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抵達後,立刻召集諸將,部署總攻。他汲取了蘇州攻堅的經驗教訓,更加強調火力的集中運用和工兵的協同。
淮軍將所能調集的重炮包括部分常勝軍的重炮,戈登雖不滿但仍維持著表麵的合作)全部集中,在城外構築了數個大型炮兵陣地。晝夜不停的炮擊開始了!炮彈如同密集的冰雹,持續不斷地砸向常州的城牆和城內預設的防禦工事。古老的城牆在近代火藥的持續轟擊下,磚石崩裂,多處出現巨大的塌陷。城內火光四起,濃煙蔽日,守軍和百姓死傷枕藉。然而,陳坤書、黃和錦指揮若定,利用殘垣斷壁和挖掘的地道、坑道,頑強地組織抵抗,不斷修複被轟塌的缺口。
淮軍工兵在炮火掩護下,如同鼴鼠般在凍土下挖掘多條地道,直通城牆根下,準備埋設炸藥進行爆破。城內的太平軍則在黃和錦的指揮下,同樣挖掘深溝監聽,並組織敢死隊出城逆襲,破壞地道。雙方圍繞著地下的黑暗通道,展開了無聲而殘酷的死亡競賽,許多工兵尚未見到陽光便窒息或戰死在地道之中。
每當城牆被轟出較大缺口,淮軍的敢死隊便在督戰隊的驅趕下,扛著雲梯,嚎叫著發起衝鋒。城頭的太平軍在陳坤書的親自督戰下,用殘存的土炮、抬槍、弓箭乃至滾木礌石、滾燙的金汁油糞混合物)進行殊死抵抗。缺口處反複易手,屍體層層疊疊,將缺口都堵塞起來。淮軍數次突入城內,都被太平軍以巷戰、火攻等方式頑強擊退。戰鬥之慘烈,傷亡之巨大,遠超蘇州之戰。
長期的圍困使常州城內糧草斷絕。士兵麵黃肌瘦,百姓易子而食的慘劇時有發生。疫病在缺醫少藥的環境下肆虐。然而,在陳坤書、黃和錦的嚴令和以身作則下傳說陳坤書與士兵同食稀粥),守軍的抵抗意誌並未完全崩潰,反而在絕境中爆發出驚人的韌性。
持續近兩個月的殘酷攻防,耗儘了雙方最後的氣力。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淮軍終於成功爆破了一段關鍵城牆,炸開的豁口巨大且難以迅速堵塞。劉銘傳親率銘字營精銳,如同尖刀般率先突入!郭鬆林、李鶴章等部也緊隨其後,從多個缺口湧入城中!
最後的巷戰爆發了!常州城內,每條街道、每座房屋都成了戰場。太平軍士兵依托熟悉的地形,進行著絕望而悲壯的抵抗。護王陳坤書身先士卒,揮舞大刀,在親兵的護衛下於街巷中左衝右突,試圖組織反擊,但大勢已去。佐王黃和錦在指揮一處街壘阻擊時,不幸被淮軍的流彈擊中,壯烈殉國。
陳坤書且戰且退,最終被淮軍重重包圍在護王府附近。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淮軍,他力戰不屈,手刃數敵,終因力竭被俘。
陳坤書被五花大綁,押解至李鴻章設在城外的督帥行轅。他雖滿身血汙,傷痕累累,卻昂首挺立,怒視著端坐堂上的李鴻章,毫無懼色。
李鴻章看著眼前這位令淮軍付出慘重代價的悍將,眼神複雜。他例行公事般地審問了幾句,陳坤書或沉默以對,或厲聲痛斥清廷和李鴻章。李鴻章知道,這樣的硬骨頭不可能招降,留著隻會是隱患和麻煩。
“護王陳坤書,抗拒天兵,荼毒生靈,罪無可赦!”李鴻章的聲音冰冷,“拖出去,明正典刑!”
隨著李鴻章的命令,這位太平天國後期的重要將領,在常州城破後不久,被公開處決。他的死,象征著太平天國在蘇南有組織抵抗的徹底終結。殘餘的太平軍零星抵抗很快被肅清,常州城終於完全落入淮軍之手。曾經繁華的常州府城,經過數月的血戰,已是滿目瘡痍,屍骸遍地,一片死寂。
常州克複的捷報,連同陳坤書、黃和錦授首的消息,再次以六百裡加急飛報京師。朝廷上下為之振奮!蘇南——這個帝國最富庶、被太平天國占據最久的膏腴之地,終於被李鴻章和他的淮軍徹底光複了!這不僅打通了會攻天京的東路通道,更斬斷了天京最重要的財源和兵源之一。
朝廷的褒獎再次如雪片般飛來,而其中最具分量的,是一道新的恩旨:
“諭:欽差大臣、江蘇巡撫、太子少保李鴻章,督率淮軍,蕩平蘇南,克複常州,生擒逆酋陳坤書等,厥功至偉!著加恩賞給騎都尉世職!欽此!”
騎都尉世職!這不再是虛銜,而是實打實的、可以世襲罔替的貴族爵位!雖然隻是正四品的世職清代世職分公侯伯子男及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但對於以軍功起家、身為漢臣的李鴻章而言,這是朝廷所能給予的、超越常規的莫大恩典!它標誌著李鴻章及其家族,正式躋身於帝國的世襲貴族行列,其功勳得到了最高層麵的、可傳子孫的認可!
消息傳到常州前線,淮軍大營再次沸騰!諸將紛紛向李鴻章道賀:
“恭喜中堂!賀喜中堂!騎都尉世職,光耀門楣,實乃朝廷曠典!”
“蘇南已定,全賴中堂運籌帷幄,將士用命!”
“天京指日可下,中堂再造之功,彪炳千秋!”
李鴻章身著黃馬褂,接受著眾人的朝賀,臉上帶著矜持而滿足的微笑。他望向西方,天京的方向。蘇南的血戰已塵埃落定,他用無數淮軍將士的屍骨和敵人的鮮血,鋪就了一條通往權力巔峰的黃金之路。太子少保、黃馬褂、騎都尉世職……這些璀璨的頂戴,每一頂都浸染著硝煙與血色。如今,他的目光已越過常州殘破的城垣,投向了那座太平天國的終極巢穴——天京城。在那裡,他將與他的恩師曾國藩,展開一場關於平亂首功的、無聲卻更為微妙的角逐。江南的戰鼓並未停歇,隻是換了更靠近帝國心臟的戰場。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