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衍率領著龐大的隊伍,攜數萬難民與滿載典籍的車仗,如同一條緩慢而堅定的長龍,朝著青州平原郡的方向迤邐而行。沿途所見,儘是戰亂後的荒涼與蕭瑟,十室九空,餓殍遍野,更加堅定了劉衍儘快返回根基之地、恢複生產、積蓄力量的決心。
而另一邊,自滎陽汴水慘敗、得關羽救援僥幸脫身的曹操,則顯得落魄而狼狽。他帶著僅存的數百殘兵敗將,與劉衍的隊伍同行了一段路程,氣氛微妙而複雜。
這一日,大軍行至一處岔路口。向西,是通往陳留、繼而進入兗州腹地的道路;向東,則是繼續前往青州的方向。
曹操勒住戰馬,望著西方,目光中充滿了不甘、憤懣,以及一絲劫後餘生的清明。他轉身,朝著劉衍所在的中軍方向,鄭重地拱了拱手。
劉衍早已得到通報,策馬前來相送。
“孟德兄,此去珍重。”劉衍於馬上還禮,語氣平和。
曹操臉上擠出一絲苦澀的笑容:“衍之兄,汴水之恩,沒齒難忘。若非雲長將軍神兵天降,操已為泉下之鬼矣。”他這話發自肺腑,看向劉衍身後那麵“關”字將旗時,眼中猶帶感激。
“同討國賊,分內之事,孟德兄不必掛懷。”劉衍擺了擺手,目光掃過曹操身後那些麵帶菜色、甲胄殘破的士兵,心中明了曹操如今的困境。
曹操歎了口氣,神情蕭索:“聯軍潰散,各自星散,討董大業,竟成畫餅!可恨可歎!操力薄德鮮,此番損兵折將,無顏見兗州父老,然……根基所在,不得不歸。”他言語中透露出深深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此時的曹操,雖懷大誌,但實力大損,前途看似一片黯淡。
劉衍看著這位曆史上注定要成為一方霸主的梟雄,心中亦是感慨。他知道,這次慘敗對曹操而言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也是一次淬煉,讓其徹底看清了依靠他人不成事的道理,堅定了發展自身實力的決心。
“孟德兄不必氣餒。”劉衍開口,聲音沉穩,帶著一種奇異的安撫力量,“董卓暴虐,天人共憤,其勢雖熾,然倒行逆施,必不長久。聯軍雖散,然天下心向漢室者甚眾。兄台返回兗州,正可收攏流散,整頓兵馬,撫慰地方,以待天時。他日未必沒有重整旗鼓,西迎天子之時。”
這番話,既是安慰,也隱隱點出了未來的方向。曹操聞言,眼中精光一閃,深深看了劉衍一眼,似乎想從他平靜的麵容下看出些什麼。他發現,自己越發看不透這位年輕的青州牧了。其武力、其兵勢、其麾下人才、其收攏民心的手段,如今更有這等見識與氣度……
“承衍之兄吉言。”曹操收斂心神,再次拱手,“操,這便告辭了。他日若有機會,定當報答今日救命點撥之恩!”
“後會有期。”劉衍微笑頷首。
就在曹操準備撥轉馬頭之時,劉衍似乎想起什麼,又道:“孟德兄此番歸去,百廢待興,想必糧草軍械頗為緊缺。我青州軍此番雖有所獲,然攜帶難民眾多,消耗亦大,無法傾力相助。然,可勻出軍糧五百斛,長矛千杆,皮甲三百領,贈與孟德兄,略儘綿薄之力,助兄台重整旗鼓。”
此言一出,不僅曹操愣住了,連他身後的曹洪、夏侯惇等將領也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如今這世道,糧草兵器就是命根子!劉衍不但救了他們,竟然還主動贈送如此寶貴的物資?這簡直是雪中送炭!
曹操喉嚨有些發乾,他看著劉衍,目光複雜至極。這份人情,可是越欠越大了。他深吸一口氣,沒有虛偽推辭,因為他的確急需這些物資,隻是鄭重地、幾乎是一字一頓地說道:“衍之兄高義!操……銘感五內!此恩,必報!”
他沒有再多說什麼,有些承諾,記在心裡比掛在嘴邊更重。
劉衍笑了笑,吩咐左右去準備物資。他此舉,自然是進一步投資。一個欠下他救命之恩和啟動資金的曹操,在未來的北方格局中,能起到的作用遠比一個窮困潦倒、或是被其他勢力吞並的曹操要大得多。這既是基於曆史了解的布局,也是一種自信——自信即便曹操日後壯大,他劉衍也能掌控局麵。
很快,物資交割完畢。曹操部隊的士氣肉眼可見地提升了一些。
“保重!”
“保重!”
兩人在岔路口分彆,曹操帶著複雜的思緒和一份沉甸甸的“禮物”,踏上了返回兗州的道路。他知道,等待他的,將是一片需要重新經營、並且強敵環伺的基業。
而劉衍,則繼續引領著龐大的隊伍東行。謀士徐庶策馬來到劉衍身邊,望著曹操遠去的背影,低聲道:“主公,曹孟德,非池中之物。今日資助,恐養虎為患。”
劉衍目光悠遠,淡然道:“元直,這天下,本就是群虎競食之局。多一隻虎,少一隻虎,並無本質區彆。關鍵在於,誰能為王。況且,”他嘴角勾起一絲意味深長的弧度,“有時候,一隻懂得‘報恩’的虎,在特定的時刻,或許比那些看似無害的綿羊,更有用處。”
隊伍繼續東行,距離平原郡越來越近。劉衍知道,這次返回,將不再是偏安一隅的休養生息,而是以整個青州為棋盤,乃至將目光投向更廣闊天地的開始。洛陽的烈火與廢墟,聯軍的崩潰與私欲,都讓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肩負的使命,以及即將踏上的、那條充滿挑戰與榮耀的“三造大漢”之路。
曹操回兗州,是梟雄歸巢,舔舐傷口,積蓄力量。
而劉衍歸平原,則是潛龍入淵,消化所得,以待風雲。
天下的棋局,在董卓西遷、聯軍星散之後,進入了新的階段。
喜歡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