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書記辦公室,走廊裡的風從窗戶縫鑽進來,帶著一絲涼意。秦宇軒皺著眉,手指在公文包的帶子上反複摩挲——林茂盛的態度明顯是在阻攔,看來這嵐水縣的補貼問題,牽扯到的人恐怕不止王建國一個,背後的水比想象中更深。
回到企辦檔案室,趙科和孫工已經整理出厚厚一摞有問題的材料,桌上還擺著幾張打印出來的納稅記錄和產能報告。
“秦主任,你可回來了!”趙科拿起一張納稅證明複印件遞過來,語氣帶著憤慨,“順達麵廠的納稅記錄有問題!他們申請補貼時提交的報表上說去年納稅十二萬,可我們剛才聯係了稅務部門的朋友,查到實際納稅額隻有五萬八,差了整整六萬多,這明顯是偽造報表!”
孫工也指著一份產能報告補充道:“福滿糧油廠更離譜,他們的產能報告寫著‘年產食用油八萬斤’,還附了設備清單,說有四台大型榨油機。”
他頓了頓,語氣裡滿是不屑:“可我們查了他們去年的用電記錄,每個月的用電量還不如一家小餐館,要是真有四台榨油機,電費不可能這麼低!這產能報告百分之百是假的!”
秦宇軒接過材料,一頁頁仔細翻看,眉頭皺得更緊了。順達麵廠的納稅報表上,公章模糊不清,數字的筆跡和其他欄目明顯不一樣;福滿糧油廠的設備清單裡,幾台“大型榨油機”的型號根本查不到,像是憑空編出來的。
“證據越來越實了。”秦宇軒把材料放在桌上,語氣堅定,“下午按原計劃走,直接去順達、福滿這幾家大廠,現場核查設備數量和生產規模,同時正式發函給稅務部門,請他們協助出具這幾家企業的正式納稅證明,白紙黑字,容不得狡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說著,王建國突然從外麵走進來,手裡攥著一個牛皮紙信封,眼神躲閃著走到秦宇軒麵前,把信封往他手裡塞:“秦主任,這……這是我們企辦的一點心意,不算什麼貴重東西,就是覺得你們辛苦了。”
他聲音壓得很低,帶著討好:“嵐水縣條件不好,補貼的事……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沒必要太較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家都好做事,你說對吧?”
秦宇軒低頭看了眼信封,厚度不輕,不用想也知道裡麵是什麼。他伸手把信封推了回去,語氣冷得像冰:“王主任,把東西拿回去。我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收禮的。”
他盯著王建國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要是你真想讓事情好辦,就老老實實地配合我們的核查工作,把知道的情況都說清楚,這才是唯一的出路。”
王建國的臉一陣青一陣白,手僵在半空,最後隻好悻悻地把信封收回來,垂頭喪氣地站在一旁,再也沒了之前的“熱情”。
下午兩點,陽光終於穿透了晨霧,把嵐水縣照得透亮。秦宇軒三人拒絕了企辦派車的“好意”,自己打了輛出租車,直奔順達麵廠。
麵廠在縣城郊區的工業園裡,門口掛著醒目的紅色招牌,幾輛印著“順達麵條”的貨車正堵在門口,工人們忙著搬卸麵粉袋,看著一派熱鬨景象。
廠長張富貴是個矮胖的中年男人,穿著花襯衫,脖子上掛著粗金鏈,聽說秦宇軒三人是來核查的,臉上的肥肉瞬間堆起笑容,一路小跑著迎上來:“哎呀,領導們怎麼親自來了?快進辦公室坐,我剛泡了新茶!”
“不用了,我們直接去生產車間看看。”秦宇軒沒理會他的熱情,徑直往廠區深處走。
張富貴的笑容僵在臉上,快步跟上來,嘴裡不停地念叨:“車間裡亂得很,機器噪音也大,要不還是先看材料?產能報告都給企辦了……”
秦宇軒沒接話,推開了車間的鐵門。一股混雜著麵粉和油汙的味道撲麵而來,車間裡光線昏暗,隻有兩台老舊的麵條機在緩緩轉動,機器旁各站著一個工人,動作慢悠悠的。
牆角堆著幾袋麵粉,地麵上散落著不少麵屑,整個車間的規模,連產能報告上的三分之一都達不到。
秦宇軒拿起手裡的產能報告,指著“年產十二萬斤麵條”的字樣,冷冷地看向張富貴:“張廠長,這就是你說的能年產十二萬斤麵條的設備?就這兩台老機器,一天能產多少?”
