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劉備入江夏_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5章 劉備入江夏(1 / 1)

建安十一年的初夏,長江水勢漸漲,裹挾著上遊融化的雪水與充沛的雨水,浩浩蕩蕩,東流入海。南岸的江夏郡,在悶熱與潮濕中,迎來了一支特殊的隊伍。

殘破的旌旗勉強能辨認出“劉”、“文”、“張”等字樣,將士們的衣甲大多帶著煙熏火燎的痕跡和乾涸的血汙,隊伍中夾雜著不少傷兵和麵帶驚惶的婦孺。這便是從徐州彭城殺出重圍,輾轉千裡南下的劉備殘部。曾經坐擁一州之地的左將軍、宜城亭侯,此刻身邊僅餘萬餘兵馬,其狀可謂淒惶。

為首一人,麵容清臒,雙耳垂肩,正是劉備。他望著眼前滾滾東去的大江,眼中雖有難以掩飾的疲憊,但更深處的堅韌卻如同江心的礁石,任憑浪濤拍打,巋然不動。抵達江夏,並非終點,而是又一個充滿未知與挑戰的起點。

“大哥,這鬼地方,濕熱得緊,比咱涿郡可差遠了!”文醜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和江水濺起的沫子,聲音依舊洪亮,卻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虛浮。連日的苦戰與奔波,即使是他這樣的萬人敵,也感到了深深的倦怠。

張頜在一旁,眼微微開闔,精光掃視著江岸的地形與水寨布置,沉聲道:“三弟,既來之,則安之。此地控扼長江咽喉,北望中原,東拒江東,乃兵家必爭之要衝。劉景升令我等駐此,名為倚重,實則是讓我等替他看守這荊州的東大門,直麵孫氏兵鋒與可能的曹軍南下。”

陳宮輕咳一聲,麵色因舟車勞頓而顯得有些蒼白,但眼神依舊銳利:“雲長將軍所言,一針見血。蔡瑁、張允等荊州舊臣,在襄陽便多方阻撓,視我等為心腹大患。劉表雖礙於公子琦之情麵與我等昔日聲名,勉強收容,其內心猜忌,恐不下於蔡瑁。這江夏,看似偏安一隅,實則危機四伏,既是屏障,亦是牢籠。”

簡雍清點完人數物資,走來彙報:“主公,我軍現存將士約一萬兩千人,其中傷者近三成,戰馬不足五百匹,輜重損失殆儘。所幸江夏太守劉琦安排的人)已撥付部分糧草,暫解燃眉之急。然欲在此地立足,遠遠不夠。”

劉備靜靜聽著麾下核心文武的分析,臉上並無多少沮喪之色。他深吸了一口帶著魚腥味和水汽的江風,緩緩道:“諸位,自黃巾之亂起,我等轉戰南北,曆經成敗,何曾真正安穩過?徐州之失,非戰之罪,乃天時不利,曹操勢大,兼有呂布反複之故。今能得脫大難,保有精銳,得景升公收錄,琦公子厚待,得此江夏暫棲,已是皇天庇佑,漢室不絕於我!”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安定人心的力量。“高祖當年,屢敗於項羽,困守漢中,終能還定三秦,成就帝業。光武中興,亦起於微末。今日之江夏,便是我等的漢中、之舂陵!張、文二位兄弟,你二人當務之急,是重整部曲,加緊操練。北方將士不習水戰,此乃大忌,須得儘快熟悉舟船,演練水戰之法。”

“公台,”他看向陳宮,“江夏民生、與本地豪強大族之交涉,以及與襄陽公子琦之聯絡,便勞你多費心。務必讓劉琦明白,我等在此,非僅為自保,亦是助他穩固地位,共禦外侮。”

“憲和,安撫士卒,招攬流亡,整頓內政,籌集糧草軍械,此重任交由你手。”

分派已定,眾人凜然遵命。一股新的生機,在這支疲憊之師中悄然萌發。

江夏的日子,並非一帆風順。駐紮初期,物資匱乏,北來的士卒水土不服,疾病頻發。荊州本地官員,尤其是親近蔡瑁一係的,時常在糧餉補給上故意拖延、克扣。若非劉琦憑借其長公子的身份,不斷從襄陽協調、施壓,並私下裡將自己的部分用度節省下來支援劉備,境況將更為艱難。

張頜、文醜二人放下了身段,親自督促士卒登船操練。從最初在甲板上站立不穩,嘔吐不止,到逐漸能在顛簸的船上開弓放箭,揮戈搏殺,北地健兒們付出了血的代價。文醜更是發揮其粗中有細的一麵,與江夏本地老漁翁、老水卒結交,學習觀風望汛、操舟弄舵的訣竅。

陳宮則展現了高超的政治手腕。他親自拜訪江夏的蒯、黃、龐等大姓家族,陳說利害,既表達了對荊州主權的尊重,也暗示了劉備集團在此長期存在的決心與能力,更描繪了聯合抗曹、保境安民的前景。部分看清北方曹操威脅,或對蔡瑁專權不滿的豪強,開始向劉備暗通款曲,提供錢糧、人力上的有限支持。

簡雍則以其親和力,著力安撫軍心民心。他組織軍中醫官為民治病,分發藥物;將隨軍南下的流民妥善安置,開墾江邊荒地;甚至親自調解軍中北方士兵與本地人的一些小摩擦。漸漸地,“劉皇叔仁德”的名聲,開始在江夏民間流傳。

