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衛”密報送至劉衍大營案頭,內容石破天驚:據潛伏在江東高層的暗線密報,周瑜與諸葛亮已定下毒計,欲效仿昔日官渡舊事,再施火攻!其核心便是,由江東老將黃蓋行苦肉計詐降,騙取信任,待隆冬時節,借東南風起,以詐降船隊為引,火攻甘寧水寨!而諸葛亮則於南屏山設壇,名為祈天,實為觀測天象,擇定那東南風起之機。
帳內,劉衍將密報傳閱郭嘉、賈詡。郭嘉撫掌冷笑:“果然!周郎妙計安天下,卻不知此計早成舊策!彼欲用火,我等便送他一場‘火’!”
賈詡渾濁的眼珠裡精光一閃:“黃蓋苦肉計,乃此計關鍵。若能令其詐降成真,或令其火船反噬,則周瑜、諸葛亮弄巧成拙,必遭重創!”
劉衍沉吟片刻,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彼欲借東風,我便‘助’他東風!彼欲用火攻,我便‘助’他火勢!傳令:召甘寧、於禁密議!”
密謀定策,請君入甕
甘寧、於禁連夜趕至中軍大帳。劉衍將情報與謀劃道出。
甘寧聞言,怒發衝冠:“周瑜小兒,安敢欺我!主公,末將請令,待那黃蓋來時,一刀砍了,看他如何施計!”
劉衍擺手:“興霸稍安勿躁。殺一黃蓋,易如反掌,然則破不了吳蜀水軍,反而打草驚蛇。我意,將計就計。”
他詳細部署:
1.假意信降:令甘寧麾下將領,尤其是原江東降卒,散布對長期對峙不滿、懼戰思歸的言論。待黃蓋“詐降”使者至,甘寧需表現得疑慮、貪婪又心動,經過一番“艱難”抉擇,最終“勉強”答應接應,並約定暗號、接應地點。務求逼真,使周瑜、諸葛亮深信不疑。
2.水寨布局:甘寧水寨外圍,明顯處多設易燃之物,如舊船、柴草,做出疏於防範、易於火攻的假象。但核心戰艦及主力,則秘密移往預設安全區域,或進行防火處理,水寨內部通道亦做調整,留出防火隔離帶和反擊通道。
3.東風為號:密切監視天氣,尤其是諸葛亮祈星壇動向。一旦確認東南風將起,便是決戰之機。劉衍甚至可派小股部隊伴攻南屏山,既給諸葛亮壓力,又示敵以“焦躁”,進一步麻痹對手。
4.雷霆反製:待黃蓋火船隊趁風闖入水寨,點燃“易燃物”時,預伏的精銳水軍立刻從兩側殺出,以快船分割火船隊,用泥沙、濕毯撲滅關鍵位置的火勢。同時,甘寧主力艦隊借風勢東南風對自上流而下的北府水師亦是助力)直撲周瑜的本陣!而於禁的陸軍則加強江防,防止呂蒙部趁亂登陸。
“此計關鍵,在於一個字,‘信’。”劉衍總結道,“要讓周瑜、諸葛亮堅信我等已入彀中。待其以為得計,全軍出動之際,便是我等反擊之時!”
計策施行,暗流激蕩
計策既定,各方悄然行動。
甘寧回到水寨,依計行事,軍中果然“流言”四起。不久,黃蓋派出的心腹密使果然潛至,呈上血書,訴說自己因勸阻周瑜聯合劉衍而遭毒打,願率部歸降,並獻上火攻破敵之策實為周瑜之計)。甘寧先是“勃然大怒”,斥其詐降,經“左右”苦苦勸說,又見“厚禮”,方才“猶豫”答應,約定了接應信號與日期。整個過程,堪稱影帝級表演。
與此同時,北府水寨的“混亂”與“懈怠”也通過各種渠道傳回周瑜耳中。周瑜與諸葛亮聞之,相視而笑,自以為得計。諸葛亮更是日夜觀星,推算那至關重要的東南風起之日。
長江之上,戰雲密布,殺氣盈野。一場圍繞著“火攻”與“反火攻”的頂級智鬥,在無形的戰場上激烈交鋒。雙方都在等待,等待那陣決定勝負的東風。
這一日,江風漸起,拂動旌旗。諸葛亮於南屏山觀星台,望見東南天際雲氣流動,掐指一算,對周瑜道:“都督,明日亥時,東南風必起!”
周瑜眼中厲色一閃:“好!傳令黃老將軍,依計行事!明日,便是甘寧水師覆滅之日!”
而在北府水寨,劉衍也接到了“暗衛”的最終確認和天象觀測報告。他立於帥帳之外,感受著那逐漸轉向的微風,冷冷一笑:“東風已至,獵殺開始!”
夜幕低垂,大江之上,無數的戰船開始按照各自的劇本,悄然調動。黃蓋的“詐降”船隊滿載引火之物,覆蓋著油布,如同暗影中的毒蛇,駛向了甘寧的水寨。而甘寧的主力艦隊,則如同蓄勢待發的猛虎,在黑暗與波光中,張開了致命的口吻。
決定吳蜀聯盟命運,乃至整個天下歸屬的一夜,即將來臨。
喜歡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