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嵐水縣企辦的院子裡早早擠滿了人。院子裡的老槐樹落著黃葉,人群中既有周邊縣區的企辦乾部,也有地區工業局派來的調研小組。組長李科長一見到秦宇軒,便快步迎了上來,雙手握住他的手開門見山。
“秦主任,你們的數字化轉型試點在地區徹底出了名!”李科長的聲音帶著幾分振奮,“今年可是1988年,國家剛啟動信息化戰略,‘火炬計劃’正式出台,國家級信息中心也在加緊建設。這可是從頂層設計上給咱們基層信息技術應用指了明路。局裡打算借這股東風,把你們的模式在全區推廣,今天來就是想聽聽,實際推進中到底有哪些難坎兒。”
秦宇軒心裡猛地一震。李科長的話,正好點出了當下最關鍵的時代背景。1988年,堪稱中國信息化的“國家戰略啟動年”。頂層設計的明確發力,讓基層的探索不再是盲目的嘗試,有了清晰的方向,也讓他更堅定了推進轉型的決心。
他連忙把眾人請進會議室。會議室裡的舊木桌擦得發亮,牆上掛著“為人民服務”的標語。剛坐下,鄰縣企辦主任就急著開口,語氣裡滿是焦慮:“秦主任,我們照著你給的‘指導手冊’跑了整整半個月,卡在設備上動彈不得。手冊裡提的微型計算機,我們跑遍了地區供銷社都沒貨,托人去省城買,不僅要開各種批條,價格還比你們采購時貴了三成!”
這話剛說完,其他縣區的人就紛紛點頭附和,七嘴八舌地倒起苦水。秦宇軒皺起眉頭,手指輕輕敲著桌麵。他清楚記得,當初采購設備時,正是借著“火炬計劃”對基層企業技術改造的政策傾斜,才順利拿到了省裡的設備配額和專項補貼。其他縣區沒有這個先發優勢,自然難辦。
“設備問題確實是塊硬骨頭。”秦宇軒轉向李科長,語氣懇切,“現在國家層麵正在大力推動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火炬計劃’就是最好的契機。能不能由地區工業局牽頭,借著這個政策紅利,統一向省電子工業局申請設備配額?再協調廠家按批量采購價供貨,這樣既能響應國家戰略,又能實實在在解決基層的難題。”
李科長聞言,當即點頭:“這個建議說到了點子上,我回去就向局裡彙報,優先推進這件事。”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在設備問題解決前,你們能不能先派技術人員去其他縣區指導?讓他們先把基礎的賬目梳理工作做起來,也好趁著國家級信息中心建設的勢頭,讓基層企業早點跟上信息化的節奏。”
秦宇軒沒有絲毫猶豫,當場應下。散會後,他立刻找來孫工,安排他帶著兩名技術骨乾組成指導小組,先去設備相對容易調配的鄰縣開展工作。
可沒想到,才過了三天,孫工的電話就打了過來,語氣裡滿是無奈:“秦主任,難辦啊!企業的老會計們抵觸情緒特彆大。有個廠的老會計拍著桌子說,‘我算盤打了三十年,從來沒錯過一筆賬,憑啥要學那敲鍵盤的玩意兒?’還有人私下裡嘀咕,擔心學不會被辭退,根本不配合培訓。”
秦宇軒聽完,心裡並不意外。1988年的基層企業裡,多數老員工一輩子跟算盤、賬本打交道,對新鮮的計算機毫無概念,更沒意識到國家信息化戰略背後的機遇,自然缺乏主動轉型的意識。
他琢磨了半天,想到了一個辦法——找個有說服力的人現身說法。當天下午,他特意去了順達麵廠,把老會計王師傅請了過來。王師傅當初也是堅決反對數字化,如今卻能熟練操作記賬係統,是最好的“活例子”。
第二天一早,秦宇軒就帶著王師傅趕到了鄰縣的企業座談會。會議室裡坐滿了各廠的老會計,人人臉上都帶著懷疑。王師傅也不繞彎子,從包裡掏出隨身攜帶的算盤和一本厚厚的賬本,又拿出幾張打印好的電子賬表,往桌上一放。
“各位老夥計,我以前跟你們一樣,覺得算盤最靠譜。”王師傅的聲音洪亮,“那時候每天加班算成本,賬頁堆得比桌子還高,找一筆舊賬得翻大半天。現在好了,輸入數據就能自動核算,月底對賬節省了三分之二的時間,出錯率更是降成了零。”
他邊說邊上手演示,手指在鍵盤上熟練地敲擊,屏幕上很快出現清晰的賬目表格。老會計們見狀,紛紛湊了過來,原本懷疑的眼神裡,漸漸多了幾分好奇。
“再說了,國家現在都在推信息技術,‘火炬計劃’都下來了,咱們早點學會,以後企業才能跟上大形勢啊!”王師傅補了一句,這話更是說到了眾人的心坎裡。
