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的朝會上,氣氛明顯發生了變化。先前主張“全力注重西北”的王文韶、痛斥沙俄為“心腹大患”的丁寶楨等人,此刻更覺腰杆硬挺,紛紛上疏附議左宗棠之策。王文韶在奏折中寫道:“左宗棠所陳,實為老成謀國之論。西北安危關係社稷,豈可輕言放棄?”丁寶楨則直言:“觀左宗棠之策,非徒有空言,實有定見。若能用其人,行其策,新疆必可收複。”
甚至連先前傾向李鴻章的官員,也被這份以死明誌的擔當所動容。一位原本支持海防的官員私下感歎:“左季高以垂暮之年,抱必死之心,若朝廷不允所請,豈不寒了天下忠臣之心?”
然而,真正在最高決策層為左宗棠和西征大業一錘定音的,是軍機大臣文祥。這位滿洲正紅旗老臣,素以老成謀國、深諳邊事著稱。他雖身處廟堂之高,卻對沙俄在北疆的步步緊逼有著切膚之痛。
數日後的軍機大臣獨對時,文祥拖著病體,強撐入宮。養心殿東暖閣內,慈禧太後端坐簾後,光緒皇帝依偎在側。文祥手持左宗棠的奏折,激動得手指微顫,聲音帶著病痛中的嘶啞,卻異常堅定:
“太後、皇上聖鑒!左季高此折,字字泣血,句句金石!非此公,不足以擔當此萬難之任!‘海塞並重’非空談,乃保我大清江山社稷唯一生路!”
他稍頓片刻,喘了口氣,繼續道:“新疆若失,沙俄必長驅直入。彼等貪得無厭,得隴望蜀,若據新疆而東窺,蒙古各部必不能擋。蒙古動搖,則京師危如累卵!此非臣一人之見,實乃列祖列宗在天之靈所警醒!”
說到這裡,文祥從袖中取出一份密報:“據黑龍江將軍奏報,俄人近年不斷增兵伊犁,修路築堡,其心叵測。若我再示弱於西陲,彼必得寸進尺。”他轉向海防之議:“李少荃憂心海防,其情可憫,然東南之患尚可周旋,西北之患,已燃眉睫,豈容再緩?!”
說到激動處,文祥老淚縱橫,竟至咳嗽不止,他強撐著繼續道:
“臣……臣衰朽殘軀,恐時日無多。唯望朝廷明斷,授左宗棠全權,速定新疆!此乃不世之功,社稷之福!若因餉匱或人言而踟躕,臣……死不瞑目!”
文祥的泣血陳詞,帶著一位老臣對帝國命運的終極憂慮和托付,其分量遠超尋常奏對。慈禧太後在簾後久久不語,最終緩緩道:“文祥之言,老成謀國。左宗棠的折子,確是拿出了真章法。”
就在朝堂上下仍為《複陳海防塞防折》的宏論所震撼之際,左宗棠那份緊隨其後的《遵旨密陳片》也悄然送達禦前。這份密折繞過常規程序,直抵天聽,其內容直指西征前線的兩大關鍵人物——督辦新疆軍務欽差大臣景廉和幫辦西征糧運的袁保恒。
左宗棠的措辭雖謹守大臣體統,但批評卻異常尖銳,字裡行間透著前線統帥對貽誤軍機者的不容忍:
指景廉:“才具平庸,畏葸不前”:他直言景廉作為前線最高指揮官,麵對沙俄的步步緊逼和阿古柏匪幫的割據,一味持重保守,趑趄不進,屢屢坐失戰機,致使北疆戰略要地烏魯木齊等地遲遲未能收複。奏片中甚至痛陳,其對沙俄侵占伊犁後的後續蠶食行為幾乎束手無策,空耗錢糧,有負朝廷欽差重任。
責袁保恒:“調度乖方,貽誤戎機”:他更痛陳袁保恒負責的西征糧運工作混亂不堪,效率低下,虛耗巨額錢糧卻收效甚微,導致前線將士時常麵臨缺糧斷餉的困境,嚴重挫傷了軍心士氣。更指其“不善協調地方,籌餉多有掣肘”,未能有效整合陝甘乃至內地資源以支持前線,反成西征拖累。
密折的核心訴求清晰而強硬:此二人若繼續留任原職,西征大業必受其累!懇請朝廷為保全局,速速將二人調離!
慈禧太後與軍機處諸臣深知,左宗棠既已決意擔起收複新疆的千鈞重擔,若後方糧餉調度失靈、前線指揮官不得力,縱有通天之才也難以為繼。左宗棠此番密奏,實為斬斷後方掣肘、確保事權統一、為西征掃清障礙的必要之舉。朝廷反應迅速,很快明發上諭:景廉調回北京,“另候任用”實為明升暗降,予以閒置);袁保恒則被調離至關重要的糧運崗位。左宗棠在西征事務上的最大內部障礙,被一舉清除。
光緒元年1875年)五月,京師春意漸濃,西山的桃花已然綻放。一份決定帝國西北命運的諭旨,自深宮發出,以六百裡加急的速度,飛馳出京,奔向遙遠的肅州:
“諭內閣:
左宗棠著授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所有關外兵事、餉事並轉運事宜,均歸該大臣一人節製。金順著調補烏魯木齊都統,並幫辦新疆軍務。
該大臣當仰體朝廷眷顧西陲之意,統率所部,星馳出關,相機妥辦,迅掃逆氛,廓清疆圉!所有需用餉銀,著戶部及各省督撫遵照前旨,源源撥解,不得稍有遲誤短絀!欽此!”
“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此授權意味著左宗棠獲得了全權總攬新疆一切軍事、後勤餉銀、糧草、轉運)的大權,事權高度歸一,從此再無掣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金順為烏魯木齊都統,幫辦新疆軍務”:此舉任命驍勇的滿洲悍將金順為北疆前線最高軍政長官都統),並明確其作為左宗棠的副手幫辦)。這既是對金順熟悉北疆、勇猛善戰能力的認可,也隱含了朝廷在重用漢臣的同時兼顧滿漢平衡的深意。金順將成為左宗棠執行“先北後南”戰略、收複烏魯木齊的得力臂膀。
“所有需用餉銀……源源撥解,不得遲誤短絀”:以最高政令形式,嚴令戶部和各省督撫確保西征軍餉的持續供應,這直接回應了左宗棠最核心的訴求,為西征的可持續進行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保障。
當這道象征著帝國最終抉擇與無限重托的諭旨抵達肅州總督行轅時,左宗棠率領麾下文武僚屬,整冠肅裝,焚香跪接。
宣旨聲落,行轅內外一片肅然。左宗棠雙手高舉,恭敬地接過那方沉甸甸、象征著無上權柄的欽差關防大印,入手冰涼,卻仿佛有千鈞之重。他沒有過多的言語,隻是麵向東方京師的方向,深深一拜,聲音沉穩而堅定:“臣左宗棠,領旨謝恩!敢不竭儘駑鈍,以報天恩!”
清廷同時命李鴻章、沈葆楨分彆督辦北洋、南洋海防事宜。大清王朝終於在“海防”與“塞防”的激烈爭論中,找到了一條艱難的前行之路——儘管這條路注定充滿荊棘,但至少方向已經明確。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