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元年1862年)的冬天,浙西衢州。凜冽的寒風卷著肅殺之氣,穿透了臨時充作浙江巡撫行轅的官署。左宗棠,這位新晉的封疆大吏,眉頭緊鎖,望著案頭堆積如山的軍報和幾乎空白的糧餉賬簿,心頭如同壓著千鈞巨石。
楚軍自江西入浙,連番苦戰,雖收複衢州等地,卻已是強弩之末。兵疲馬乏,糧草告罄,餉銀更是無著。更棘手的是,他初來乍到,人地兩生。浙江官場在太平軍的衝擊下支離破碎,地方士紳或逃或匿,籌集軍需舉步維艱。王有齡殉國後的爛攤子,像一個巨大的、冰冷的漩渦,幾乎要將他和他的楚軍吞噬。市場上,鬥米貴過黃金,有銀子也買不到救命糧!這位素來剛毅的“左騾子”,此刻也不禁感到一陣徹骨的寒意。
就在左宗棠焦頭爛額之際,親兵來報:“稟大帥,門外有一商人求見,自稱胡光墉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言有要事相商並帶來了大批物資!”
“胡光墉?”左宗棠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此人是已故浙江巡撫王有齡的心腹紅人,一個在浙商界翻雲覆雨的“紅頂商人”。王有齡與曾國藩、與他左宗棠所屬的湘係素有齟齬,對王的人,左宗棠本能地帶著警惕和排斥。
“不見!”左宗棠煩躁地揮揮手,“王有齡的人,能有什麼好事?無非是想投機鑽營!”
然而,親兵接下來的話讓他心頭猛地一跳:“大帥,那人帶來了二十條大船!就泊在衢江碼頭!船上堆滿了糧食!白花花的大米,還有藥材、布匹、火藥,一眼望不到頭!”
“二十船?!”左宗棠霍然起身,眼中精光爆射!糧!是救命的糧!他三步並作兩步衝到窗前,推開窗欞。寒風撲麵,但遠處衢江碼頭上,那一眼望不到頭的船隊,以及船上隱約可見的、堆積如山的麻袋,瞬間點燃了他眼中的火焰!疑慮雖在,但這批物資的誘惑力實在太大!
“帶他進來!”左宗棠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
胡雪岩被引入行轅。他身著錦袍,氣度從容,眉宇間透著商人的精明與曆練,但此刻眼神中卻帶著誠懇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他深施一禮:“草民胡光墉,拜見撫台大人!”
左宗棠目光如電,審視著眼前這個傳奇商人:“胡光墉?王雪軒王有齡字雪軒)的舊人?你此來何為?”
胡雪岩不卑不亢,坦然道:“回稟撫台大人,草民確曾受王中丞王有齡)厚恩。去歲杭州被圍,王中丞命草民出城采辦軍需。草民幸不辱命,購得白米二十萬石,另有藥材、布匹、火藥等若乾,裝滿了這二十艘船。”他語氣轉為沉痛,“然當草民押運物資星夜趕回杭州時,城已陷落……王中丞……已殉國儘忠了!”
他抬起頭,目光懇切地望向左宗棠:“草民聞大人奉旨撫浙,督師剿匪,拯民水火。然大軍新至,糧餉維艱。此批物資,本為王中丞為守城軍民所備,今王公已逝,杭州未複。草民鬥膽,願將此二十船物資,全數獻與撫台大人!充作軍需,以助大人平定浙亂,告慰王公在天之靈!”