劉備自己,更是以身作則。他時常巡視營寨,探視傷兵,與士卒同鍋吃飯,絲毫不擺主公架子。他還多次輕舟簡從,前往位於夏口上遊的劉琦駐地,與這位年輕的荊州長公子飲酒暢談,議論天下大勢,抒發匡扶漢室之誌。劉琦本就在荊州內部受到蔡氏一係的壓製,倍感孤立,見劉備如此英雄人物,對自己卻恭敬有加,推心置腹,不禁引為知己,愈發堅定了支持劉備的決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日,劉備與張頜、陳宮等人登臨江邊一處高丘,遠眺江北。對岸的土地,已儘屬曹操。

“曹操新得徐州,氣勢正盛。然其北有劉衍虎視,西有關中諸將未完全臣服,短期內應無力大舉南下。”陳宮分析道,“此乃我軍喘息之機。然江東孫權,承繼父兄基業,有張昭、周瑜輔佐,其誌非小。江夏與其隔江相望,摩擦難免,需早作提防。”

關羽撫髯道:“孫權年少,根基未穩,或可遣使通好,暫穩東線,使我等能專心內修政理,北防曹操。”

劉備點頭稱是:“二弟與公台之見,甚合我意。聯絡江東之事,可徐徐圖之。當前首要,是將這江夏,打造成鐵打的根基!”他目光灼灼,看向北方,仿佛穿透了千山萬水,“曹操,劉衍……這天下,備還未認輸!”

就在劉備於江夏苦苦經營,砥礪圖存之際,北方的平原城,也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風塵仆仆的高順,帶著一身征塵與疲憊,護著一個眼神驚惶卻強裝鎮定的小女孩,出現在了劉衍的麵前。陷陣營的威名猶在,但此刻,這支精銳已十不存一。

“奉先將軍……戰死小沛。”高順的聲音嘶啞乾澀,帶著壓抑的悲愴,“臨終前,命順護送小姐呂玲綺,前來投奔劉青州。將軍言……望劉使軍念在同門之誼,給小姐一條生路。順,使命已畢,聽憑發落。”

殿內一時寂靜。賈詡眼簾低垂,仿佛在養神;郭嘉指尖輕輕敲擊著案幾,目光閃爍;荀彧眉頭微蹙,似在權衡利弊。接納呂布之女,意味著公開與曹操的裂痕加深,可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但高順之才,陷陣營的練兵之法,以及收納英雄遺孤在道義上帶來的聲望,亦是難得的收獲。

劉衍看著台下那個瘦小的女孩,依稀能從她眉宇間看到幾分呂布那桀驁不馴的影子,但更多的是一種無依無靠的柔弱。雖然二人最後兵戎相見,但那點同門之誼,終究未能完全磨滅。

他起身,走下台階,來到高順麵前,親手將其扶起。“高將軍請起。奉先師兄……英雄一世,落得如此結局,令人扼腕。”他歎了口氣,語氣誠摯,“他與我有同門之緣,其女便如我之侄女。玲綺今後就留在青州,我必保她平安喜樂,無人可欺。”

他又看向高順,目光灼灼:“高將軍忠義貫日,練兵之能,天下無雙。衍素來敬仰。若將軍不棄,願留在我軍中,一展所長,衍必傾心相待,委以重任。若將軍心念舊主,欲歸隱山林,衍亦贈予金帛,禮送出境,絕不為難。”

高順身軀微微一震。他抬頭,對上劉衍清澈而堅定的目光,又感受到身邊呂玲綺悄悄抓緊他衣角的小手傳來的依賴。這個沉默如鐵石的漢子,眼眶竟有些發熱。他深吸一口氣,單膝再次重重跪地,抱拳過頭,聲音沉渾而堅定:

“順,願效忠劉青州!唯劉青州馬首是瞻!”

“好!”劉衍朗聲一笑,再次扶起高順,“得高將軍,勝得萬軍!今後我軍之整訓,便要多倚仗將軍了!”

至此,劉衍麾下,再添一員練兵大家和一支潛在的精銳種子。他收納呂布遺孤,招降高順的消息傳開,在天下諸侯中,尤其是在注重名聲的士人階層,贏得了不少好感。北地潛龍的聲望與實力,進一步鞏固。

南方的劉備在江夏舔舐傷口,積蓄力量,如同一塊投入荊襄平靜水麵的石子,激蕩起層層漣漪;北方的劉衍則穩步擴張,納才聚勢,氣吞萬裡如虎。中原的曹操,雖得了徐州,卻清晰地感受到來自南北兩方的壓力正在悄然積聚。天下的棋局,在經過短暫的混亂後,進入了更加微妙而緊張的新階段。江夏一隅與青州中樞,正成為未來風暴醞釀的兩個重要風眼。

喜歡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大涅盤,我的2011! 亮劍之我每天都有一個人 穿成嬌美雌性,被抓進棄獸城了 變身貓娘,被蘿莉控領主收養 逆襲傳說:大妖王 修仙家族之萬古擎天 還沒封神,你怎麼就證道混元了? 開局就送我無敵家族,對麵怎麼玩 代碼與魔咒 以身為獄:煉化萬物,鎮壓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