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寫信誌才_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7章 寫信誌才(1 / 1)

回到平原後,徐庶被劉衍任命為軍師中郎將,並賜予了一座清幽的宅院以便奉養母親。徐母身體在軍醫的精心調理下日漸好轉,這讓徐庶徹底安心,對劉衍的感激與忠誠也更進一層。他親眼目睹了青州吏治之清明,民生之安定,軍容之雄壯,更深感劉衍誌向之宏大,絕非池中之物。既已認主,自當竭儘全力為主公分憂。

這一日,徐庶在處理完手頭軍務後,獨坐書房,鋪開絹帛,研墨潤筆,沉思片刻,開始落筆。他寫的並非公務文書,而是一封私信,收信人乃是他在潁川遊學時結識的至交好友——戲誌才。

“誌才兄台鑒:

一彆經年,忽焉至今。憶昔潁川共讀,縱論天下,兄之才學見識,每每令庶茅塞頓開,欽佩不已。當日你我皆言,欲尋明主,展平生所學,匡扶社稷,解民倒懸。然天下擾攘,明主難覓,庶亦曾彷徨歧路,幾近凍斃於風雪……”

信中,徐庶先是追憶了與戲誌才的舊日情誼和共同理想,隨後坦誠地敘述了自己南下投親、途中受困,最終被青州牧劉衍所救,並受邀加入其麾下的經過。他並未過多渲染,隻是平實地描述了劉衍的為人、氣度以及青州的現狀。

“……主公劉衍)雖為宗室,然謙恭下士,仁德愛民,非徒具虛名者也。其誌不在割據一方,而在掃平群醜,再造一統之大漢,使海內重現升平。庶觀青州之境,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水利屯田,成效卓著;軍製革新,士卒用命。田元皓總攬內政,剛正明斷;賈文和參讚軍機,算無遺策;關、張、趙、張諸將,皆萬人敵,忠勇無雙。此間上下同心,實為難得之氣象。”

寫到這裡,徐庶筆鋒一轉,切入正題,也是他寫這封信的核心目的:

“兄之大才,勝庶十倍,胸懷經天緯地之策,卻困於鄉野,不得施展,豈非明珠暗投,寶刃蒙塵?方今亂世已顯,非潛龍勿用之時,乃俊傑奮起之秋也!青州雖僻處東海,然根基已固,潛力無窮,正需兄這般洞悉時局、善斷大勢之才,共襄盛舉!主公求賢若渴,若知兄至,必倒履相迎,虛席以待!”

他深知戲誌才性情高傲,不慕虛利,唯有以誌向與實績相邀,方能打動其心。因此,他在信中著重描繪了青州的潛力與劉衍的宏圖,並真誠地發出邀請:

“庶知兄素重實務,不尚空談。若兄尚有疑慮,不妨隱去姓名,親來青州一觀。平原郡城,兄可隨意探訪,觀其政,察其民,驗其軍,便知庶言非虛。若覺青州果有可為,兄之才學得以儘展,則天下幸甚,庶亦幸甚!若覺非是明主,兄自可飄然遠去,庶絕不相強,隻當故友來訪,把臂言歡,亦是快事。”

最後,徐庶以充滿期待與情誼的語句結尾:

“風雪已過,春山在望。庶於青州翹首以盼,靜候兄之佳音。紙短情長,言不儘意。望兄珍重,早作決斷。

弟徐庶敬上

中平元年冬於青州平原”

書信寫畢,徐庶仔細封好,喚來一名心腹家人,此人機敏可靠,曾隨他遊學,認得戲誌才。

“你持此信,速往潁川,務必親手交到戲誌才先生手中。若他問起青州情形,你可據實相告,但不可張揚。”徐庶鄭重叮囑。

“小人明白!”家人領命,小心收好信件,即刻出發。

望著家人遠去的背影,徐庶心中充滿期待。戲誌才之才,他深為了解,若能將其招至主公麾下,與賈詡互為補充,青州的謀士團將更為完善,對未來應對複雜局勢大有裨益。

這封自青州平原發出的信,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其泛起的漣漪,或許將引來又一位頂尖的謀士,為這片潛龍之地,再添一份攪動風雲的智慧力量。

喜歡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從三皇五帝開始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重生打獵長白山都飆臟話 人族聖朝:從商紂五皇子開始 神魔幻影 牧羊人:活著再見 鐵血抗戰:我在抗聯殺瘋了 陛下,為何要造反? 天下最好的青梅竹馬 在修仙界苟命的我竟被魔尊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