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止息,道路雖依舊難行,但已可勉強通行。劉衍不再耽擱,下令拔營啟程。此番歸途,隊伍中多了兩位重要人物——白馬銀槍的趙雲與青衫磊落的徐庶。一行人馬踏著皚皚積雪,向著青州平原郡方向迤邐而行。
越靠近青州地界,景象便與冀州、兗州等地愈發不同。雖同樣是寒冬,但道路兩旁的田畝溝壑縱橫,顯然是經過精心修繕的水利工程;沿途村落雖也簡樸,卻少見殘破廢棄之象,偶有炊煙嫋嫋,透著幾分安寧。往來百姓見到這支打著“劉”字旗號的軍隊,非但沒有驚慌躲避,反而有不少人駐足觀望,甚至有些老者會遙遙作揖,神色間帶著感激。
徐庶一路觀察,心中暗自稱奇。他遊曆多地,見慣了兵匪過境、民生凋敝的景象,像青州這般戰後迅速恢複秩序、百姓對軍隊抱有善意的,實屬罕見。趙雲亦默默頷首,對這位新主君的治理能力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不一日,平原郡城已然在望。得知主公凱旋,田豐早已率領留守文武官吏及眾多聞訊而來的士紳百姓,在城外十裡亭迎候。
遠遠望見大軍旗幡,田豐肅穆的臉上也難得露出一絲笑容。待劉衍一馬當先,來到近前,田豐率先躬身行禮:“恭迎主公凱旋!”
身後眾人齊聲附和,聲震原野:“恭迎主公凱旋!”
劉衍飛身下馬,快步上前扶起田豐:“元皓先生快快請起!諸位請起!我不在的這些時日,辛苦元皓先生及諸位了!”他目光掃過眾人,見人人精神飽滿,城內秩序井然,心中大慰。
“此乃豐分內之事。”田豐起身,目光隨即落在劉衍身後的趙雲與徐庶身上,尤其是氣質獨特的徐庶,讓他眼中閃過一絲探究。
劉衍笑著引薦:“元皓先生,此番北行,收獲頗豐。這位是常山趙子龍,槍法絕倫,忠勇無雙,現已歸附我軍。這位是潁川徐元直,學貫古今,胸有良謀,於風雪途中得遇,亦願助我共圖大業!”
他又對趙雲、徐庶道:“子龍,元直,這位便是我青州彆駕,總攬政務的田豐田元皓先生,乃我之肱股,你等多親近。”
趙雲抱拳,神色尊敬:“雲,見過田彆駕!”
徐庶亦躬身行禮,態度謙和:“潁川徐庶,久聞田彆駕剛正明斷,治理有方,今日得見,幸甚!”
田豐見趙雲英姿勃發,氣度沉凝,徐庶雖年輕,但眼神清明,舉止有度,心知皆是難得的人才,主公能得此二人,實乃青州之幸。他肅然還禮:“田豐見過趙將軍,徐先生!主公得二位賢才,如虎添翼也!”
眾人相見畢,一同入城。平原城內,更是熱鬨非凡。主乾道兩旁,擠滿了前來瞻仰劉衍風采、歡慶大軍凱旋的百姓,歡呼之聲不絕於耳。劉衍騎在馬上,不時向道路兩旁拱手致意,更引得群情激動。
回到修繕一新、規模擴大的州牧府仍暫設於平原),劉衍立刻召集所有核心成員,舉行了一場正式而又熱烈的會議。
大堂之內,濟濟一堂。文官一側,以田豐為首,賈詡、徐庶依次而坐;武將一側,關羽、張飛、張遼、趙雲按劍而立,氣勢雄壯。蘇婉亦作為內府總管列席。
劉衍端坐主位,看著麾下這日漸壯盛的班底,心中豪情湧動。他首先聽取了田豐關於他離開這段時間青州內政的詳細彙報:水利工程大部完工,屯田豐收,府庫充盈,新兵訓練有條不紊,流民安置妥善,境內安寧。
“元皓先生辛苦了!青州能有今日氣象,先生當居首功!”劉衍由衷讚道。
田豐謙遜道:“此乃主公奠定基業,上下用心之果,豐不敢居功。”
隨後,劉衍正式宣布了對新加入成員的任命:
“趙雲趙子龍,驍勇善戰,忠義無雙,特任命為騎都尉,總領青州騎兵組建與訓練事宜,可直接從此次帶回的降卒中以及原有軍中遴選善騎者,儘快為我青州練出一支可戰之精騎!”
趙雲出列,單膝跪地,沉聲道:“雲,領命!必不負主公所托!”
“徐庶徐元直,才思敏捷,深諳謀略,特任命為軍師中郎將,參讚軍機,協理軍政,並與文和先生共同負責招賢館事宜,為我青州網羅天下英才!”
徐庶亦出列,長揖到地:“庶,領命!定竭儘所能,助主公成就大業!”
這兩項任命,既考慮了趙雲和徐庶的特長,也給予了他們足夠的施展空間,眾人皆無異議。
接下來,劉衍與眾人商議了如何快速消化那數萬黃巾降卒,如何進一步加強軍備,以及未來一段時間青州的戰略方向。有田豐主持內政,賈詡、徐庶謀劃戰略,關羽、張飛、張遼、趙雲整訓軍隊,劉衍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實。
會議結束後,劉衍獨坐堂中,望著堂外晴朗的天空。廣宗之戰,他贏得了聲望和實實在在的人口物資;真定之行,他得到了未來的常勝將軍;雪夜之遇,他收獲了關鍵的智謀之士。如今,龍歸青州,爪牙已利,鱗甲漸豐。
賈詡悄無聲息地來到他身邊,低聲道:“主公,根基已成,潛龍在淵。下一步,當靜觀洛陽之變。風雲,即將再起。”
劉衍微微頷首,目光深邃。
“是啊,是該好好看看,這洛陽城,接下來會唱一出怎樣的大戲了。”
他已然做好準備,無論外界風雲如何變幻,他自可在青州這片堅實的土地上,從容布局,以待天時。
喜歡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