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劍指侍王_晚清三傑恩仇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6章 劍指侍王(1 / 1)

同治元年1862年)春,浙江。

這片曾以“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享譽天下的膏腴之地,此刻卻籠罩在戰火的硝煙與鐵蹄之下。放眼望去,山河破碎,城池易幟,曾經繁華的市鎮徒留斷壁殘垣。這裡,已是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的天下。

李世賢,一個令清軍將領聞之色變的名字。廣西藤縣走出的悍將,年僅二十八歲,卻已用兵如神,在太平天國後期群星中閃耀著奪目光芒。他治軍嚴整,戰術詭變,不久前在江西景德鎮,更讓一位同樣以強硬著稱的清廷大員——左宗棠,嘗到了硬碰硬的滋味。雖然那場激戰以李世賢退入浙江告終,但這個名字,已深深烙印在左宗棠的腦海中。

李世賢入浙,恰逢浙江清軍空虛。他如入無人之境,鐵騎橫掃嚴州、處州、台州、寧波,終於在鹹豐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將那座浙中重鎮——金華,牢牢踩在腳下。自此,金華成了他經營浙江的根基。這是太平軍首次在浙江建立穩固政權。浙江,與江蘇並稱清廷的“錢袋子”,其淪陷的消息傳到京師,紫禁城為之震動。朝廷急令曾國藩派湘軍馳援,曾國藩分身乏術,卻舉薦了一人——左宗棠。

於是,命運的絲線將這兩位勁敵再次纏繞於這片多難的土地上。

同治二年初,寒風料峭中,左宗棠率領他的五千楚軍精銳,自江西婺源翻山越嶺,踏入了浙江開化的地界。他在此紮下大營,目光如炬,審視著這片幾乎儘歸敵手的疆域。五千對二十餘萬!懸殊的數字足以讓任何將領窒息。左宗棠雖深信“兵在精而不在多”,但麵對幅員遼闊、河網密布的浙江,一股力不從心的沉重感,仍悄然壓上心頭。

“需強援!”左宗棠的目光投向遙遠的南方,他想起了一個人——蔣益澧。

蔣益澧,字薌泉,湖南湘鄉人。此公非科舉正途出身,卻是湘軍中有名的“拚命三郎”,專啃硬骨頭,戰功赫赫,已官至廣西按察使。他性情放蕩不羈,與曾國藩、胡林翼等大佬格格不入,唯獨與左宗棠脾性相投,交情匪淺。左宗棠一封奏折直達天聽,請求調蔣益澧為浙江布政使。朝廷允準。

不久,蔣益澧便帶著他自行募集的八千多湘勇,風塵仆仆地趕到了開化。左宗棠親自出迎,緊握這位同鄉猛將的手。蔣益澧的到來,不僅帶來了一支生力軍,更帶來了一股剽悍無畏的銳氣。

然而,難題未解。浙江水鄉澤國,河道縱橫,楚軍於此如同旱鴨。沒有一支強大的水師,寸步難行。左宗棠雷厲風行,在衢州火速籌建水師,並奏保精通水戰的湖南長沙老將劉培元為衢州總兵,統轄新軍。劉培元的水上作戰經驗,為左宗棠插上了急需的翅膀。

萬事俱備,隻待東風。左宗棠劍指侍王李世賢!

開局艱難。太平軍幾乎控製了浙江全境,皖浙邊境亦是其勢力範圍,左宗棠部孤懸浙西,四麵皆敵。麵對朝廷催促直取杭州的嚴令,左宗棠審時度勢,力排眾議。他深知,貿然深入,必陷重圍。他的策略是:穩紮穩打,由弱及強。以開化為軸心,楚軍如磐石般步步推進,先克常山,再取遂安。每占一地,必深溝高壘,設立穩固大營,絕不貪功冒進。

左宗棠的“烏龜戰術”,讓李世賢感到了壓力。這位年輕的太平軍名將,被對手的沉穩逼得心浮氣躁,急於尋求決戰以打破僵局。當左宗棠兵鋒指向江山時,李世賢親率大軍,浩浩蕩蕩前來迎擊。