張富貴的額頭冒出冷汗,眼神躲閃著說:“這……這隻是一部分設備,還有三台新機器在維修,送到市裡去了,還沒拿回來。”
“維修的機器有維修單據嗎?送哪家維修廠了?地址在哪?”孫工立刻追問,手裡的筆已經準備好了,就等他報地址。
張富貴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後往地上一蹲,聲音帶著哭腔:“領導,我說實話!產能報告是假的,是王主任讓我改的!”
他抹了把臉,無奈地說:“他說按實際產能肯定拿不到補貼,讓我把數字往高了寫,還幫我偽造了設備清單,說這樣才能批下來。我也是沒辦法,廠裡效益不好,想拿點補貼周轉一下……”
從順達麵廠出來,三人又馬不停蹄地去了福滿糧油廠和另外三家拿到補貼的大廠。結果如出一轍:福滿糧油廠所謂的“四台大型榨油機”根本不存在,車間裡隻有一台小型榨油機,平時主要靠外購散裝油分裝售賣;宏發米粉廠的“日產五百斤米粉”是假的,實際日產不足一百斤;綠源豆製品廠更離譜,連生產許可證都快過期了,卻憑著偽造的“環保達標證明”拿到了補貼。
每到一家企業,秦宇軒都讓趙科用相機拍下設備和生產現場,讓企業負責人在核查記錄上簽字確認,收集到的證據越來越充分。
傍晚時分,三人帶著一遝厚厚的材料回到縣政府,直接去了縣稅務局,把收集到的企業納稅報表複印件和核查記錄交給了稅務稽查科的工作人員,請他們協助出具正式的納稅證明。
“秦主任放心,我們明天一早就核查這些企業的納稅記錄,三天內給你們結果。”稽查科科長看完材料,臉色也沉了下來,“要是真存在偽造納稅記錄的情況,我們肯定嚴肅處理。”
回到招待所時,天已經黑了。三人簡單吃了點外賣,就立刻開始整理白天的核查結果。秦宇軒在宿舍的白板上,用紅筆清晰地列出了目前發現的問題:審批材料造假、企業聯合公職人員虛報數據、監管部門失職瀆職、部分企業偽造納稅和產能證明。
白板上的每一條,都像一把尖刀,刺向嵐水縣補貼政策執行中的漏洞。
“林書記今天明顯是在護著王建國,說不定他也牽扯在裡麵。”趙科靠在椅子上,揉著發酸的眼睛,“後麵查下去,阻力肯定更大。”
“阻力再大也得查。”秦宇軒看著白板上的問題,語氣堅定,“國家的補貼資金是給企業的救命錢,不是給某些人謀私利的工具。”
他頓了頓,說出後續計劃:“明天我們先去縣紀委反映情況,把目前掌握的證據交上去,同時整理好核查報告,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不管牽扯到誰,都必須一查到底。”
孫工點了點頭,手裡的筆在材料上重重一點:“這些企業主雖然造假,但也是被王主任等人誘導的,後續處理時得區分開,不能一棍子打死。”
他補充道:“真正需要補貼的企業,還是要幫他們走正規流程申請。”
“沒錯,我們的目的不是追責,是解決問題。”秦宇軒認同地點頭,“既要查清違規問題,也要讓真正符合條件的企業拿到補貼,這才是我們來嵐水縣的意義。”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灑在桌上的材料和白板上,給冰冷的證據鍍上了一層柔和的光暈。雖然嵐水縣的補貼亂象背後牽扯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接下來的調查肯定會遇到更多阻力,但秦宇軒三人的眼神裡沒有絲毫退縮。
他們清楚,這場硬仗不僅關乎幾筆補貼資金的去向,更關乎政策的公信力,關乎基層企業對政府的信任。無論前路多困難,他們都必須打贏這場仗,讓陽光照進補貼政策執行的每一個角落。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