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麵對朝廷一道緊似一道的催兵嚴旨,左宗棠拿出了他特有的“剛強)”勁和“智”謀。他回複朝廷的奏折寫得冠冕堂皇:“臣部新集,需加整訓;入浙路徑,尚需探明;糧秣轉運,尤費周章……”總之,困難重重,需要時間準備。
實際上,他率領楚軍主力,就在江西廣信、玉山與浙江衢州、常山交界的山區地帶,開始了“武裝巡遊”。既不深入浙江境內承擔責任,也不退回江西顯得怯戰。每日裡,他或登山眺望浙江方向升起的烽煙,或督促士兵操練陣法,或與幕僚研究浙江輿圖,仿佛一頭耐心的猛虎,蟄伏於叢林邊緣,目光炯炯地等待著獵物咽下最後一口氣。
他派出的細作不斷傳回杭州的消息:城中斷糧,人相食……守軍士氣崩潰……王有齡數次組織突圍皆被擊退……絕望的氣氛籠罩全城……
鹹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杭州城破的消息終於如同一聲喪鐘,傳到了左宗棠的軍營。浙江巡撫王有齡,在城破之際自縊殉國一說服毒)。
左宗棠聞訊,沉默良久。他走到帳外,望著東南方向灰暗的天空,心中並無多少悲憫,隻有一種塵埃落定的平靜和躍躍欲試的激動。
幾乎在同一時間,來自安慶的八百裡加急也到了。曾國藩的信中隻有寥寥數語,卻字字千鈞:
“季高兄:杭城噩耗已至,雪軒殉節。浙省無主,妖氛益熾!兄當速提勁旅,星夜馳援,力挽狂瀾!滌生已具折保舉兄台署理浙江巡撫,朝廷必允。浙事糜爛,非兄莫屬!拯民水火,在此一舉!切望速行!”
與此同時,曾國藩的《奏請以左宗棠專辦浙江軍務並請簡授巡撫事》的奏折,也以六百裡加急飛送京城。奏折中,他痛陳浙江危急,強調“非左宗棠不能當此巨任”,極力渲染左宗棠的才能和楚軍的可用,並明確提出:“仰懇天恩,明降諭旨,將浙江巡撫一缺,即令左宗棠補授…俾得儘心經理,以冀挽回全局。”
1862年1月同治元年正月),朝廷諭旨下達:授左宗棠為浙江巡撫,命其即刻率部入浙,剿辦“發逆”,收複失地!
接到聖旨的那一刻,左宗棠撫摸著那方象征著封疆大吏權威的浙江巡撫關防大印,心潮澎湃。從鹹豐十年1860年)奉旨以四品京堂襄辦曾國藩軍務,到如今堂堂正二品巡撫,主政一省,不過短短兩年多時間!這其中,固然有他自身的才略與楚軍的浴血奮戰,但曾國藩在關鍵時刻的推波助瀾、運籌帷幄,甚至那番冷酷卻精準的政治算計,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滌公……這份人情,我左季高記下了!”左宗棠目光灼灼,望向東方那片烽火連天的土地,“浙江,我來了!”他翻身上馬,楚軍旗幟獵獵,如同出匣的利劍,終於刺向了屬於他的戰場。一場屬於左宗棠的、波瀾壯闊的浙江平亂與複興的篇章,就此拉開序幕。而曾國藩,在安慶的督署中,看著左宗棠東進的消息,也微微鬆了口氣,東南棋局,他又落下了一枚關鍵而有力的棋子。
上海,這座位於長江口的通商巨埠,此刻正籠罩在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東征大軍的陰影下。鬆江失陷的硝煙尚未散儘,太平軍的旌旗已逼近城垣。租界內,洋商們惴惴不安,華界裡,更是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江蘇巡撫薛煥,這位名義上的江南最高長官,早已失去了對蘇南大部分地區的控製,隻能帶著殘兵敗將,龜縮在上海縣城和租界邊緣,依靠洋人的“中立”和剛剛嶄露頭角的華爾洋槍隊勉強支撐。他每日焦頭爛額,既要應付咄咄逼人的太平軍,又要周旋於各懷心思的列強領事之間,早已心力交瘁。
上海城內,一群憂心如焚的江南士紳聚集在團練大臣龐鐘璐的府邸。窗外,黃浦江上洋輪穿梭,汽笛嗚咽,仿佛在為這座孤城奏響哀歌。室內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
“龐大人,不能再等了!”一位須發皆白的老翰林聲音顫抖,“李逆李秀成)大軍壓境,薛中丞薛煥)困守一隅,若無強援,上海淪陷隻在旦夕!屆時,生靈塗炭,江南膏腴之地儘入賊手,洋稅財源亦將為賊所用啊!”
龐鐘璐眉頭緊鎖,長歎一聲:“援兵?向誰求援?蘇南已糜爛,江北兵力自顧不暇。唯今之計,隻有…”
“隻有曾大帥曾國藩)!”一個清朗而帶著決絕的聲音響起,打斷了龐鐘璐的話。眾人望去,說話者正是戶部主事錢鼎銘。他雖隻是六品京官,因丁憂在籍,此刻亦在城中。他身材不算魁梧,但眼神銳利如電,透著一股書生的倔強與擔當。
“曾大帥新克安慶,威震東南,麾下湘軍乃百戰精銳!若能請得曾帥分兵東援,上海可保,東南大局可定!”錢鼎銘越說越激動,站起身,環視眾人。
“鼎銘兄所言極是!”另一位士紳接口,“然安慶遠在千裡之外,陸路皆為長毛阻隔,水路亦凶險難測,如何通達?何人敢往?”
廳堂內一片沉默。是啊,這趟求援之路,九死一生。不僅要穿越被太平軍控製的廣闊區域,還要麵對長江上可能遭遇的太平軍水師。誰敢擔此重任?
錢鼎銘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一張張或猶豫、或恐懼、或期待的臉龐。他猛地向前一步,對著龐鐘璐和眾士紳深深一揖,朗聲道:“諸位父老!上海非僅一城,乃東南財賦之樞,中外通商之喉!若失上海,賊得巨資強援,則江南半壁儘墨,朝廷財稅枯竭,剿滅長毛更添萬難!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鼎銘不才,願效申包胥秦庭之哭,蹈湯火,冒鋒鏑,赴安慶麵謁曾大帥,泣血求援!”
擲地有聲的話語,如同驚雷在寂靜的廳堂中炸響。所有人都被錢鼎銘的膽識和決心所震撼。龐鐘璐眼眶微紅,上前緊緊握住錢鼎銘的手:“鼎銘!此去千難萬險…”
“鼎銘心意已決!為吳中百萬生靈,為朝廷東南大局,雖萬死,不敢辭!”錢鼎銘語氣斬釘截鐵。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