這正是左宗棠等待的時機!他對這位老對手太了解了。雙方在江山清湖狹路相逢,一場慘烈的廝殺驟然爆發。戰鼓震天,刀光蔽日。左宗棠運籌帷幄,精準地抓住了李世賢部署的破綻。激戰過後,太平軍陣線動搖,潰敗如山倒。李世賢本人險遭生擒,若非麾下將領拚死護主,殺開一條血路,這位侍王恐已淪為階下囚。

清湖大捷,楚軍士氣如虹。左宗棠乘勝追擊,又在石門、花園連敗太平軍。同治二年五月,左宗棠麾下的雄師,挾連勝之威,兵臨浙西咽喉——衢州城下。

城頭,李世賢望著城外森嚴的楚軍壁壘,心中五味雜陳。他並非初出茅廬,身經百戰,自詡心理素質過硬。然而,自與左宗棠在浙江交手以來,竟無一次勝績!清湖之戰更是差點葬送性命。一股難以言喻的寒意,悄然爬上他的脊背。麵對城下那位須發戟張、目光如電的湖南統帥,一種前所未有的忌憚,甚至恐懼,在他心底滋生蔓延——這便是悄然滋生的“恐左症”。

在衢州堅守了一段時日後,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左宗棠持續的軍事壓迫,終於讓李世賢做出了決定:棄城!他率領主力,倉皇撤往龍遊、湯溪一線。

楚軍兵不血刃,開進衢州城。這座浙西重鎮,成為左宗棠入浙以來收複的第一座府城!衢州的收複,標誌著左宗棠在浙江的戰略局麵徹底打開。

稍作休整,左宗棠的目光便投向了下一個目標——龍遊。九月二日,楚軍大營移至距龍遊僅五裡的新涼亭。此時,已是深秋。九月初九,重陽佳節,恰逢左宗棠五十壽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入浙以來,從孤軍深入、步步驚心,到如今連戰連捷、疆土漸複,局麵豁然開朗。值此生辰,又逢佳節,戎馬半生的左宗棠胸中豪情激蕩,難以自抑。雖身處前線軍營,耳畔猶聞炮聲,他卻欣然命筆,在搖曳的燭光下,揮毫潑墨:

“萬山秋氣赴重陽,破屋頹垣辟戰場。

沉劫難消三戶恨,高歌聊發少年狂。

五更畫角聲催曉,一夜西風鬢欲霜。

笑語黃花吾負爾,荒畦數朵為誰忙。”

詩成,墨跡淋漓,儘顯名將風骨與書生豪情。

侍立一旁的衢州知府、愛將楊昌濬心有所感,亦步其韻,和詩一首:

“頻年馬上過重陽,幕府秋風老戰場,

南顧尚煩明主慮,東征端賴楚人狂。

他鄉紅樹愁今日,故國黃花阻十霜。

卻喜生辰逢今節,題糕那惜為書忙。”

炮聲隆隆的戰場邊緣,兩位統帥文臣,竟有如此雅興賦詩酬唱,仿佛重現古之名將之風。詩稿在將領間傳閱,為肅殺的軍營平添了幾分儒雅與豪邁。

然而,戰局瞬息萬變。十月,天京南京)危急的羽檄飛至李世賢軍中。天王洪秀全嚴令侍王火速率主力回援。李世賢不敢怠慢,留下部將陳廷香、李尚揚等扼守龍遊、湯溪諸據點,自己則帶著精銳主力,匆匆踏上了西援天京的路途。

龍遊城下,左宗棠的壓力驟輕,但他的目光,已越過眼前的城池,投向了更廣闊的浙江腹地。收複全浙的宏圖,正在這位剛過知天命之年的統帥心中,徐徐展開。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兵王歸來:七個美女大佬包養我 1949受傷轉業再上抗美援朝 我,警察,破案方式保密 無限穿越的長生者 抗戰:從血戰山西到解放全國 噬神之蛇 劍塚棄徒:混沌聖女與逆命仙途 劍破九霄:重生皇子的逆天之路 你惹她乾嘛?她可是上古真神啊! 封神:老壽桃弟子,獲贈萬倍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