二十萬石米!還有大批緊需物資!全數奉送?!饒是左宗棠見慣風浪,此刻心中也是巨震!這不是錦上添花,這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解的是他的燃眉之急,救的是他楚軍萬千將士的性命!他之前對王有齡一係的芥蒂,在如此巨大的、關乎生死存亡的實惠麵前,瞬間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左宗棠臉上的冰霜迅速融化,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激動和讚賞。他大步上前,一把扶住胡雪岩:“雪岩先生!快快請起!先生急公好義,雪中送炭!此乃解我三軍倒懸之急!宗棠代三軍將士,謝過先生大恩!”這一聲“先生”,已透露出左宗棠態度的根本轉變。
物資交接完畢,左宗棠特意留下胡雪岩深談。他驚訝地發現,這個出身徽州、從錢莊學徒打拚出來的商人,不僅對浙江全省的山川地理、物產民情了如指掌,更對籌糧、轉運、理財、通商等事務有著驚人的天賦和執行力。其思路之清晰,辦事之乾練,遠非一般庸吏可比。兩人從浙江戰局談到戰後重建,從錢糧籌措談到商貿流通,竟是越談越投機,頗有相見恨晚之感。
左宗棠心中豁然開朗:此人不正是他苦苦尋覓的、能助他在浙江打開局麵、穩定後方的絕佳人才嗎?他正需要一個既熟悉地方、又能力超群、且能繞過破碎官僚體係直接辦事的得力臂助!
數日後,一份由浙江巡撫左宗棠署名的奏折飛遞京師。在請求調派人員協助辦理浙江軍務及善後的名單上,“浙江紳士、候補道胡光墉”的名字赫然位列第一!奏折中,左宗棠對胡雪岩極儘褒揚:
“該員急公好義,實心實力,迥非尋常辦理賑撫勞績可比。其才具優長,於浙江情形最為熟悉。臣軍所需軍火、軍餉,並臣與各省交涉事件,均賴該員一手經理。可否懇請天恩,將該員胡光墉留於臣軍,隨營差遣,以資臂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朝廷很快準奏。於是,錢莊巨賈胡光墉,搖身一變,成為了楚軍的“總後勤官”兼浙江善後事務的實際操盤手!
胡雪岩沒有辜負左宗棠的信任,立刻展現出他超凡的協調能力和效率:
他利用遍布各地的錢莊網絡和人脈,源源不斷地為前線楚軍籌措、轉運糧餉軍火,保障了左宗棠後續攻打富陽、杭州等戰役的物資供應,解決了左宗棠最大的後顧之憂。
戰亂之後,流民遍地,餓殍載道。胡雪岩主持在杭州等地廣設粥廠,每日施粥,活人無數。一口口熱氣騰騰的大鍋,成了絕望中百姓的“活命符”,也為左宗棠贏得了寶貴的民心。
麵對戰後田野溝壑間無人收殮的累累白骨,胡雪岩組織人手,耗費巨資,曆時數月,收埋了十萬具以上的遺骸!這不僅是對逝者的告慰,更是淨化環境、防止瘟疫、恢複生機的善舉,令浙江士民感佩不已。
他實際掌管了浙江全省的錢糧征收、調配和善後款項,以其卓越的理財能力,在廢墟之上艱難地重建著地方財政和經濟秩序。
胡雪岩的每一項舉措,都切中要害,實實在在地為左宗棠穩定浙江、進軍東南掃平了障礙,贏得了民心。左宗棠對此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他越來越倚重這位精明強乾、能量巨大的商人朋友。
衢江畔那二十船救命的糧食,如同一座堅固的橋梁,連接了性格剛烈、以經世濟民為己任的封疆大吏左宗棠,與精明務實、深諳世事人情的商界巨擘胡雪岩。一場基於患難真情與共同目標平定浙江、恢複秩序)的政商聯盟,就此在硝煙彌漫的浙江大地上牢固地建立起來。
胡雪岩獻上的,不僅是物資,更是他無與倫比的商業網絡、理財能力和對浙江民情的深刻理解。左宗棠給予的,則是官方的授權、無條件的信任和施展抱負的廣闊舞台。這份在戰火與廢墟中結下的深厚情誼和互信,將成為未來十數年裡,支撐左宗棠經略西北、興辦洋務如福州船政局)、甚至抬棺出征收複新疆的最堅實的後勤與財政支柱。
一個傳奇的巡撫,一個傳奇的商人,他們的命運,從浙江開始,緊緊地交織在一起,共同書寫著晚清那段波瀾壯闊又充滿矛盾的曆史篇章。而這一切的起點,就在那個寒風凜冽的衢州冬天,那二十艘改變時局的糧船。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