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衍發動雷霆攻勢,東西兩路大軍並進,橫掃河北之際,袁尚、袁譚兄弟麾下雖人心離散,卻仍有忠勇之將試圖力挽狂瀾。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昔日袁紹帳下的河北庭柱——顏良與高覽。
顏良死戰,力竭被擒東路軍戰場)
當張遼大軍兵臨鄴城之下,袁尚驚恐萬分,將堅守外圍屏障、拖延唐軍攻勢的希望寄托於大將顏良身上。顏良勇冠三軍,對袁氏亦存知遇之恩,雖知大勢已去,仍慨然領命,率本部精兵於鄴城以南的洹水布防,決心與唐軍決一死戰。
張遼聞報是顏良攔路,不敢怠慢,親自與徐晃、於禁商議對策。
徐晃請戰:“文遠,顏良雖勇,然其性烈,可激而破之。晃願為先鋒,挫其銳氣!”
於禁則道:“我軍勢大,可正合奇勝。以部分兵力正麵牽製,遣精騎繞擊其側後,亂其陣腳。”
戰鬥打響,顏良果然驍勇,揮舞長刀,親自衝鋒在前,其部下亦受激勵,死戰不退。徐晃出陣與顏良大戰數十回合,竟難分高下,足見顏良之勇。然而,唐軍兵力、裝備、士氣均占絕對優勢,在於禁的調度下,陣型嚴密,步步緊逼。同時,張遼派遣的一支精銳騎兵,已悄然渡過洹水上遊,突襲顏良軍側翼。
顏良腹背受敵,陣型漸亂,但他依舊死戰不退,怒吼連連,刀下斬殺多名唐軍士卒,渾身浴血,狀若瘋虎。張遼見其勇猛,心有不忍,更生愛才之念,下令務必生擒。
最終,顏良力竭,被徐晃覷準破綻,以刀背猛擊其手腕,打落兵器,周圍唐軍士卒一擁而上,以撓鉤套索將其捆翻在地。顏良雖被俘,猶自怒目圓睜,罵不絕口。
高覽困守,無奈被俘西路軍戰場)
在趙雲軍團席卷幽州南部時,袁譚派遣大將高覽固守通往薊縣的要隘——故安城。高覽用兵沉穩,非一味莽撞之徒。他深知硬拚難以抵擋趙雲、張飛、許褚這等組合,遂依托城防,深溝高壘,企圖拖延時間,等待袁譚整合力量或烏桓援軍。
趙雲率軍抵達,觀察城防後,對張飛、許褚道:“高覽乃河北名將,善於守禦,強攻傷亡必大。可圍而不打,斷其糧道,並以攻心為上。”
大軍遂將故安城團團圍住,並不急於攻城。趙雲每日派人在城下喊話,宣揚大唐政策,言明袁氏兄弟鬩牆、敗亡在即,勸告守軍棄暗投明。同時,張飛、許褚輪流率軍在城外挑戰,辱罵叫陣,試圖激高覽出戰。
高覽堅守不出,但城中糧草日漸匱乏,軍心浮動。尤其當鄴城陷落、袁尚被擒的消息傳來趙雲故意將消息射入城中),守軍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高覽在城頭,看著城外軍容鼎盛、士氣高昂的青州軍,再回想袁譚的猜忌和袁氏的內部傾軋,心中一片冰涼。
是夜,趙雲、許褚帶領鐵壁營,午夜時分,趁著高覽人困馬乏的時候,他們偷偷的摸上城牆,等哨兵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大部隊已經衝上了城牆,許褚帶領著部分的鐵壁營已經衝向城門,一路上無人可擋,很快就衝到了城門,並且已經打開城門,點起火,把向外麵的張飛示意,張飛一聲怒吼,兒郎們隨我衝鋒,很快張飛帶領著鐵騎衝向了城池,步兵在鐵騎的刀鋒下,摧枯拉朽。
很快,高覽聽到了消息,帶領著守衛衝殺,但是人太多,即使高覽有萬夫不擋之勇,依舊擋不住騎兵的衝殺,更何況還有趙雲,許褚,張飛等絕世猛將,很快,高難就被騎兵團團圍住,在張飛和許褚的合力圍攻下,很快,落入下風並被張飛一槍打掉兵器,被俘虜了。
顏良、高覽被相繼押送至長安。劉衍於大殿召見。
顏良、高覽上殿,立而不跪,昂首怒視。劉衍不以為意,反而讚道:“將軍勇烈,名不虛傳。惜乎明珠暗投,袁本初不能用將軍之才,其子更不堪扶。如今天下歸心,將軍何不棄暗投明,與我共扶漢室,留名青史?”
使君,忠臣不事二主,你不必說了,我二人絕不可能受降,劉衍意欲處決,但是田豐給他瘋狂的使眼色,於是劉衍大怒,敬酒不吃吃罰酒,將他們壓下去。
喜歡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