解決了人的問題,新的難題又冒了出來。這天上午,周明拿著一摞申請材料,急匆匆地闖進秦宇軒的辦公室:“秦主任,有五家鄉鎮企業想來報名轉型,但他們都說,拿出幾千塊錢買設備和軟件,相當於大半年的利潤,實在承擔不起。”
秦宇軒接過材料,一頁頁翻看。他忽然想起,地區有“基層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補貼”,而這項補貼正是響應國家信息化戰略的配套政策。他立刻叫來趙科,讓他趕緊整理這五家企業的資料,儘快向地區財政局申請補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補貼申請提交後,卻遲遲沒有回音。趙科跑了三趟地區財政局,才從熟人那裡打聽出緣由:補貼名額有限,嵐水縣已經用了第一批配額,剩下的要等下一季度才能發放。
“不能等!”秦宇軒當天就召集班子成員開會,語氣堅定,“1988年這股信息化的東風難得,國家戰略的窗口期錯過了就太可惜了。咱們縣能不能先從財政裡擠出一部分資金,設立‘數字化轉型周轉金’?給困難企業提供無息借款,等他們見到效益了再慢慢還。這樣既能抓住國家推動信息化的機遇,也能讓基層企業真正嘗到轉型的甜頭。”
這個提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很快就通過了。沒過幾天,第一筆周轉金就撥給了兩家最困難的鄉鎮糧廠,幫他們湊齊了設備款。
就在各地試點逐步推進時,秦宇軒又發現了新的問題。指導小組在偏遠鄉鎮企業安裝係統時,經常遇到電壓不穩的情況,電腦時不時就死機,嚴重影響工作進度。
“這可不是小問題!”在周一的工作例會上,秦宇軒敲著桌子強調,“國家層麵在大力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基層要是連最基本的電力保障都跟不上,再好的設備、再順的政策也沒法落地。”
他當即聯係了縣供電局。局長不敢怠慢,當天就帶著技術人員去鄉鎮排查。一番檢查下來,問題很快找到了:“這些老廠房的線路都是七十年代鋪的,老化嚴重,根本承載不了電腦設備的用電需求。得重新更換線路,還得在部分電壓不穩的區域加裝穩壓器。”
秦宇軒算了筆賬,全縣需要改造線路的企業和合作社有二十多家,算下來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他沒有猶豫,再次找到了地區工業局,把電力問題和基層企業的轉型進展一五一十地做了彙報。
“現在國家的信息化戰略給了方向,企業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就差最後一步電力保障。”秦宇軒的語氣裡滿是懇切,“要是因為這個問題卡殼,不僅浪費了難得的政策機遇,前期投入的心血也白費了。”
李科長被他的誠意和決心打動,當即表示會幫忙協調。沒過多久,好消息就傳了回來:地區供電局同意給予政策支持,由地區承擔一半的線路改造費用,縣裡承擔另一半,優先推進轉型企業的電力改造工程。
半個月後,孫工從鄰縣傳回了好消息。他在電話裡笑得爽朗:“秦主任,成了!老會計們都學會了基礎操作,有家廠用係統算出了上個月的成本,比之前用算盤算的少了兩百多塊誤差,廠長特意打電話來感謝。現在大家都知道1988年國家在推信息化,都說跟著咱們乾準沒錯!”
幾乎同時,鄉鎮企業的電力線路改造也陸續開工。穩壓器安裝到位後,電腦再也沒出現過死機問題。秦宇軒去基層調研時,親眼看到合作社的會計熟練地操作係統,糧廠的車間裡,新的計算機正平穩運行。
這天傍晚,秦宇軒站在企辦的窗前,看著院子裡陸續離開的外縣考察人員。夕陽的餘暉灑在他們身上,也灑在窗台上那封地區工業局發來的函上——全區數字化轉型推廣方案已經初步擬定,嵐水縣將作為樣板縣,在月底的地區工作會議上做經驗分享。
他望著遠處田野裡合作社的紅色標語,心裡忽然明白,1988年的信息化浪潮,從來不是孤立的。它既是國家戰略的頂層布局,是“火炬計劃”照亮的方向,更是基層實踐的紮實探索。
這條路上,有設備短缺的難題,有資金不足的困境,也有人們思想觀念的阻礙。但隻要能借著國家政策的東風,一步一個腳印地解決基層的實際問題,守住“為企業辦實事”的初心,踩著時代的節拍穩步前行,這條屬於嵐水縣的數字化之路,就一定會越走越寬。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