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工作會議召開前一天,秦宇軒帶著經驗材料,和趙科、孫工登上前往地區的班車。車窗掠過田野,合作社菜地裡,農戶按訂單有序采收;遠處鄉鎮廠房頂,“數字化助力生產”的標語格外醒目。
“這次要是能推好經驗,申請省裡試點資金就更有底氣了。”趙科翻著報表,難掩期待。孫工卻有些緊張:“十幾個縣的代表參會,怕答不上他們的問題。”
秦宇軒拍了拍他的肩:“咱們說的都是實打實的做法,實事求是就行。”
次日上午,地區會議中心座無虛席。秦宇軒走上講台,從順達麵廠的算盤換電腦、合作社的賬本變係統講起,連老會計抵觸、電力不穩這些“糗事”也和盤托出。
“1988年國家信息化戰略是方向,但落到底層,得貼緊需求走。”他舉起對比照,左邊是堆積的賬本,右邊是清晰的電子賬表,“不搞一刀切,企業要精準管理係統,合作社要簡易進銷存工具,農戶要易懂培訓,對症找方案才能落地。”
話音落,掌聲雷動。散會後,各縣企辦主任圍上來,有的問設備采購,有的詢周轉金運作。地區工業局局長特意過來:“經驗接地氣、可複製,會後整理成範本下發!”
從地區返程次日,省電子工業局來電,說要派調研組評估嵐水縣為“省級信息化基層試點”的可行性。全企辦都振奮了,秦宇軒立刻布置:“趙科,整理試點成效數據,突出‘火炬計劃’落地成果;孫工,排查設備運行情況,確保見真章。”
調研組首站去了順達麵廠。張富貴指著屏幕數據:“用了管理係統,原料損耗從8降3,月多賺近萬,麵條還賣到鄰省!”專家邊聽邊記。
隨後到果蔬合作社,張大姐正錄訂單,調出數據說:“以前日記二十筆賬,現在百筆輕鬆,還能預警庫存。”農戶王大爺湊過來:“手機查訂單,采收多少一看便知,比聽通知省事!”
考察結束,組長對秦宇軒說:“你們抓準了基層信息化核心——服務需求。試點名額給你,但要探索‘縣鄉聯動’,把數字化延伸到鄉鎮農技站、供銷社,形成服務鏈。”
秦宇軒陷入思考:農技站管生產指導,供銷社管農資供應和收購,納入數字化就能全流程銜接。他立馬開會定計劃:“孫工,開發‘農技指導模塊’,方便推送技術、上報問題;趙科,對接供銷社,設計‘農資進銷存’‘收購結算’功能。”
可難題很快出現。鄉鎮農技站老技術員李師傅找上門:“我們連智能手機都用不利索,咋操作係統?”供銷社負責人也訴苦:“人少事雜,複雜係統沒時間學。”
秦宇軒悟了,鄉鎮數字化得更簡化。他讓孫工改方案:“砍到核心功能,農技模塊留‘技術推送’‘問題上報’,供銷社係統保‘快速記賬’‘實時結算’,操作不超三步。”
同時,他組織返鄉青年當“小老師”,下鄉手把手教,還印了圖文“傻瓜指南”。
一個月後,三個重點鄉鎮啟動試點。李師傅打開係統,收到病蟲害防治方案,當即轉發農戶:“以前挨家跑,現在點屏幕就成!”供銷社裡,農戶賣糧,掃碼稱重後現金即到賬,眾人連誇:“不用等錢了!”
下午,秦宇軒收到省局正式批複——嵐水縣成“省級試點”,獲十萬元資金。周明舉著文件:“能給更多鄉鎮配設備、搞培訓了!”
秦宇軒望著窗外黃葉,緩緩說:“錢要花在刀刃上。先選五個基礎好的鄉鎮推進,其他先調研,摸準需求再定方案。1988年信息化浪潮剛起,不能貪快,得紮實落地,才能做真榜樣。”
夕陽下,趙科和孫工在整理新調研計劃。秦宇軒走過去拍了拍他們的肩。遠處,電商培訓基地亮了燈,返鄉青年練著直播;合作社的蔬菜,正通過新物流體係運往各地。
他知道,基層數字化沒有終點。跟著需求走,借國家戰略東風,這座小城的未來,定會在信息化助力下,愈發光明。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