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啊。”曾國藩長歎一聲,對胡林翼、左宗棠說,“潤芝,季高,時下湘軍籌錢不易,處處碰壁,正見當初二位傾力支持的可貴呀。”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胡林翼連忙擺手,說道,“滌公也無需著急,車到山前必有路,湘軍十萬大軍的糧餉不是小事,朝廷遲早是要出一個法子解決。”
胡林翼知道自己是在安慰曾國藩,因此說到此處,就不再往下說了。
曾國藩所說胡林翼、左宗棠二位傾力支持,指的是湘軍成立之初那幾年的事情。
彼時,曾國藩率領湘軍還在湖南作戰。人們說創業艱難。曾國藩幸運的是,遇到了胡林翼和左宗棠兩個好搭檔。
胡林翼時任湖北巡撫。他左右逢源,全力維持好與湖廣總督官文的關係,獲得了主掌大局的權力。他一方麵率領軍隊配合湘軍作戰,另一方麵從湖北籌措了大量糧餉,對湘軍進行支援
左宗棠擔任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僚。駱秉章非常信任他,凡是涉及湖南範圍內的軍政大事,全權委托他處理,他隻需要簽字畫押即可。左宗棠仗著在湖南士紳中的良好形象,籌措銀錢米糧,及時送到曾國藩軍中,免除了湘軍的後顧之憂。
曾國藩每每念到胡林翼和左宗棠對自己的幫助,心中總是充滿感激之情。
不料,他後來率部離開湖南,來到江西作戰,糧餉問題就變得艱難起來。
依照常例,湘軍在江西作戰,應當由江西提供糧餉。此時,江西既是兩江總督何桂清的地盤,也是江西巡撫陳啟邁的轄區。何桂清與曾國藩都出自權臣穆彰阿的門下,屬於“同門之誼”;陳啟邁與曾國藩都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進士,屬於“同年之誼”。用正常眼光看,他們的關係應該比較融洽。可是,事實恰好與此相反。
何桂清覺得,曾國藩作為師弟,平日根本就不搭理自己這位師兄,三節兩壽從不走動,同門師兄弟之誼,從何談起?更何況幾年前穆彰阿就已失勢,被鹹豐皇帝革除職務永不敘用,朝廷內外的官員們避之不及,現在還提他做什麼?
如果不談感情,談一下利益又當如何?這一點更是讓何桂清感到不可思議。
在認為,曾國藩率領湘軍在江西作戰,受益者是江西的父老鄉親和大小官員,跟兩江地區瓜葛不大,憑什麼讓兩江地區承擔湘軍的餉銀。到時候,湘軍打了勝仗,得到朝廷嘉獎;江西保了一方平安,朝廷也會嘉獎;唯獨兩江地區吃了啞巴虧,還有苦難言。這種折本的買賣,你猜何桂清做不做?
因此,何桂清對於曾國藩請求助餉一事,不理不睬,一毛不拔。他寧願拿出大把銀子送給主持江南大營的欽差大臣和春。畢竟,和春把江南大營經營好了,才是正道,才能真正保護兩江地區的安定。
何桂清一毛不拔,陳啟邁又是什麼態度呢?
陳啟邁最初還是歡迎曾國藩率湘軍到江西作戰。但是,曾國藩很快發現他目的不純——陳啟邁想通過巧取豪奪,獲得湘軍的控製權。這讓曾國藩完全不可接受。於是,雙方很快就鬨起了矛盾。
本應由江西提供的糧餉,陳啟邁總是打了折扣,再打折扣,而且經常拖延三五幾個月之久,讓人傷透腦筋。
好在江西戰事平定之後,曾國藩率領湘軍大營從江西建昌,搬遷到安徽宿鬆。朝廷下了旨意,規定由湖南、湖北、安徽三省共同承擔湘軍糧餉,使得糧餉問題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離徹底解決,還來日方長。
想到這一點,曾國藩皺起眉頭,對胡林翼說:“潤芝,你有什麼好辦法?”
胡林翼搖頭說:“我也沒甚好辦法。不過,幾年前,我駐軍湖北黃州時,遇到這個問題,頗為有趣,不知滌公有無興趣一聽?”
“好啊,反正大事也議得差不多了,潤芝,請你講一講吧。”曾國藩饒有興趣地撚須說道。
“那一年,中秋節快要到了,由於餉銀拖欠太久,士氣低迷,這樣子怎麼打仗呢?”胡林翼說道,“我想來想去,沒啥好辦法,出了一個下策,在公文紙上寫了一首詩,鈐上朱紅大印,馳遞到各州縣。”
“潤芝好有雅致,愚兄佩服。”曾國藩讚道。
“滌公先彆忙著佩服,這首詩可不是什麼好詩,入不了滌公、季高兄法眼。”胡林翼繼續說道,“詩裡是這樣寫的,‘開口便要錢,未免討人厭。官軍急收城,處處隻說戰。性命換口糧,豈能一日騙?眼前又中秋,給賞更難欠。——惟祈各路厘局大財神,各辦厘金三萬串。’”
胡林翼話音未落,大帳裡已笑倒一片。
“潤芝吟得一首好詩啊。”同樣喜歡舞文弄墨的彭玉麟笑嘻嘻地問,“就是不知效果怎樣?”
“效果還不錯,半個月不到,送餉的船隻絡繹而至,有了錢,有了糧,軍中士氣大振。”胡林翼說道,“滌公,竊以為,餉銀這事兒拖不得,卻又急不得;有時又不免放低身段,多施些手段,方能事半功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潤芝說得極是,愚兄受教了。”曾國藩誠懇地說。
糧餉的事情,議來議去沒有結果。左宗棠上來說:“滌公,我這次預備進京參加春闈,不料走到襄陽時,被大雪阻隔了幾天。這事你是曉得的。”
曾國藩點點頭說:“我聽潤芝說過這事。這事端的好險。幸好這一場大雪阻了行程,不然你真去了京城,恐怕是凶多吉少。”
“滌公,請你不要打岔,我說的是另外一層意思。”左宗棠心直口快,這毛病還是沒有徹底改掉。曾國藩倒也不介意,微笑說道:“季高,你也彆葫蘆裡賣藥了,儘管爽爽快快地說出來。”
左宗棠說道:“都說‘瑞雪兆豐年’,然則雪下得太大、太久,對農作物傷害極大。我看今年湖北、湖南兩省的糧食,恐怕難以豐收,屆時我擔心有錢也買不到糧食。那又該當如何?”
“這確實又是一個難題,季高,依你之見,怎麼做?”曾國藩問。
“四川地處盆地,氣候溫和,一年四季難得下雪,此次雪災未必受到很大影響。滌公不妨派一得力人手,提前到四川一帶訂好糧食,作未雨綢繆之想。”
“那麼,派誰去好呢?”曾國藩說,“你辦事老練,如今又暫無要事,原是最佳人選,不過你要留在宿鬆等候朝廷處理意見,隻得另外派人了。”
就在這時,一名高個子中年書生從角落裡走出來,說:“老師,學生毛遂自薦,願去四川走一趟。”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