地指出前任州牧焦和失蹤,州郡無主,暗示自己願擔此重任,為陛下牧守一方,永固東疆。
當然,這道表章能發揮多大作用,關鍵還在於洛陽的運作。劉衍早已通過暗衛的渠道,將大量從黃巾處繳獲以及平原府庫中擠出的金銀珍寶,秘密送往京城,經由特定渠道,重重賄賂十常侍之首張讓、趙忠等人。
洛陽,皇宮。
麵對青州送來的捷報和堆積如山的“戰利品”,以及張讓等人在靈帝耳邊不斷吹風,稱“劉衍乃漢室宗親,忠心可靠,武略超群,旬月平定青州,此乃天賜良將於陛下”、“青州新定,非劉衍這等宗親重臣不能鎮撫”雲雲。本就對國事不甚上心,隻知享樂的漢靈帝劉宏,聽聞青州亂平,又得了大量錢財,龍心大悅,加之十常侍極力促成,幾乎未作太多考慮,便準了所請。
中平元年184年)秋,朝廷詔書下達:
“谘爾青州平虜中郎將、平原侯劉衍,宗室雋彥,忠勇天稟,授鉞專征,克平青州妖氛,功在社稷,澤被黎元。今擢升為鎮東將軍,封蓼侯虛封,以示榮寵),授青州牧,假節,總督青州六郡一切軍政要務,綏靖地方,安撫流亡,允其自置僚屬,便宜行事。欽此!”
詔書傳至青州,劉衍率文武僚屬,恭迎天使,接下詔書與象征州牧權威的印綬。這一刻,他名正言順地成為了青州最高軍政長官!
消息傳開,青州上下,歸附的豪強、原有的官吏、軍中將校,無不歡欣鼓舞。主公地位越高,他們的前程自然也越發光明。
州牧府暫設於原平原侯府,正進行擴建)內,劉衍手持青州牧印綬,心中豪情激蕩。鎮東將軍、蓼侯、青州牧!這一步,至關重要!從此,他不再是那個困守一隅的平原侯或區區中郎將,而是真正躋身於漢末群雄之列,有了逐鹿天下的基本盤!
賈詡、關羽、張飛、張遼、蘇婉等核心心腹齊聚一堂,皆向他道賀。
劉衍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諸位,青州雖定,然天下方亂!此非終點,實乃起點!自今日起,我等當以內修政理,外備強兵為要務!這青州,便是你我共圖大業之基!望諸君助我,匡扶漢室,再造乾坤!”
“願隨主公將軍),匡扶漢室,再造乾坤!”眾人齊聲應和,聲震屋瓦。
劉衍已潛龍,踞青州而望天下!
喜歡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