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軒剛把麵館後廚最後一摞碗碟碼齊,陝西老板就蹲在櫃台後,對著本卷邊的賬本唉聲歎氣,指尖在“3月28日,麵賣145碗,煤球24個,麵粉30斤”的字跡上反複蹭,眉頭擰得能夾起筷子。“老板,咋愁成這樣?”他走過去,瞥見數字後麵畫的圈,顯然是沒算明白賬。
徐老板把賬本推過來:“你是文化人,幫我瞅瞅——改了桌椅後每天賣一百四五十碗,比之前多四十碗,可手裡的錢咋沒多多少?”秦宇軒從頭翻賬本,自3月初開學來幫忙,前半個月麵館日均隻賣110碗,現在客流漲了,但“成本”欄隻有每周總用量,從沒細分到天。他指著“麵粉”欄問:“您知道每碗麵用多少麵粉嗎?煤球每天燒多少也沒記?”
“憑感覺添唄,鍋從早開到晚,麵粉一袋袋拆,哪顧得上細算。”老板撓撓頭。秦宇軒找張白紙邊算邊說:“145碗該用29斤麵粉,您昨天記30斤,多的1斤是浪費了;下午三四點客人少,火調小些,每天能省3個煤球,一個2分錢,一月就省1塊8。”他把“每碗成本”拆成麵粉、煤球、調料,算下來每天能省8碗麵的錢。
徐老板拍著櫃台笑:“原來問題在這兒!我光盯賣多少,沒算細賬!”秦宇軒把成本明細夾進賬本:“您以後每天記清用料,月底就知道哪筆能省。”忙到十點收攤,老板塞來兩毛錢工錢,他揣著錢往宿舍趕,初春的晚風雖涼,心裡卻暖——多掙的錢,能給家裡多寄點。
剛推宿舍門,張海峰就舉著信封遞過來:“宇軒,傳達室下午送的家書,你不在我幫你收了。”秦宇軒接過,粗麻紙信封還帶著點潮氣,指尖碰封口時,想起開學離家娘說“有事就寫信”的模樣。
當他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期待。信封裡的信紙展開後,爹的字跡映入眼簾,與上次相比,這次的字顯得格外工整。
信中的內容讓他的心情漸漸平複下來,爹告訴他,娘的身體狀況有了好轉,現在已經能夠到院子裡曬太陽了。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讓他感到一絲欣慰。
接著,爹提到了診所的情況,中藥費有所減免,這對於家庭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減輕負擔的好消息。
然後,爹還告訴他四姐在期中考中取得了全班第三的好成績,老師對她的評價很高,說她有能力考上縣重點中學,並且還獎勵了她一個筆記本。
然而,整封信中並沒有提及關於錢的事情,隻是在末尾簡單地補充了一句:“彆太累,錢不夠跟家裡說。”這句話雖然簡短,但卻充滿了爹對他的關心和愛護。
他緊緊地攥著信紙,眼眶漸漸發熱,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將信小心翼翼地壓在枕頭下麵。
他從床底下拿出那個已經有些破舊的鐵盒,裡麵裝著他平時積攢下來的零錢和記賬本。他打開記賬本,借著路燈微弱的光線,在上麵添上了一行新的記錄:“3月29日,幫麵館算成本,日省8碗。”麵錢;家信,娘能曬太陽,四姐考第三。
躺下時,月光照在賬本上,他想起課堂學的“成本核算”竟在麵館派上用場。摸了摸鐵盒裡的錢,雖少,卻能幫家裡分擔,這剛開學的日子,像初春的芽,正慢慢往好裡長。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